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著最後一股氣(1 / 2)

實際上無論是關東軍,還是日軍大本營都很清楚的判斷出,抗聯發起此次攻勢應該是抗聯在東北戰場上的最後一次攻勢。現在的抗聯,在戰場上明顯處在強弩之末的狀態。隻要扛過抗聯的最後這三板斧,東北戰場也就到此為止了。

可即便是清楚的判斷出局麵來,但對於前一段戰役之中傷亡同樣巨大,甚至遠遠超過抗聯的關東軍來說,現在卻是同樣處在已經無兵可調的狀態之下。麵對著抗聯在熱河發起的進攻,雖然已經準確判斷出熱河的攻勢,應該是抗聯發起的牽製性行動。

但關東軍卻無論如何,也不敢從遼西抽調部隊增援南滿。在遼西兵力被牽製,關東軍是在無法抽調兵力增援的情況之下。梅津美治郎不得不冒險,從四平戰場正麵火速抽調回來兩個聯隊另六個步兵大隊,立即沿新民至馬三家、虎石台、新城子一線全線展開。

同時立即派出得力人手,乘坐飛機返回旅順。從旅順守備隊以及外長山群島獨立守備大隊之中,成建製的調出六個步兵中隊。並動員在關東州的僑民和所有日籍、朝鮮籍的警察,除了每個縣留下少量配合同樣少量的憲兵維護所謂治安之外,全部派往一線參戰。

戰況緊急,也來不及訓練。警察又不是集中駐防,隻能以中隊為建製,湊齊一波調往前線一波。至於那些警察能有多少活著回來,就不是眼下急於穩定住前線戰局的梅津美治郎大將,能夠顧慮到的了。

反正關東州還有部分海軍駐防,帝國對關東州的治安控製一向異常嚴密。治安也算是良好,帝國調走一部分警察沒有太多的問題。臨時出現的治安上缺口,可以抽調海軍那些水母上岸參加嗎。

不過考慮到集中部分警察之後,兵員依舊有些不足。梅津美治郎大將在將警察集中,投入到一線作戰的情況之下,派人去關東州不顧地方行政人員的堅決反對,將所有男性僑民之中,十七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全部集中起來,拉到大石橋整訓。作為預備人員,隨時準備投入到戰場上。

而在梅津美治郎的正麵,在關東軍不惜一切代價從後方搜羅兵員的同時,抗聯也在成建製的將原來的工程、鐵道等兵種,包括後方已經所剩不多的警衛部隊,進行改編成建製的調往前線。就連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的警衛團,都調出兩個營。

為了準備這最後一擊,他的對手抗聯也在傾其所有。除了正在抓緊搶修通遼至開魯鐵路線,以及部分秘密鐵路線上的部分鐵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之外,所有的鐵道兵和工程兵全部進行整編。

原來以鐵道兵為基幹整編補充的一個師,根本就無法滿足需要。在重新投入四平周邊這個巨大絞肉機一樣的戰場,隻掀起了幾個浪花,根本就無力改變整個戰區的態勢。前線參戰各個部隊,已經到了不補充根本就無力實現總部計劃的情況。

在後續兵力依舊不足的整體態勢之下,郭炳勳親自要通各個二級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以及鐵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後勤部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將根據地內各個二級軍區和分區所屬各縣的武裝,除了各縣留下一個騎兵小隊,一個步兵中隊之外,全部集中進行整編。

編成一個半整編師,全部投入到一線作戰戰損最嚴重的部隊。原來已經劃撥給東北局建製內的鐵路公安部隊,也全部重新轉入作戰部隊。經過不惜一切代價的搜羅,郭炳勳在戰役最後關鍵時刻,硬生生的拚湊了十六個獨立團的預備兵員。

這些兵員在經過三天的集訓之後,立即開往四平前線,補充一線參戰部隊戰損。通過種種的努力,前線有五個師重新充實了建製,三個師部分恢複了被打殘的單位。但這已經是抗聯,目前能夠抽調補充兵員的極限了。

此次集中調整之後,全軍在後方每個二級軍區隻剩下一個團,擔任戰俘營和日僑集中地的警戒和監押。各個軍分區所屬各縣隻剩下一個半的地方武裝勤務中隊,擔負監管、重要目標警衛的工作。

鐵道兵隻留下兩個團,以及兩個獨立營,繼續搶修開通鐵路,以及大小興安嶺崇山峻嶺之中幾條秘密鐵路線之外。原來正在進行的對長白山區關東軍修建的各個鐵路支線整修的任務,全部暫時停頓下來。調出的部隊,全部進行整編。

而不算配屬給航空兵的工兵團,司令部直屬五個基建工程兵建製團另四個獨立營,隻剩下三個獨立營在大興安嶺之中從事秘密工程。其餘的全部進行整編,兩個團合並為一個,編成兩個整編團和一個簡編團,編入一線作戰部隊補充傷亡。

原來承擔的各條戰備公路硬化,以及佳木斯、牡丹江、東寧、汪清、延吉等永備機場修建和改建的任務,全部交給地方政府負責。各個軍兵種以及後勤部門,能抽調出來的警衛部隊,盡可能的抽調出來。能留下一個排的,絕對不留下一個連。

通過采取種種手段,不惜停頓下來一批重要的工程建設,郭炳勳不惜一切代價拚湊出來一部分補充兵員。在新兵補充不足的情況之下,一切為了前線的口號,遍布了整個根據地。除了實在不能抽調的部隊之外,所有能抽調的部隊,幾乎全部被抽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