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秀才也同時看到了,一開始心裏也“咯噔”了一下,但轉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是有“官”又有“財”嗎?好,好兆頭,看來今天我要鴻運當頭了,一定高中。於是心裏十分興奮,情緒高漲,走進考場,文思泉湧,果然一舉高中。
回到家裏,兩人都對家人說:“棺材”真的好靈。
無論麵對怎樣變幻的事物,人們都應拿出自己的最好的一麵,才能“逢凶化吉”。心靈悟語每個人都必須麵對的一個大問題,是如何激發和保持旺盛的精力,如何讓自己始終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要知道,這種最佳狀態並不是呼之則來的,它十分嬌嫩,需要時時嗬護,日日更新。隻有時刻激勵自己保持最佳狀態,才有可能攀到勝利的頂峰。追求忘我有一個老人在山裏打柴時,拾到一隻很小的、樣子怪怪的鳥。那隻怪鳥和出生剛滿月的小雞一樣大小,也許因為它實在太小了,還不會飛,老人就把這隻怪鳥帶回家給小孫子玩耍。老人的孫子很調皮,他將怪鳥放在小雞群裏,充當母雞的孩子,讓母雞養育著。母雞沒有發現這個異類,全權負起一個母親的責任。怪鳥一天天長大了,後來人們發現那隻怪鳥竟是一隻鷹,人們開始擔心鷹再長大一些會吃雞。
為了保護雞,人們一致強烈要求:要麼殺了那隻鷹,要麼將它放生,讓它永遠也別回來。因為和鷹相處時間長了,這家人自然舍不得殺它,他們決定將鷹放生。然而他們用了許多辦法都無法讓那隻鷹重返大自然。他們把鷹帶到很遠的地方放生,過不了幾天它又飛回來了。他們驅趕它不讓它進門,甚至將它打得遍體鱗傷……許多辦法試過了都不奏效。最後他們終於明白:原來鷹是眷戀它從小長大的家園,舍不得那個溫暖舒適的窩。
後來村裏的一位老人說:“把鷹交給我吧,我會讓它重返藍天,永遠不再回來。”老人將鷹帶到附近一個最陡峭的懸崖絕壁旁,然後將鷹狠狠地向懸崖下的深澗扔去。那隻鷹開始也如石頭般向下墜去,然而快要到澗底時它終於展開雙翅托住了身體,開始緩緩滑翔,然後輕輕拍了拍翅膀,就飛向蔚藍的天空。它越飛越自由舒展,越飛動作越漂亮,飛出了人們的視野,永遠地飛走了,再也沒有回來。正如這隻置之於死地而後生的鷹一樣,在懸崖之下的個體會發揮出最大的能量,為了生存下去達到一種忘我境界,獲得展翅高飛的力量,以昂揚的姿態開始新的生活。心靈悟語不得不承認,行走於地麵的人,總是想有飛的一天。可惜有翅膀的不是人類,有翅膀的是天使。不過,人的忘我境界也是一種飛翔。就像凡·高,就像卡夫卡,藝術家常常不被人理解,因為他們翱翔在天空。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隻有在這種環境中,人才會超越自身的束縛,釋放出最大的能量。潛水的啟示他是一位潛水員的兒子。讀初中三年級的時候,麵對日益增多的課業量和中考壓力,他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他開始頻繁逃學,溜到網吧去上網,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這天下午,學校開家長會。會議結束後,別的學生家長都回去了,隻有他的父親被班主任單獨留了下來。得知這個消息後,他的心中忐忑不安,預感到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
傍晚的時候,父親回來了。可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父親並沒有說什麼,而是拿過兩副潛水鏡對他說:“走,我們一起潛水去。”
父子二人來到大海邊,一起走人蔚藍色的大海。在1米深的淺水區,父親突然指著一種深綠色的海菜問道:“你知道這種海菜在市場上賣多少錢一斤嗎?”他搖了搖頭。父親說:“人們隻要花5毛錢,就可以買到滿滿一籃子。”
他們繼續往前遊。在2米深的地方,父親讓他戴上潛水鏡潛入水中,看看能找到什麼。為了不惹父親生氣,他順從地潛入水中。等他再次浮出水麵時,手中多了幾枚牡蠣。父親問他:“這些牡蠣在市場上賣多少錢一斤?”他又搖了搖頭。父親告訴他:“牡蠣的價格是1塊錢1斤。”
父子兩個接著往前遊。在深水處,父親一個猛子紮入水底。過了好一會兒,父親帶著一枚海螺回到水麵上。父親告訴他,這種海螺在市場上可以賣到10塊錢1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