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1 / 2)

楊震的話音落下,主席擺了擺手道:“他們那裏不著急,在地麵聯係還未徹底打通之前,暫時還是以目前的裝備適合。地麵物資運輸渠道沒有打通,給他們也沒有地方去搞汽油去。單純依靠你們空運,那是敗家子的作風。”

“關內各個兄弟戰場換裝的工作,還是等此次會戰結束之後,視形勢的發展與變化再說。現在的核心問題是,怎麼樣全力的打好這一仗。這對於我們現在來說,是關係到生死的問題。這一仗打勝了什麼都好說,敗了我們還是隻能固守在山區。要那些的坦克和大炮,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楊震同誌,此次會戰我給你提出三個要求。第一,你們抽調兵力的時候要量力而行,絕對不能危急北滿老區的安全。那裏正在建設的現代化工業,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希望。華北戰場要抽調足夠的力量,但是東北戰場也絕對不能有失。”

“第二在戰略戰術的問題上,你要多抓一些。合成化作戰,你是全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方麵的經驗你還是充足的。此次會戰對我軍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希望你能夠慎重一些考慮。既要大膽運用你們的經驗,但也不要過於盲動、冒險。”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既然已經下決心要打,那就要一鼓作氣打贏。我們不能付出了代價,在冀中平原上繼續站不住腳,又被人家給攆了回來。代價是要付的,但是也要必須打贏。”

主席的幾個要求,楊震聽了之後多少有些苦笑。第一個要求是必須的,主席提出這個要求,他沒有感覺到意外。但是後麵的兩個要求,卻是明擺的告訴他,此次冀中會戰指揮員由他擔任。但這個差事,無疑是一個苦差事。

此次會戰,涉及到華北地區四大敵後根據地之中的主要三個。如果再加上抗聯南下部隊,可以說是四大野戰軍在一個戰場上配合。這麼多建製的部隊,在一個戰場上作戰,並不是一件很讓人省心的事情。

四大野戰軍,在裝備上是千差萬別。晉察冀和晉冀魯豫部隊到是好說,都是抗聯一手裝備出來的。但是山東軍區所屬部隊,對於抗聯來說還是一片的陌生。作為整個華北各個根據地之中,最富饒、也是兵力最多的山東軍區,楊震根本就不了解。

戰術、戰略應用,也是有很大差別的。單單其中的協調和配合關係,就可謂是異常的複雜。統一指揮這些部隊作戰,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這其中很多幹部,資曆遠遠的超過自己。戰場上的協同關係,更是複雜的多。

看著周邊的幾位老帥,楊震摸了摸鼻子卻是沒有立即回答主席的話。不是他畏難不前,是這其中的關係協調,實在是太過於複雜。這次與四二年的那次會戰,可是完全兩碼回事。各自分區域作戰,不形成一個整體作戰指揮整體難以抗衡。

也許看出楊震心中有些猶豫,老總對主席笑了笑道:“看來楊震同誌還是有些猶豫,是不是有些怕指揮不動我們這些老家夥?這次有主席和我給你做這個後盾,你有什麼可擔心的?除了抗聯之外,其他三個野戰軍,根據此次製定的整體方案,中央是有統一安排的。”

“主席與中央已經決定,將原來晉察冀與晉冀魯豫軍區參加挺進軍的部隊,全部抽調出來。再加上目前在你們那裏整訓的七個旅外加十一個團,重新編組為兩個野戰軍,交給你指揮。”

“這些部隊在去年的會戰之中,與你們曾經有過相應的配合,所以在指揮和協同上,你不要有什麼擔心。至於山東軍區的任務,等詳細計劃拿出來再說。所以,我看你的顧慮完全沒有必要。”

老總的這番話,楊震遲疑了一下之後道:“老總,我想兩個野戰軍可以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之下,先以軍區為建製進行縱隊一級的編組。但是各部的任務和作戰區域的劃分,我看還是暫時不要急於下結論,還是等到計劃製定完成之後再說。”

“畢竟此次大戰,是我軍第一次集中如此大規模的作戰行動。各部隊的詳細作戰任務和作戰區域,還是等計劃製定完畢再分配也不遲。我建議各大戰略區在任務的具體劃分時候,不要專注自己當麵的敵情變化,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自己會被調出作戰。”

“這樣,我讓郭參謀長留下,與軍委和各大戰略區抽調出來的參謀人員,統一製定一個作戰方案。郭參謀長這個人心細,考慮事情周全。不過我想能不能讓幾個大區的參謀長,也都一同留下來。”

“對於自己部隊的戰鬥力,各個部隊的參謀長心中最清楚。戰略戰術的使用情況,也是各部隊參謀長的職權範圍。所以我建議各個部隊的參謀長,來的就暫時留下,沒來的我派飛機去接。各軍區在抽調出一批精兵強將來,會同軍委總參謀部拿出一份作戰計劃來。”

“另外,鑒於此次會戰是四大野戰軍協調作戰,我建議還是設立一個總前委,選擇一政治原則強,思想過硬的人為總前委書記,居中協調幾大野戰軍協同作戰。同時還需要中央在整體戰略上,進行把關與監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