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1 / 2)

在厚著臉皮大大的誇獎了一頓,這種在英軍之中已經全部退入二線的戰鬥機之後。皮爾遜也不得不告訴楊震,現在剛開始大規模動員的美國,真的沒有精力在還要滿足自身需要的情況之下,短期內為抗聯提供太多的飛機。

新生產的P四零E型與F型戰鬥機,除了自己要擴軍之外,還要大批的提供給英國、蘇聯。就是老一些型號的C型,現在都沒有分配給抗聯的計劃,因為眼下新式戰鬥機不是在紙麵上,就是還在試飛之中,再不就還是在工廠生產與製造之中。

眼下同樣實在無新式戰鬥機可用的美軍自己,還要大批使用這種性能很平庸的P四零戰鬥機和P三十九戰鬥機。尤其是在西南太平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美軍需要的飛機數量也相當的大。

美國陸軍雖說才投入戰場,但是海軍和陸航早就已經參戰。在戰損率一樣居高不下,外加自身還要大量擴編的情況之下,美國陸軍對戰鬥機的胃口遠遠超過抗聯。要知道美軍在太平洋和北非戰場,麵對著的可是比日本陸軍飛機,性能優異的多的零戰和德製戰鬥機。

而且對於美國人來說,歐洲戰場是第一選擇,新製造的飛機分配上英國和蘇聯,永遠都排在抗聯前麵。眼下在澳大利亞也受到入侵的情況之下,因為澳大利亞的戰略地位,美國人隻能將他們放在優先的地位。

美國方麵是絕對不會接受失去澳大利亞的,就像英國人也絕對不會接受失去印度。失去澳大利亞,美國就失去一個從西南太平洋反擊的重要基地。所有的戰役所需物資,隻能由美國本土隔著太平洋千裏迢迢運到戰場上,這無疑會加重美國反攻的負擔。

與英國人現在拚命增加駐印度空軍,甚至將美援戰鬥機的相當一部分,調往印度一樣。美國方麵也必須動用一切手段,增加對澳大利亞的援助,尤其是增加對澳大利亞陸軍和空軍的援助。

原定四二年七月份運抵東北的一百架P四零C戰鬥機,二百輛M三輕型坦克,就是直接轉給了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和陸軍。再加上每天都在損失大量飛機的澳大利亞戰場上激烈的海空戰,是一個還不知道多少架飛機才能填滿的大窟窿。

除了美軍自身損耗與需求,以及要優先援助蘇聯和英國之外。現在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製約著美國方麵。在重慶方麵連番抗議,甚至要威脅退出作戰聯盟的強硬態度之下,美國政府也不能不考慮重慶方麵的態度。

在這個時候為抗聯提供除了轟炸機之外,任何作戰飛機和武器裝備都要慎重行事。重慶駐華盛頓的那位大使,可謂真的是很厲害。他在國會施加了大量的影響,讓美國政府和軍隊每一個對華決策,都要深思熟慮。

美國人不希望對日作戰的中英美聯盟,因為這件事情破裂。更不希望重慶方麵,徹底的倒向日本人的懷抱,讓中國內地的百萬日軍騰出手來。所以在經過幾番考慮,給予抗聯的武器裝備,暫時還是以英國方麵為主。這批飛機就是美英經過商量之後,采取的一種折中方案。

用這種性能還算不錯的颶風戰鬥機MK二型,替換下原計劃提供給抗聯的P四零C型戰鬥機,以堵住重慶方麵的嘴。至少這種英製飛機,實際性能除了航程之外,並不比P四零C型戰鬥機差到哪裏去。而且美國人眼下也沒有比P四零戰鬥機,性能更好的飛機了。

在美國方麵認為這種飛機性能已經落後那隻是相對性的,隻是與同樣為英製戰鬥機的噴火戰鬥機相比而已,並不是對於敵軍戰鬥機來說的。更早接收這批飛機的蘇聯人,在麵對德軍新式戰鬥機的時候,不是也打的不錯嗎?

至於東南亞戰場與澳大利亞戰場上裝備颶風戰鬥機的部隊,是因為他們裝備的都是落後的MK一型戰鬥機。而且皮爾遜空戰失利,認為與戰術也有一定的關係。在亞洲戰場上與歐洲戰場上,完全是兩碼回事。

英國人用對付德國空軍的戰術,來對付格鬥性能更加靈活的日軍飛機,這完全是自討苦吃。所以皮爾遜認為不是這種飛機性能不好,是英國人在空中使用的低劣戰術,砸了這種飛機的口碑。

而且這種颶風戰鬥機,在與零戰對抗的時候,在大部分的時間之內的確是落於下風。但是美國陸海軍裝備和使用的P三九\\、P四零戰鬥機,海軍使用的F二水牛、F四海盜戰鬥機,也一樣不是對手。甚至戰損率,還要超過颶風戰鬥機。

除了航程比較短和火力相對弱一些之外,這種英軍所使用的颶風MK二型戰鬥機。無論是在發動機性能,還是機體堅固性上,還是維修簡便上,都比美國之前提供的P四零B型戰鬥機,以及P三九A型戰鬥機要好。

甚至在一些性能上,還要超過給蘇聯人和澳大利亞人提供的C型。低空性能雖說不如日軍新式戰鬥機,但是高空性能卻遠遠的優於日軍戰鬥機。而且根據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經驗來說,這種飛機低空的回旋性能,並不比零戰差到哪裏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