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成功者的最大能力(3 / 3)

韓國的公共教育為什麼會失敗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公共教育無法向消費者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教育服務。

看看我們的教室,學生中很少人去注意講台上的老師,老師拿著教科書在黑板上抄寫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他們的需要。

現在的學生,關心的是有500萬像素拍照功能的手機、PDA、各種3D立體遊戲,單純寫在黑板上的板書,當然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

相反,補習班的老師們會使用各種新鮮的資料,來吸引學生。他們能夠知道學生們在什麼時候覺得無聊,什麼時候覺得困難,哪個部分不容易理解等。學生覺得無聊的時候,他們就會說一些有趣的話題;學生理解有困難的時候,他們會重新找一個簡單的例子進行說明。總之,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們喜歡,並且願意聽他們講課。

這就是當今韓國社會中私立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吸引注意力!找到可以吸引別人注意力的方法,在以後的日子裏,這些方法會成為你優於別人的競爭力。

4.找到別人關心的話題有一個學生作了一個關於“校服自律化”的演講。

現在,學生們最有興趣的一個話題恐怕就是關於校服的了。

如果是聰明的學生,會首先就最近校服自律化的基本情況進行一些剖析。然後,再談一下校服自律化為什麼會成為學生中熱議的話題,逐一提出根據,並適當加入反對的聲音。 學生對這個問題有切身的體會,所以,都會特別留心地傾聽發言者的說明。

不過,對於同樣的主題,有的學生可能會羅列出諸如校服所具有的意義,穿校服的優點,甚至是校服最早進入韓國時的情況等。

如果是教育部的官員,或許會對這些有興趣,但是對學生來說,這些隻會讓他們覺得無聊和枯燥。

同樣的話題,不同的聽眾,關心的角度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於發言者來說,掌握對方所關心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了解了聽眾的需要以後,還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有效地把這些信息傳遞給他們。

這種傳遞的方法,必須要盡可能貼近話題的具體範圍。無論演說多麼精彩,多麼滔滔不絕,也很難長時間吸引聽眾的注意。

在職場上,提出一個新提案的時候也是一樣。必須要知道公司為什麼需要這個新項目,通過這個項目,可以創造哪些價值。

因此,在發言的時候,必須要確定好具體的範圍,進行的說明也要盡量簡潔明了。如果確定了核心,但卻一直不切入正題,肯定會聽到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喂,你到底想說什麼?”

比如,現在要就“六方會談中韓國的作用和解決方案”進行發言。

首先,要介紹一些基本內容,讓聽眾對六方會談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然後就可以切入正題。也就是論述韓國的作用和解決方案。如果這時候說一些與主題無關的六方會談的意義或實現六方會談的契機等,聽眾就會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所雲。

對聽眾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他們到這裏來,不是想聽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光靠提高音量,並不能更好地說明問題。

“這個項目很好,一定要采用。如果是我的話,一定能夠做好。”

這樣的叫喊隻能讓人反感。要想讓自己的觀點具有說服力,就要提出能夠支持觀點的數字、統計材料,以及專家的意見等。 在要求學生模擬大學入學麵試的時候,很多人會一味強調“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或者“我在中學都是第一名”等等。

“我一定會努力學習”,這樣的表決心,很難對聽者產生實質的影響,因為所有報考的人都同樣具有這種想法。炫耀成績也是一樣,光是申請哈佛的學生,第一名的學生就不計其數。

這時候,就必須提出能充分支持自己觀點的具體事例,才能獲得對方的認可。

例如,“我有這樣一些優點,並且有自己的夢想。為了實現夢想,我希望大學能夠成為一個跳板。而且,我還希望,日後我的成功可以為大學爭光。”這樣的說法明顯要更好一些。

另外,在麵對很多人發言的時候,無論多有自信,還是應該提前列好一個發言提綱。聽眾在正式開始聽取內容之前,如果能夠大致了解一下整個演說的流程,會覺得更加放鬆和安心。

一個成功的發言,最大的秘訣就是把聽眾關心的焦點放在第一位。

傾聽對方的意見;準備好可以吸引注意的資料;限定在具體範圍內,不跑題。如果掌握了這三個原則,你一定可以成為自己未來的主人。

下麵是我關於發言的幾個觀點:

1.答案正確,選擇發言,當做練習。

2.答案不正確,也選擇發言,可以知道誰在嘲笑你。

3.即使不知道答案,也可以發言,可以讓別人知道你不是等閑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