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大平飛速度是慢了一些,爬升率也不如美製飛機。但巡航速度還是要快於P四零的,至少還有與日本陸軍航空兵一戰的能力。而且英國人也答應,盡可能多的提供給抗聯這種戰鬥機,並且盡可能提供新的型號。
皮爾遜明確的告訴楊震,現在擺在抗聯麵前的隻有兩個選擇。一是接受這些實際性能並不差的英製戰鬥機,暫時作為美製戰鬥機抵達之前的替代品,以維持抗聯戰鬥機部隊的作戰能力。至少不會在防空上,出現太多的漏洞。
二,就是等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抵達的美國飛機。而這個等待,也許是遙遙無期的。因為他也不知道,美國飛機分配什麼時候才會輪到抗聯頭上。畢竟就連他們的國民政府,現在都還沒有排上班。
從年初到現在,重慶隻分到了一百二十架P六六戰鬥機,外加四十一架P四三戰鬥機的份額。現在運到印度的隻有八十架P六六戰鬥機,剩下的P四三戰鬥機,則還在美國本土等待啟運。
他可以去和美國陸軍參謀長說,將那批原來準備援助給重慶的P四三戰鬥機,轉交給抗聯。如果他楊震想要的話,他可以保證將這批戰鬥機交給抗聯。但是此事引發的後果,他可不敢保證。
因為他通過國內的朋友,知道這種飛機除了飛的很快之外,但是其他的性能很差。至於P六六戰鬥機,他並不建議抗聯使用。因為製造這種飛機的伏爾梯公司,從來就沒有製造過戰鬥機。最關鍵的是這種戰鬥機,還是從輕型轟炸機改過來的,性能恐怕相當的差勁。
在口讚蓮花的皮爾遜勸說之下,經過思慮再三楊震還是最終決定,接收下來這批英製戰鬥機。但是有一條,英國人必須配合抗聯,將這批飛機上的十二挺無論火力再密集,但是打到別人身上就跟毛毛雨似的七點七毫米機槍,全部替換為抗聯使用的蘇式UB十二毫米航空機槍。
至於航空燃油和炮彈鋼,如果美國人不能保證按時提供足夠數量。那麼就讓他們派一批技術人員,加快抗聯自己的煉油廠,盡快的進行生產。並派出技術人員和提供設備,協助升級抗聯的煉鋼廠,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製造航空炸彈所需用鋼。
對於楊震的這三個要求,皮爾遜想都沒有想的就點頭答應。並保證在九月份之前,抗聯還會得到不少於兩萬噸的航空燃油,以及一批備用發動機和大批的零部件,以盡快恢複因為缺少零件趴窩的抗聯戰鬥機。
至於蘇製的米格三戰鬥機,皮爾遜建議他最好全部撤換。因為這種飛機在美國人眼中,純屬粗製濫造的貨。而且過於狹小的機身,也無法更換美製或是以英製發動機。與其留著占據編製,還不如盡快的淘汰。
因為他知道按照美英兩國的協議,在十月份之前還會有三百架颶風戰鬥機抵達東北。這批飛機一旦抵達,抗聯的航空兵就擁有了足夠數量性能還算不錯的戰鬥機。那種已經無備件來源的老式蘇製飛機,完全可以淘汰了。
那批飛機英國原定是給蘇聯的,但這種飛機在蘇聯的表現,並不是很受歡迎,讓蘇聯那位最高領袖抱怨極多。在美國協調之下,英國人決定改為提供更好的噴火型戰鬥機。而騰下來的那批颶風戰鬥機,除了其中的反坦克型號之外,其餘的三百架全部轉讓給抗聯。
不過他的這些想法,並沒有向楊震明說。因為他也不清楚,協議中的那三百架颶風戰鬥機,究竟會不會運到抗聯的手中。眼下這個時候,都在承受著兩線作戰的英國人還是美國,都需要大量的飛機。
還有那頭好不容易能夠喘口氣,卻又被打的連連後退的北極熊,也整天的伸手要飛機。按照美國政府既定的英國和蘇聯優先的慣例,英國人還有他們的所謂英聯邦盟軍,自己也要大批裝備。這批飛機沒有交到抗聯手中之前,他根本就無法保證會履行諾言。
尤其是這批飛機的東家,還是那些總是出爾反爾,拿中國人並不太當回事的英國人。那個可惡的大肚子胖老頭,誰也不敢保證他會像一個紳士一樣,完全的按照他的許諾來履行這份協議。對於英國人是否會履行協議,皮爾遜明顯比華盛頓更加擔心。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他沒有辦法說的太明白。還是等到那批戰鬥機運到之後,再做交待比較好,到時候自己也可以比較好說話。以免在接受眼前的這個家夥毒舌的洗禮,省的自己在被他那些話氣的五內俱焚。
這個家夥能打仗,這一點他很佩服。但是那張長了一張毒舌的嘴,卻總想直接撕了他。為了避免自己被氣的吐血,皮爾遜在那批飛機抵達之前,是堅決不肯說出一個字的。如果那批飛機能夠按照預定計劃送抵他們的手中,就算是給他一個驚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