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山洞後,楊震在熊大縝以及幾個專門來迎接他的基地領導陪同之下,上了一輛隻在山洞內行駛的德製中型越野車。沿著這座寬大的山洞內部秘密公路,一直進入到這個人工開鑿山洞的深處,一處設備之前才停下下來。
麵對著前來歡迎他在這裏工作的吳大猷等人,楊震擺了擺手道:“今天我們先不握手,等到這個家夥真正的運行起來,我不僅要和你們好好握手,還要給你們慶功。我今天來隻是問以你們一句話,十二月下旬正式運行,有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成功?”
對於楊震的詢問,吳大猷與身邊的人對視一眼後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該解決問題基本上都已經解決。十二月下旬正式運行,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你也知道科學是嚴謹的,而且這世界上也沒有百分之百絕對的事情。”
“高能物理,也就是你說的核物理,這個學科在國外雖說已經很普遍,但是在國內本身就是一門新興科學。而且核反應堆這種事情,我們也是第一次研究。所以,我隻能和你說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我無法保證,這個我們第一次製造出來的核反應堆,百分之百的不出一點差錯。這裏不是設備齊全的美國大學,也不是那個名家彙集的研究所,也缺乏很多做研究的設備和資料。”
“參與研製的除了我們幾個人之外,百分之八十都是年輕的,甚至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所以我也沒有辦法保證,這個東西能夠百分之百的不出任何問題。你雖是學法律的,但也是大學畢業生,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的。”
吳大猷給與的答複是中肯的,也是秉承著嚴謹的科學態度來回答楊震問題的,但卻依舊讓楊震皺了皺眉頭。沉吟了一下後,楊震才開口道:“吳大猷先生,不是我這個人過於苛刻。搞核物理研究無論是什麼成果,一旦進入正式運行,必須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這個玩意一旦出現哪怕最細小的意外,都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
“您是專業科班出身,核反應堆這東西一旦出現問題,後果您比我清楚。這不僅僅是你們這些國寶級科學家生命安全的問題,還有這一帶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也難以消除的,可以說比最大的災難還要大的核輻射。”
“這個後果我楊震承擔不起,這個代價也是我們這個民族,至少在眼下承擔不起的。這個東西就像我當初說的那樣,要麼就暫時不啟動,要麼所有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做到有最大把握後在運行。”
“如果的確沒有足夠的把握,那麼這個核反應堆的運行時間就必須向後推。我楊震既然已經做了,就有這個耐心去等待,不怕時間拖下去。隻要沒有達到運行的標準,就算天塌下來你們都不要管,隻做好你們的研究就行。”
“一句話,必須要做到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是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行。我也知道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東西,但這座核反應堆的運行上,以及後續的其他東西研究上,我請求你們一定要盡可能的做到百分之百。
“這不僅僅是對東北人民負責,還是對你們這些國寶級科學家負責。總之我的態度是明確的,那就是一旦要進入運行狀態,就必須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哪怕是運行的時間向後推也在所不惜。”
“經濟和政治上的壓力,你們不要去管。隻要有我在一天,沒有人敢因為這件事情而責備或是為難你們。正像您說的那樣,科學是一個嚴謹的事情。我們在科學發展上揠苗助長,這是要遭受科學報複的。”
楊震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讓吳大猷沉默了一會之後,卻是有些倔強道:“這樣,在給我們一到兩月的時間,我與王淦昌在進行一遍仔細的檢測。不過即便是這樣,我也不能保證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次就能啟動成功。”
“楊震同誌,我是一個科學家,不是一個軍人。我知道你們前一段時間,又打了一個打勝仗,不僅全部消滅了關東軍,還解放了整個東北。但我還是那句話,科學研究與指揮打仗上,雖說有根本的不同,但未必就是一點相通的地方都沒有。”
“你們在作戰的時候,都不可能等到有百分之百把握在行動。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也是一樣的,不可能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研究。而且在科學發展的曆史上,也沒有百分之百把握這麼一說。如果我們都遵循所謂的百分之百,那麼這個世界上也就沒有那麼多的創新了,科學也就沒有進步了。”
“對於這些放射性很強的東西,慎重一些是對的。可讓我們保證一點意外都不出,你這是強人所難了。你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也不可能每次出兵都保證全部的勝利。做科學研究也是一樣,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