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各國退役的軍官,一直都是社會精英人才的有利補充。很多大公司的管理高層,都是退役的軍官,這一點包括日本人在內。而我們的幹部如果在退出現役,轉到地方工作。他們的知識水平,能不能承擔起交給他們的工作,這就是一個問題。”
“軍隊的工作是一條線,而轉業到地方無論是從事那個方麵的工作,麵對的都是一個麵。地方工作與軍隊的工作,之前的差別又是相當的大。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部隊指揮員的同時,也要想辦法提升他們自身的綜合素養,以便他們到地方工作後,自身的條件可以滿足需要。”
郭炳勳這個至少在目前,顯得有些理想化的想法,楊震卻是微微搖了搖頭道:“老郭,我不能說你的這個想法不好,但是就目前的國情來看,有些過於理想化了。你的這個理論,要考慮我們眼下的國情。”
“我們這個大多數人還是文盲的國家,無論是國民的整體教育水平,以及教育的普及程度,都遠遠不如西方國家。這一點從我們建設東北的時候,就已經是深有感觸。在有限的高中畢業生,還要盡可能的滿足升學需要的情況之下。”
“除了一些技術類的院校之外,我們指揮學校招生的最大麵對群體,應該是初中的畢業生,甚至文化程度更低的群體。讓一個初中畢業的學生,去在短短這三年期間,學習這麼多的大學課程,這個要求就比較高了。”
“我的想法是,按照我們國家目前的整體文化水平,我們的軍事學校還是應該以術有專攻的教育方式為主。畢竟他們是指揮學校,首先要做的是為部隊,培養出素質合格的基層指揮員來。”
“至於其他的方麵,等到我們這個國家的整體教育水平,有一個全麵的提高。最少大學生的數量,不在這麼的緊缺,達到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我們在根據情況的發展與變化調整為好。”
“而且老郭,我的想法是你去搞軍事教育我支持。但是以你目前的能力,去搞一個步兵指揮學校,或是某一軍兵種指揮學校都有些浪費了。我的建議你還是去辦一所,專門培養高級指揮綜合指揮人才的學校。”
“如果我們采取術有專攻的基礎軍事教育模式,那麼建設一所合格的,用來培養包括團一級在內的中高級幹部的高級指揮學校,將會是我們培養具備綜合指揮能力的中高級幹部,最重要的一個教育環節。”
“不過在基礎軍事教育上,我認為我們除了學習蘇聯之外,也完全可以借鑒一部分日本人的經驗嗎。日本人雖說高級軍官的戰略眼光差一些,但是有最好的中下級軍官。以敵為師,這一點並不難堪。”
“至於團以下的幹部,還是應該以步兵指揮專業,加上部分防空、隊屬炮兵指揮的專業為主。不過我認為這個高級指揮學校,不僅僅應該設置指揮專業。我更傾向於將還要設置一個參謀專業,尤其是培養高級作戰參謀的專業。”
“我已經給中央打報告,建議依托我們現有的軍區中高級幹部進修班,組建軍事指揮學院,專門擔負團以上幹部的培養工作。如果願意的話,我會向中央推薦你擔任這個學院的院長。而且我也認為,你絕對有能力做好這項工作。”
“老郭,眼下整個東北戰場除了朝鮮境內之外,已經基本上無大事。部隊的整編和補充,也基本上已經完成。我感覺你現在可以騰出部分的精力來,就全軍軍事教育體係的建立,拿出一個草案來。”
“我們部隊的軍事教育體係,是你一手建立起來的。在這一點上,你有相當的發言權,也是這方麵的真正專家。你在戰略方麵的眼光,我也是相信的。不過我說的可不單單是一所軍校,而是我們整個全軍的軍事教育體係的建立。”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楊震將全軍這兩個字音咬的很重。這意味著這個草案不單單是指的抗聯,包括華北的十八集團軍和華東的新四軍在內的全軍。不過盡管隻是點了一點,但是楊震知道郭炳勳會明白自己意思的。
楊震的想法和思路,郭炳勳略微一琢磨就能明白他的用意。而且楊震說的也沒有錯,在國內整體以教育水平比較低,每年的高中生和大學生的數量,甚至都無法滿足自身建設的需要。與西方國家相比,相差更是不知道裏許。
包括華北根據地在內,除了北滿地區提早實施全麵九年義務教育製之外,其餘的地區教育水平還停留在一個比較低的標準。而且目前東北加上華北各個根據地,甚至包括蘇北與皖北在內,總麵積隻不過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人口數量比例更低。
西方列強的軍事教育體係,是建立在本國國民教育水平比較高的基礎上。這種教育體係,對於國內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是有些過於超過標準。畢竟培養一個步兵排長的難度,遠比培養一個工程師要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