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2 / 2)

這種戰術現在看來,可謂是相當的有效。不僅南方軍抽調過來的那個支隊,被困在膠濟鐵路上寸步難行。就連十二軍留守山東和蘇北的兩個師團,外加兩個混成旅團的部分部隊,也被分散、圍困在大大小小的據點之中,幾乎同樣是寸步難行。

而想讓那些分散駐紮在大大小小據點的日軍,自己想辦法突圍回來,那麼在眼下的山東戰場,這個做法無異於是狼入虎口。敵軍的確不和你硬碰硬,可他媽的采取的戰術,可以用陰損來形容。他缺少攻堅手段,所以極少直接攻打據點。

可他一夜之間能將據點周圍,給你圍困起來讓你寸步難行。用地雷、土炮再加上冷槍,直接封鎖你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你派出兵力去接應,就算想盡辦法去擠出一部分兵力,那麼這一路的伏擊幾乎是無窮無盡。

往往出現接應的部隊,沒有救援出想要救援的人,反倒是自己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情況。自行突圍,就算能夠從他們地雷、土炮、冷槍的圍困之下突出來。可從這個據點到集結點,他們還是采取一樣的戰術,一路上沒玩沒了的一樣伏擊你。

而且伏擊你的時候,也不是那些土八路,而是清一色的老八路。關鍵是日軍都是以分散的態勢駐紮,每個據點內的日軍都不多。這種情況之下自己突圍,在無相對強大一些的接應部隊策應的話,那是無異於自己找死一樣。

代替他指揮的軍參謀長,曾經試圖讓幾個大型據點的日軍守軍撤回來。結果小隊一級建製的部隊,幾乎是一出據點就猶如羊入虎口一般,神不知鬼不覺的,徹底消失在齊魯大地上不知名的角落。

而中隊一級的部隊則一路被暴打,等到了指定集結地域。得,剩下的那點人,還不如不集中,因為那樣損失還小一點。越是山區地帶的據點,撤離越是困難,損失也是越大。就連縣城一級,日軍都已經很難出城一步。

因為擊破土八路很容易,但他們身後還有戰鬥力很強的老八路。你出城掃蕩土八路,結果麵對的卻經常是老八路。本就不多的駐軍,那裏經得住老八路加上大批的土八路,一起上來圍攻?

所以到了眼下,山東各地的日軍隻能坐困愁城。有的縣城,就連日本人原來不吃的高粱米,都已經混到吃不飽的地步。甚至威海地區有幾個據點的駐軍,因為被周邊大批共產軍圍困。即無法得到補給,打又不過,又得不到支援,更無部隊接應,結果活活被餓死在了據點裏麵。

而周邊幾個據點的駐軍,居然沒有人敢去收屍。實際上在其周邊同樣也混到,自己連門都出不去,自身也難保的友軍也沒有辦法去收屍。根據軍參謀長的上報,很多據點內的駐軍,為了能夠吃飽肚子,已經混到了拿武器和彈藥去換糧食的地步。

下麵的部隊,甚至就連重機槍和擲彈筒,都敢賣給山東的共產軍,以換取部分賴以為生的糧食,或是敵軍不進攻的承諾。這種情況之下,別說集結兵力出動增援冀中戰場。就連十二軍自己的控製區,也處在了失控的邊緣。

眼下山東地區的土八路,雖說沒有河北和山西占據那麼多的縣城。主要還是占據著鄉村,可現在已經發展到公開挎著槍,大搖大擺的進縣城閑逛。而不要說當地的偽軍,就是當地日本駐軍,也壓根就當做沒有看到一樣。

不是各地的日軍不想管,而是實在不敢管。你抓了他們一個人,就等於捅了一個螞蜂窩。接下來的日子,會讓你生不如死。不僅周邊的老八路,還有土八路會報複,就連本就困難的糧道,也會直接被切斷,所有的日軍隻能餓肚子。

接到軍參謀長的彙報,內山英太郎中將除了感慨,敵軍的這個天羅地網戰術,實在太過於厲害之外,就隻能暗自感歎山東的局麵,甚至是整個華北局麵,眼下已經是物是人非。當年在支那戰場威風八麵的帝國陸軍,卻混到了如此的地步。就連搞點糧食,都還得用武器去換。

這種情況不用多,在兩年前又有誰會相信現在的十二軍,會淪落到擔任守備的部隊,居然活活餓死在據點裏麵,周邊的友軍甚至連收屍都不敢。大部分的兵力,被搞得連門都出不去。但長歎歸長歎,內山英太郎中將,卻是打死不敢在抽調自己所屬部隊。

因為一旦山東徹底的丟失,那麼也就意味著華北方麵軍,與華中、華東的日軍聯係,徹底的中斷。所以眼下作為十二軍司令官的內山英太郎中將,反倒是無法將希望寄托到自己建製下的師團身上。隻能將增兵的希望,放在大本營與派遣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