他們又往前遊了一段。父親再次潛入水底。這次,父親帶上來一隻海參,並且說:“你別看海參長得難看,它在市場上卻能夠賣到幾十塊,甚至是上百塊錢一斤呢。”
聽完父親的話後,他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父親又說:“你知道為什麼生長在淺水區的海菜那麼便宜,而生長在深水區的海參那麼昂貴嗎?這是因為淺水區的海菜數量眾多,而且人們采摘也不需要花費多大的力氣。深水區的海參則不同,它們不僅數量少,捕撈也需要花費很大的工夫,有時甚至要冒著生命危險。孩子,你要記住,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如果你現在不好好用功學習,將來對社會的貢獻就會十分有限,自己的人生價值也難以得到體現。”心靈悟語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遇到困難和阻力的時候,願不願繼續堅持,能不能有所突破,是區分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分水嶺。一個曾經不聰明的孩子愛因斯坦小時候看上去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他3歲多還不會講話,等到比他小2歲的妹妹已經能和鄰居交談了,他說起話來還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後語……看著笨頭笨腦的愛因斯坦,父母開始擔心甚至失望了。
愛因斯坦5歲時生了一次病,父親拿來一個小指南針給他解悶。他捧著指南針,看到中間那根針在輕輕地抖動,指著北邊。他把盤子轉過去,卻看到那根針還是指向北邊;他又把指南針捧在胸前,扭過身子,再猛地轉過去,可那根針又轉回來了,還是指向北邊。指南針引發了小愛因斯坦的好奇心,使他立刻忘掉了病痛,一個勁兒地琢磨起來。後來,他在67歲提起這件事時還印象非常深刻。他說:“我當時在想,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後麵。”
愛因斯坦慢慢長大了,以很一般的成績升人了中學。他非常喜愛數學,數學成績每次都是全班最好的。有一天,他問經常輔導他數學的舅舅:“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起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間裏振動著的電磁波呢?”聽到這個極為專業的問題,舅舅既讚許又擔憂,因為他知道,這個孩子提出的問題非同一般,一旦解決,就會引起全世界科學界的震動。
中學畢業後,愛因斯坦在考大學時,因為外文不及格,又補習了一年才考上。再後來,他提出了一係列重大發現,得到了社會和學術界的重視。在短短的幾年裏,有15所大學給他授予了博士證書,法國、德國、美國、波蘭等許多國家的著名大學紛紛聘請他為教授。當年被人們稱為“笨蛋”、“笨東西”的愛因斯坦,終於成為全世界公認的、當代最傑出的聰明人物。當時,許多崇拜他的年輕人請他演講,要他說出成功的秘訣,愛因斯坦對此很不以為然。他隨後寫下了一個公式:A=x+y+z,並解釋道:“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奮,y表示正確的方法,那麼z呢,則表示少說空話。”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5篇物理學論文,其中有3篇最為重要:一篇解釋了光的本質,並使他在1921年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一篇提供了原子確實存在的證明;最重要的一篇則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使人們發現了時間旅行的奧秘、原子裂變的巨大能量、宇宙的起源和終結、黑洞等奇妙現象,改變了整個世界。心靈悟語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其實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與知識。科學家具有敏銳傑出的觀察能力,這是他們事業成功的基本要素。仔細地觀察社會、觀察自然,觀察人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能力的人,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礎。遷徙的角馬每年夏天,上百萬隻角馬從幹旱的非洲的塞倫蓋蒂北上遷徙到馬賽馬拉的濕地。
在這艱辛的長途跋涉中,格魯美地河是惟一的水源。這條河與遷徙路線相交,對角馬群來說既是生命的希望,又是死亡的象征。因為角馬必須靠喝河水維持生命,但是河水還滋養著其他生命,例如灌木、大樹和兩岸的青草,而灌木叢還是猛獸藏身的理想場所。冒著炎炎烈日,焦渴的角馬群終於來到了河邊,獅子突然從河邊衝出,將角馬撲倒在地。湧動的角馬群揚起遮天的塵土,擋住了離獅子最近的那些角馬的視線,一場殺戮在所難免。
在河流緩慢的地方,又有許多鱷魚藏在水下,靜等角馬到來。經常,會有一群鱷魚一同享用一頭不幸的角馬。有時,湍急的河水本身就是一種危險。角馬群巨大的衝擊力將領頭的角馬擠入激流,它們若不是淹死,就是喪生於鱷魚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