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萬象”
在工作中,融入團隊至關重要,然而由於團隊裏的每個成員的閱曆、知識、能力、水平、性格各不相同,相處時間一長,難免發生磕磕絆絆。有人或許會說了,這樣怎麼還能做到在職場中四麵逢源、八麵玲瓏呢?毋庸擔心,我們自然有解決的秘方:求同存異。
與同事相處時保持良好的心態,與同事坦誠相見,加深彼此間的了解,在相互尊重中增進團結,如此一來,我們的職場生活不但變得輕鬆自如,同時還為同事帶去了好處,融入團隊也水到渠成。如此利人利己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工作漫步”
任建文在大學畢業後首先進入了一家雜誌社,後來跳槽進入了一家製藥公司做銷售工作,憑借卓越的才華和勤奮的汗水,不到半年他就被提拔為銷售經理。
從基層升到中層後,任建文逐漸體會到了經理也有經理的難處。因為自從他升職之後,發現手下的幾名“小兵”工作總是拖拖拉拉,懶散不堪,與之前雜誌社的那些同事的工作狀態有天壤之別。
麵對下屬消極被動的工作狀態,任建文既沒有嚴厲訓斥,也沒有唉聲歎氣,而是召集大家開業務會議。會上,他鼓勵大家暢所欲言,當然包括對上司的期望和建議。
會議很成功,幾乎所有的下屬都滔滔不絕。任建文將每一名員工的建議都認真地記錄了下來,在會後總結時說:“看看,我們大家還都是團結一心的嘛,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超額完成銷售任務。除此之外,我們的團隊還有什麼共同點呢?”
在任建文的提醒下,員工們又展開了熱烈地討論,最後大家一致認為忠誠、團結、樂觀、進取就是團隊的核心理念。
任建文召開的這次會議無疑提高了下屬之間的互相理解,使得對未來有了清晰的目標,出現問題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如此一來,既凝固了團隊的向心力,又不失員工的個人利益。而這次會議產生的結果也是顯著的,當月的銷售業績就提高了30%。從此公司各項業務的開展都駛入了快車道。
“指點迷津”
求同存異,快速融入公司團隊,任建文正是靠著這種理念,不僅發展了自己,也讓全部門上下一心,擰成了一股繩。
有句話曾經這樣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沒錯,我們不可能強求他人與自己保持一致,不同的人之間總是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差異。無論我們是初涉職場的“新手”,還是跳槽到新工作單位的“老將”,當我們對身邊的同事仔細觀察時就會發現,身邊的人並非都是同齡人或誌趣相投者。在團隊之中,不同的人對同一個問題,常常會產生差異極大的看法,以致引發不同程度的爭論,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口角之爭,而在爭論中,同事間的感情可能就此破裂,給我們的人際交往蒙上了一層陰影。
如何才能做到工作交往中的求同存異呢?就讓我們嚐試著做到以下幾點吧:
尋找和同事之間的共性
有人可能會說,我是獨一無二的呀?和他人有共性怎麼還能獨一無二?事實是,交往的前提是雙方有共同話題,難道因為我們的獨一無二就拒絕與他人交往?有些情況下,獨一無二不但不能凸顯我們的個性,反而還會造成人際交往的隔膜。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員工之間長期鬧矛盾、犯別扭,雙方都不愉快,這些矛盾既不是思想觀念上的分歧引起的,也不是因為雙方有道德問題,完全是因為脾氣和愛好等一些小節上的“不合鉚”。
事實上,所有的獨一無二都是相對的,隻要善於觀察,我們總能發現與他人之間的共同點,借助這些共同點,我們便能輕易與人達到彼此的交融。
懂得換位思考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是我們處理與同事發生分歧的靈丹妙藥。當我們采取換位思考體會到對方內心的想法和真實的感受,了解他們的苦衷時,我們便很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如此一來豈不是有利於我們及時修正自己?
懷抱一顆忍耐之心
有必要與同事吵得麵紅耳赤嗎?何不先冷靜下來使翻滾的內心享受一下片刻的安寧呢?當我們試圖寬容同事時,或許就能“不打不成交”。
學會接受他人
求同之餘,還要存異。在寬容之後,我們還要學會接受他人的獨特個性,否則我們的寬容很容易被認為是一種虛偽和敷衍。承認同事的獨特之處,就是對同事的一種尊重,而隻有先尊重他人,我們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