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次會戰,承擔兩大戰場主要作戰任務的我們,真的是已經將實力全部投入了進來。現在整個東北根據地,留守的兵力全部加在一起還不到萬餘人。除了新兵之外,全根據地內已經無任何的野戰部隊。”
“老總,不是我不想一舉定乾坤,徹底的解決華北問題,更不是見好就收的那種人。而是我們的力量,真的已經使用到了極致。如果我們繼續南下,整個戰線的兵力至少在目前的局麵之下,除了要將部隊兵員補充到七成之外,至少還需要投入五個整編師。”
“但至少在眼下,抗聯已經是調不出任何一個師的兵力在進關。這麼大規模的兩線作戰,對於我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考驗。在兵力部署和調整上,要精確到每一個師,甚至是每一個團。否則稍有不慎,兩線非但都無法取得進展,反倒是都有可能耗盡我們的元氣。”
“如果在華北的抗聯部隊,全線轉入防禦。能不能將德州之敵困在德州,並利用德州戰場,盡可能的將日軍援軍吸引在哪裏。對於我們不遠將來進行的防禦作戰,可是相當的至關重要。”
“至少將日軍目標鎖定到一處,可以大大節省我們在防禦上投入的兵力。從天津到黃河口,整個渤海灣可供日軍登陸的範圍太大了。在加上冀南、冀魯邊,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守的密不透風。”
“如果不能將日軍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一個地方。除非我們調動重兵,沿天津到黃河口幾百公裏的海岸線高密度部防。否則以現有的兵力,那麼我們的整個防禦體係,將不會有任何的作用。即便我們采取機動防禦,但也要消耗大量的兵力。”
“現代戰爭,都是立體戰爭。地麵、空中、海上,相輔相成的。我們是在與一個有著龐大海軍,並且具備相當豐富的登陸作戰經驗的軍隊作戰。尤其是沿著海岸線作戰,如果我們忘記了敵人的海軍,哪怕是一支已經日薄西山的海軍,我們將會犯下致命的錯誤。”
“這也是我對杜開山最不滿意的地方。他太輕敵了,真當德州之敵已經成為困獸了。在他橫掃冀魯豫邊區的時候,不會趁機偷襲他。更將整個山東的日軍,甚至整個日軍都看成了無物。”
“他隻看到地麵上的那些零七碎八的敵軍,看到了眼下整個華北戰場日軍的頹勢,卻忽視了在他的側翼,還有一條漫長的海岸線。在他的臥榻之側,還有一支仍舊控製著中國海岸線的現代化海軍。”
“他在這一戰之中,忽視的事情實在太多。編筐窩簍全在收口,這口子收不好,隨時有滿盤皆輸的危險。他杜開山連這一點危險都看不到,那麼他作為一個戰略方麵的指揮員就是不合格。”
話音落下,楊震在心中卻是微微歎了一口氣。有些東西可以說的,有些東西是不能說的。杜開山讓楊震如此動怒的原因,除了那些表麵上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太過於鋒芒畢露、不知收斂了。
自己將東線交給他,而是沒有將更適合他指揮特點的西線交給他。就是因為這邊與兄弟部隊配合少,可以少一點捅出簍子。別和兄弟部隊關係搞的太僵硬,凡是為自己的未來留條後路。
杜開山是一個純粹的軍人,對於政治那些東西並不感興趣。這個人天生是一個戰將,但是在政治上卻是弱智的很。楊震有時候很搞不明白,按理說這個家夥也算是老兵油子出身,怎麼對有些方麵的事情就這麼不敏感?
今天這事如果換了王光宇或是陳翰章,都不會做出他這種事情來的。幫一把或許派出一個師幫著壓壓陣腳也許會,但是這麼明目張膽的直接出手,在一點必要都沒有的情況之下,從人家的碗裏麵搶飯吃,兩個人都不會這麼做。
在這種事情上,必須要顧及到兄弟部隊的感受。大家都是軍人,內心的傲氣和骨氣都是有的。在當時人家沒有要求你幫忙,當時的形勢也沒有必要去幫忙,上級更沒有部署你去支援。人家自己完全有能力解決的情況之下,這麼做是會很傷人的。
最關鍵的是,如果他真的以大局為出發點,為了盡快的解決冀魯豫邊區的日偽軍殘存力量,這麼做倒也罷了。但楊震很清楚,這個家夥的出發點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他的這種做法說好聽的是幫助兄弟部隊加快進展,說不好聽的他這是在搶功。
當然以楊震對這個家夥的了解,他這麼做的原因絕對不是搶功而是在發泄,這個家夥眼皮子還有那麼膚淺。以他的性格來說,冀南地區殘存的那點小魚小蝦,他根本就不會看上眼。他橫掃冀南,包括滄州城攻堅戰,打成那個情況,都是這個家夥在發泄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