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2 / 2)

郭炳勳認為以目前晉綏軍區主力,加上太嶽軍區、太行軍區一部,以及晉察冀軍區一部配合之下,在日軍山西第一軍力量有限的情況之下,完成牽製第一軍無法東調的任務還是可以的。

而在冀南,則以晉冀魯豫軍區主力,以及山東軍區一部,對冀南日軍發起攻勢。並沿冀南一線展開,阻擊豫北日軍增援。抗聯目前駐晉北的兩個師,暫時不歸還建製,就地配合晉察冀軍區出冀西,向北平方向攻擊前進。

按照郭炳旭的這個計劃,調動和投入的兵力和裝備,要超過楊震的預期。除了楊震預定投入的兩個裝甲師,兩個裝甲旅之外,至少還要加上兩到三個坦克獨立團,以保證對平津一線日軍的作戰。

郭炳勳的戰役策劃的重點殲滅戰場是在平津一線,而主要的目標冀中平原則采取了合圍、分割為主。以兩個裝甲師配屬騎兵機械化集群,采取兩翼鉗形攻勢,正麵快速穿插的辦法,徹底打亂日軍部署在冀中的兵力。

這個戰術是相當於大環套小環,以平津地區為底邊,以滹沱河一線為合圍圈的底線。采取兩翼齊飛,中間快速突破,將日軍分割為兩個不同戰場上的圍殲。郭炳勳將抗聯兵力投入的重點放在了冀中平原上,將西線側翼的掩護交給了華北幾大戰略區。

在他的這個計劃之中將晉察冀與晉冀魯豫,甚至晉綏部隊全部調動起來。這個大手筆讓軍委和幾大戰略區的參謀長,明顯感覺到胃口有些過大,甚至有些吃不消的感覺。按照郭炳勳的這個計劃,投入的兵力幾乎可以說是幾個大區傾巢出動。

但幾經考慮,楊震還是同意了郭炳勳的大致作戰計劃。不過楊震再三提醒郭炳勳,在製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對熱河以及西滿地區的防務,一定要做好詳盡的準備。對平津之敵,也要盡可能的考慮的全麵一些。

在失去察南,北平周邊地區已經成為前線之後,日軍華北方麵軍將在河北境內的防線,全部縮回北平至天津一線。冀東的防務,已經被全部移交給了關東軍。冀東與熱河近在咫尺。如果關東軍配合作戰,那麼銜接東北和華北兩大戰略區之間的熱河肯定會首當其衝。

同時日軍在北平與天津之間,從居庸關經順義、平穀、薊縣、玉田、豐潤一線,構築了人大量的防備工事,並在縱深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僅僅在北平周圍,就駐紮了新編成的六十三師團,重新編成的獨立混成第八、第九旅團。

在縱深的武清、香河、寶坻一線,駐紮了重新組建的步兵第二十七師團。在涿縣、淶源、保定部署了重新組建的一一零師團,以及重新組建的獨立混成第一旅團。並從華東戰場調來了十七師團,以及重新編組的四十八師團就部署在冀中平原。

四二年的會戰結束之後,日軍明顯加強了平津銜接部的兵力部署。同時針對抗聯的坦克攻勢,也著手進行了大量的準備。並增加了在冀西與晉北交界處的阜平、淶源,這兩個在晉察冀根據地縱深據點的兵力部署。

不算山西的第一軍,日軍在整個河北戰場,部署了五個步兵師團、三個獨立混成旅團,形成了大縱深的梯形配置。楊震一再叮囑郭炳勳,對西集群的側翼一定要保證好。同時在部隊全線展開的時候,一定要盡可能的做好保密工作,並製定好詳細的補給路線。

在敲定大致的作戰方案之後,楊震急匆匆的趕回了東北。郭炳勳則繼續留在延安,敲定最終的詳細作戰計劃,他則返回東北著手進行準備。加快兵力編製的標配,選擇進關的部隊。囤積油料與彈藥,尤其是炮彈的生產。

在楊震返回之後,抗聯就開始向關內調運物資。麵對著災荒的關內,調撥的物資不僅僅是油料和彈藥,還有糧食等戰略物資。不僅僅是抗聯部隊所需的物資,還有調撥給關內部隊的七九子彈等彈藥。

現在已經改為裝備部的原來軍工部,以及後勤部的幾位負責人,被他逼的團團轉。後勤部調撥物資,裝備部幾位負責人則親自坐鎮兵工廠,催促加快彈藥的生產,同時加快對德製與英製坦克改裝的速度。重點就是各種炮彈,以及坦克高爆榴彈的生產。

按照楊震的計劃,所有使用短管七十五毫米榴彈炮的德製四號坦克,全部換裝為蘇式七十六毫米坦克炮。英製的瑪蒂爾達二、丘吉爾坦克,也換裝為蘇式坦克炮。英製的十字軍巡洋坦克,則換裝為蘇式四十五毫米坦克炮。

這樣下來在淘汰了所有德製輕型坦克之後,抗聯的坦克炮集中在美製三十七,蘇製四十五、七十六,德製五十毫米相對單一的口徑。至於英製的四十毫米坦克炮,則全部都被淘汰。盡管費了一番手腳,但是也盡可能的減少坦克炮的口徑,保證彈藥口徑的統一,減少後勤方麵出現混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