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1 / 2)

楊震的這一番很是有些訴苦味道的話,讓老總微微一愣。楊震話裏的委屈,老總聽出來了。他也知道這個年輕人,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壓力。他的很多做法,別說黨內和軍內很多人都不理解。就是自己這個最支持他的人,也很是有些不理解。

老總想了想道:“我不是不讚同你們發起這場戰役,我隻是擔心按照現在這個傷亡數字,你們手中的有生力量還能堅持多久。按照你部署在新京戰場上的兵力,如果這個傷亡數字持續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在新京戰場上的兵力就要打光了。”

“現在你從壓力最小的東線戰場上抽調兵力,增援新京戰場,就已經說明你們的後勁已經不足。一旦部隊在這個絞肉機之中損耗過重,就算你們達成了戰役發起的目的,但根據地一樣已經無兵可守。別忘了,後勁不足現在是你們最致命的弱點。”

“無論你的出發點是什麼,我都認為你們現在到了應該調整部署的時候了。兩個方麵的巨大消耗,你們有多少部隊可以往裏麵填?就你們現有的兵力,還能夠填進去多少?按照現在的傷亡速度,你們還能堅持多長的時間?”

“楊震同誌,你的想法和初衷主席和我都很理解,也很是支持。但是這麼大的傷亡,對你們消耗太大。你曾經不止一次的和我說起過,你們發展火力之上是因為無可奈何,因為就算是比拚人力資源,都拚不過日軍。”

“可你有沒有發覺,你們現在正在向著最危險的拚人力的方麵在發展。而在晉北戰場上,隨著日軍的援軍陸續抵達,也即將進入最艱難的時刻,同樣要麵臨著巨大的兵力消耗。兩頭牽扯,你們還有多少兵力可以調動?”

“就算中線的察南戰場,挺進軍那裏不需要你們增援。但是東西兩線這麼巨大的消耗持續下去,難道你真的要將部隊打幹淨?要知道,你們現在的局麵,已經處在拆東牆、補西牆的局麵了。晉北眼下又要成為一個血肉磨坊,你們還有多少牆可以拆?”

“現在新京已經攻占,整個新京突出部已經拉平。至於四平街一線,我想雖說戰略位置很重要,但是暫時不拿下還不至於讓你們在戰略上有什麼困難。現在轉入防禦,在擁有火力優勢的情況之下,可以大大的減輕對兵力的消耗。”

“被動防禦,的確有些不太好看。但是這樣可以節省你們大量的兵力,最重要的是減輕傷亡數字,以便為長遠發展做好打算。其實現在就算你們拿下四平街又能怎麼樣?就能夠充分的改善你們在東北的整體戰略態勢嗎?”

“我不信沒有這個幾個縣的縱深,你們就無法防禦日軍的空襲。沒有這幾個縣的糧食產量,你們今後就得餓肚子。楊震同誌,現在從整體看,你們的確是占據著上風。但實際上,你們的有生力量,已經使用到了極致。東北戰局在按照現在的情況持續發展下去,對你們將會很不利。”

“適可而止、量力而行,這不單單是在日常工作之中,在戰場上也是一樣的。不能明知道隻有八兩的肚子,非得撐進去二斤。我現在可以問你一下,什麼時候你們才認為是到了需要暫停的時候?”

“戰局千變萬化,誰能保證日軍大本營在戰局不利,尤其是南滿有失的情況之下,不大幅度在東北增加兵力?你也說過,東北是日本的生命線。對於自己生命線的爭奪,日軍大本營會任憑東北戰局持續惡化下去,而置之不理?”

老總的話說到這裏,語氣明顯有些生氣了。一天兩個團的消耗,再加上爭奪新京一下子就拚光了的兩個師。按照抗聯的編製,兩個師就是將近五萬人的兵力。在一場戰鬥之中,就出現這麼大的傷亡,自全軍組建以來這還是第一次。

當年紅軍強渡湘江的時候損失也很大,但也沒有達到這個傷亡數字。幾個軍團的確損失慘重,打基本上骨幹都保存了下來。尤其是一三軍團,這兩個紅軍的主力軍團基本上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而現在在東北,兩個頭等主力師僅僅在一場戰鬥之中,打成了骨頭架子,那可都是老骨頭。按照這個傷亡數字,依靠抗聯現有的兵力,以及整個戰略態勢,根本就不可能維持太長時間。

如果整個部隊被打殘了,那麼對於現在剛剛開始成長的抗聯未來發展將會是致命的。就算日本人現在損失過大,但他們依靠本土相對雄厚的人力,隨時可以源源不斷的從本土調集新的兵力。但你們就那麼一點人力資源,拚光了都沒有地方補充去。

就算關內各個根據地,能抽調部隊和想方設法協助你們征集新兵。但一個人從普通的老百姓,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戰士,是需要大量時間的。各級指揮員的培養,更是需要大量的時間。日本人能耗得起這個人力消耗,你們拿什麼消耗?尤其是骨幹一旦拚光了,這部隊要多少年才會恢複元氣?

楊震身上的壓力,老總還是很清楚的。所以為了打好這一仗,讓關內外部隊配合好,在與主席幾經商議之下,老總才親自趕往晉綏軍區坐鎮。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把握住綏遠戰局,讓楊震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東北戰場上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