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行(1 / 2)

不過日本人在南滿生產石油的美夢,卻也被抗聯發起的此次戰役給打破了。整個南滿被抗聯席卷而下,日本人在遼河三角洲開發油田的美夢,就猶如其八紘一宇帝國美夢一樣,被砸的稀巴爛。

而被打破了美夢, 此刻正在追究丟失南滿責任的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如果遼河三角洲的油田開發出來,這個後世中國第三大油田,年產原油上千萬噸的大油田。可以讓他們在十幾年內,不會在被石油所困擾。即便是幾十年後,也可以滿足他們很大一部分的需求。

但眼下在遼河三角洲地帶發現工業油流之後,日本人對於這個油田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可以說在保證東南亞石油生產的前提之下,對遼河三角洲地帶的開發可謂是傾盡了全力,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甚至將本國北海道那個小油田停產,將設備拆卸下來轉運到南滿。

抗聯僅僅在盤山縣城就繳獲了三百多台石油鑽機,以及大批的石油開采設備。這麼多的石油開采設備,足夠東北人民政府不用投入太大的資金,就可以對遼河三角洲進行石油勘探與開發。

這也是讓那位東北人民政府主席,在財政資源異常緊張的情況之下,下決心開發遼河三角洲油田的決心之一。否則單純靠楊震的堅持和決心,那位恨不得一分錢都掰開兩半花的主席,下這個決心也是相當困難的。

而在對遼河三角洲進行石油會戰的同時,東北人民政府決定利用遼河三角洲豐富的水源,以及大麵積可供墾荒的荒地。就地利用捕獲的大批偽滿軍警憲特人員,在遼河三角洲地區建立大型國營農場,加大東北地區糧食的產量,並作為北滿生產建設兵團的補充部分。

相對於在東北境內的大動幹戈,在朝鮮境內隨著抗聯在朝鮮境內的控製區擴大。抗聯所屬的朝鮮獨立軍,在中央關於組建獨立的朝鮮軍隊的要求之下,利用抗聯在朝鮮境內的控製區,以及南滿朝鮮族的聚居區大規模的開始征兵。

按照中央和楊震的要求,這支朝鮮獨立軍要最終擴編為十五萬人左右。可以接替朝鮮境內的抗聯部隊,獨立在朝鮮境內作戰。在中央的要求之下,楊震為這支擴編的朝鮮獨立軍,提供了全套的日械裝備,以及所需可以使用兩年的彈藥。

並在通化為朝鮮獨立軍,開設了單獨的軍事、政治學校,以及地方幹部培訓學校。同意抗聯的航校,為朝鮮獨立軍培養一批飛行員,以及全套的地勤和導航人員。並向朝鮮獨立軍轉交了九十輛繳獲的日製坦克,十二架抗聯自己生產的波二型教練機兼夜間攻擊機。

不過南滿的工業恢複,以及後續工業建設,除了在遼河三角洲地區開發油田之外,楊震並未參與其中。對於楊震來說,那是東北政府的事情。他這個軍隊的一把手,不應該參與過多,給別人以軍人幹政的印象。自己的長處既然是軍事,還是沉下心來搞軍事為好。

甚至就連朝鮮獨立軍的擴編,楊震也隻是提出了要求,並未進行任何的幹涉。隻是派出了抗聯副參謀長柴世榮,配合朝鮮獨立軍主持這項工作。他做的隻是吩咐張鎮華,將所需的裝備盡快配備到位。

而楊震本人卻在戰役結束後,將所有的後續工作轉交給了郭炳勳與王光宇,自己則乘坐飛機直飛林口西部。此刻原有居民都已經被全部搬遷,位於張廣才嶺深處三道通以南的,一個在任何軍用、民用地圖上都沒有標記秘密的,全部是鋼筋混凝土構築,並塗有迷彩保護色的機場。

在抵達這個機場之後,楊震顧不得與前來迎接他的熊大縝握手,轉身上了一輛吉普車,在熊大縝的陪同之下沿著一條經過苦心偽裝,沿線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公路,向張廣才嶺深山快速的疾馳。

在這條公路的以南,與這條公路並行的,還有一條林區使用的小火車鐵路線,也同樣經過嚴密的偽裝。甚至到了不踩上鐵軌,你都不知道這裏居然還有一條鐵路線。這條鐵路包括楊震乘坐的這輛吉普車行駛的公路在內,除了抗聯總部秘密地圖之外,所有的地圖上都找不到任何的標記。

當然在關東軍三九年以前的絕密地圖上,這條所謂的林區鐵路線還是有的。但在抗聯新發行地圖上,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地圖,這條鐵路線就好像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樣。而這條鐵路線的那一端,卻是在林口以南一個不起眼的小站。

等到了一處四麵環山、重兵警戒,並修建有全部用偽裝網覆蓋,環山公路直達某一秘密山洞後,楊震才在洞口下車。到了這裏即便他這個抗聯總司令,也一樣要詳細檢查證件和特別通行證,並將隨身武器上繳後才被允許進入洞內。

至於楊震的隨行人員,都被留在了山穀外一處秘密營房內,根本就不允許進入這個山穀。這座在地圖上隻是張廣才嶺上,一片普通不起眼林區的山穀,無特別通行證即便是楊震來了也一樣進不去,更別說楊震身邊的,那些無這個特別通行證的參謀和警衛人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