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楊震的苦心(1 / 2)

澳大利亞戰場與其他太平洋戰場有很大的區別,在澳大利亞戰場需要的不單單是海空軍。在麵積廣大的澳大利亞戰場,不是那些麵積隻有幾十,最多幾百平方公裏的島嶼上作戰,需要更多的是陸軍。這一方麵經曆了東南亞輝煌的日軍,自認對於那些米英鬼畜來說優勢更大。

無論從那一方麵看,隻要中途島戰役取勝,在日軍的下一步作戰計劃之中澳大利亞都會首選目標。日本人的腦袋現在已經是發脹到了極點,有限的肚量究竟能夠裝下多少東西,他們是不會考慮的。所以楊震堅信日軍在中途島戰役取勝之後,絕對會進攻澳大利亞。

而貪婪的日軍又一向有隻要自己咬住的東西,就從來都不撒手的習慣。尤其是澳大利亞,對整個南太平洋戰局如此重要的情況之下。日本人要麼不進攻,一旦攻進澳大利亞,就隻能拚命的增兵,絕對不會輕易的放棄。

他要的就是眼下這個局麵,讓美英兩國也好好碰一碰什麼叫做真正的日軍精銳。否則以避重就輕,采取跳島戰術避開日軍重點布放區域。隻進攻那些日軍部署的一再縮水,精銳和重武器大部分被調出架子師團的地域,那裏會讓美國人吃到真正的苦頭。

不為了搞出這麼一個局麵,他那裏會不惜動用那個唯一潛伏在日本海軍內部,眼下又深受那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信賴和倚重的棋子?要知道這是抗聯唯一一個安插在日本海軍內部的棋子,為了能夠將這個人安插進去,楊震與陳龍可謂是耗費了心血。

不到最關鍵的時刻,楊震是絕對不會輕易啟用的。這個時候將他啟用,就是讓他鼓動那位擔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海軍大將,將那個優柔寡斷,總是在患得患失的南雲忠一換了下來。改為在不久之前在印度洋大出風頭的小澤治三郎中將,指揮日本海軍中途島航空艦隊。

隻是楊震沒有想到,此戰日軍不僅換了指揮官,就連參戰艦隊都換了。參戰的日本海軍為兵力調整過的第三航空艦隊,而並非是原來的第一航空艦隊。日軍參戰兵力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剛一開始楊震還以為自己的計劃失敗。

不過在戰後仔細研究日軍參戰兵力,原來是換湯不換藥。隻是原來參戰這兩個航空戰隊,變更了隸屬關係,從第一航空艦隊歸屬第三航空艦隊。同時將第三航空艦隊,從原來隸屬的南遣艦隊改為聯合艦隊直屬,升級到與第一航空艦隊同樣的地位而已。

楊震沒有想到為了更換一個指揮官,日本海軍軍令部和聯合艦隊,可謂真是煞費苦心。一圈搞下來,除了艦隊指揮官由南雲忠一變為小澤治三郎,番號由第一航空艦隊改為第三艦隊之外,其實啥都沒有變。甚至連艦隊的參謀人員都沒有變,誰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

沒辦法這位小澤治三郎中將,雖說是日本海軍最好的一個航空艦隊指揮官。但是這位老兄能力雖然出色,但是他海軍兵學校隻是三十七期的畢業生,與南雲忠一中將三十六期的資曆沒有辦法比。

而且在決定日本海軍軍官命運的吊床號上,南雲忠一是第七名,小澤治三郎中將是第四十五位。按照日本陸海軍僵硬的人事製度規定,不管你的能力再強,但在選擇指揮官的時候,隻要有一個比你資曆深的學長排在你前麵。哪怕他是一個戰術上的白癡,也必須得是他擔任。

如果小澤治三郎中將,要擔任這個第一航空艦隊的指揮官。隻有一種方法,要麼他前幾屆,以及本屆同學中吊床號排在他前邊的,所有在現役海軍將領統統戰死或是退出現役,這才能輪到他接任這個海軍第一航空艦隊的指揮官。

日本海軍艦隊搞出這麼一個古怪的人事製度,雖然保證了平民出身,又有能力的軍官晉升道路。但也造成了一些隻會死讀書、會考試,實際能力卻平平的軍官占據高位。擋住了那些不會考試,但是能力優秀人的晉升通道。

在資曆不如南雲忠一的情況下,第一航空艦隊這支日軍海軍艦載航空兵主力,隻能由對戰列艦更感興趣艦隊派的南雲忠一擔任。而作為最適合人選的他,隻能指揮地位抵一級,隻是與第一航空艦隊同級的第三艦隊,所屬的第三航空艦隊,去掩護東南亞登陸戰的陸軍。

為了保證此次中途島戰役獲勝,那位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在某位海軍航空要員的鼓動之下,下了很大的決心。將第一航空艦隊與第三航空艦隊,下屬編製的航空戰隊對調。將第一、第二航空戰隊編入第三航空艦隊。

在無法提升第三航空艦隊級別,以免因為三十六期的將官還在位,卻越級提拔三十七期的小澤治三郎中將這種違背常規的做法,而引起海軍在人事方麵太大波動的情況之下。幹脆將其從第三艦隊編製之中剝離出來,歸屬聯合艦隊直接指揮的機動部隊。

日本海軍這麼一搞,實際上到了中途島作戰的時候,日本海軍艦載航空戰隊的主力,已經由第一航空艦隊,變為第三航空艦隊。雖說這次走馬換將讓那位聯合艦隊司令,也算是煞費苦心,但這個苦心也得到了回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