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1 / 2)

這個獨立戰車第四旅團調到中國戰場之後,之所以一直沒有參戰。除了岡村寧次要留著在最關鍵的時候,當做殺手鐧使用之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濟南日軍汽車維修廠內接受改造。

當然這款改造不是徹底的大改,中國派遣軍沒有這個技術能力。中國戰場關內的日軍各個維修工廠,就連上海都沒有這個實力。更何況是華北方麵軍所屬的一個汽車維修工廠?所以這個改造是華北方麵軍,為了應對抗聯的坦克威脅,進行的針對性的改造。

在其他方麵沒有進行任何的改造,唯一的改造就是想辦法將口徑較大,又具備較強穿甲能力的火炮塞進這種坦克之中。為了所謂的在火力上不吃虧,華北方麵軍利用戰役打響之前短暫的平息期間,對多種火炮進行了對比。

將經過仔細的挑選,日軍之中唯一真正具備反坦克能力的九零式野炮,被岡村寧次親自拍板,指定給這款新式坦克換裝主炮使用。這款野炮的威力,已經在一式炮戰車上有了明顯的體驗。

在平射反坦克威力最大的八八式高炮,怎麼改進也無法成為裝進這款坦克的炮塔之中。整個中國派遣軍裝備數量最大的,九五式和三八式野炮穿甲威力過小,九一式榴彈炮又太大,都無法成為最合適的選擇之後。這款日軍一式炮戰車使用的野炮,就成了日軍的首選。

不過將一門野戰火炮裝進狹小的坦克炮塔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式炮戰車是敞篷的,這款威力很大的野炮可以塞進去,不用考慮大小和後坐力的問題。但三式坦克的炮塔雖然當初為了改進,而有意識的設計很寬大,可畢竟不是為了這款野炮預備的。

被逼急眼了的日軍技術人員,在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到怎麼才能將九零式野炮,塞進坦克炮塔裏麵之後。在狗急跳牆之下,居然幹脆想了一個招。將九零式野炮的三十八倍口徑的炮管,鋸成了三十二倍後,又在後坐力上想辦法減少了行程才總算勉強搞定。

在改裝了九零式野炮之後,華北方麵軍總算是將這款坦克,不在當做原來的一式坦克改進型的發展。其實倒也不是說原來華北方麵軍的認識錯誤,而是原來的三式坦克也的確就是一式改進型的發展型號。

相對於之前在通州戰場上投入的一式改進型號,這款三式坦克隻不過換裝了二百九十四千瓦的柴油發動機。同時炮塔的尺寸加大了一圈,以便為以後改進做準備。另外一個改動就是將側後方的裝甲厚度,由一式改進型的八毫米增加到了十一毫米。

而最大的改動是配備了增加了車內送話器,使得坦克乘員在作戰的時候,不用在依靠手勢、拍肩膀、架腳踹等方式相互聯係。可以很便利的直接使用喉頭送話器進行相互通話,極大的方便了指揮。至於外觀除了炮塔略微大了一圈之外,二者的外觀都基本上相似。

經過華北方麵軍這麼一改動,二者的外觀才有了相當大的區別。畢竟改型坦克使用的野炮,因為炮塔的限製火炮大部分的東西都無法塞進炮塔。火炮的氣缸駐退機,都暴露在炮塔之外。炮塔前部護盾外,那碩大的野炮助退機顯得很顯眼。

而且由於是用步兵使用的野炮,臨時改裝的坦克炮。雖說具有後坐距離達到了八百毫米,火炮複進所需的時間相當的長。無自動退殼裝置隻有手動炮閂,使得火炮的射速也相當的慢,至少比抗聯使用的美製M四坦克慢了一半等很多毛病。

但是對於華北方麵軍來說,不管怎麼說總算有了一款與抗聯中型坦克相抗衡的火力。至少口徑上已經趕上來了,更何況威力還是不錯的。經過試射在使用日軍一式自走炮裝備的穿甲爆破彈,完全可以擊穿抗聯裝備的幾種坦克正麵裝甲。

隻是中國派遣軍的九零式野炮有限,而且戰局的發展也不允許華北方麵軍,穩當將所有坦克改裝。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才改裝了兩個中隊的三式坦克。而這兩個中隊之前的突擊之中,被當做獨立戰車第四旅團長高澤英輝大佐,一直當著壓箱子底寶貝沒有使用。

陳翰章的坦克集群在向一百師團右翼強行穿插包抄的過程之中,正好與日軍這款臨時拚湊出來的坦克迎頭撞擊到一起。麵對於迎上來的日軍這種新式坦克,抗聯坦克部隊的一個坦克營自然不會含糊。上來就全線壓上,準備按照通州之戰的經驗在五百米外開火。

但誰也沒有想到,就是日軍這款拚湊的坦克居然在坦克戰之中,卻成了與之對抗的抗聯坦克部隊最難啃的骨頭。縮短了身管的九零式野炮,雖說射程近了不少,威力也有些打了一定的折扣,但是基本的威力還在。

對地麵部隊作戰提供火力支援,射程縮短了一些也許是相當致命的缺點。但是對於眼下基本上開火距離都在一千米之內,甚至隻有幾百米的坦克戰來說射程縮短了一些,並不是足以成為致命的影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