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1 / 2)

隻是眼下對於楊震還有執行空投任何的抗聯航空兵來說,最困難的不是燃油和飛機,是用來空投物資的降落傘數量嚴重的不足。為了籌集降落傘,抗聯甚至將所有飛行員所使用的逃生用的降落傘都收集起來。

為了保證飛行員在訓練和飛行任務時候的安全,除了擔負防空作戰的部隊之外,甚至新飛行員的培訓都停了下來。開飛機這玩意不是開車,在空中一旦遭遇到什麼危險,降落傘就是唯一的生命保障。

不帶降落傘上天,誰能保障那些教練機在空中不出現任何的狀況?為了保證教員和學員的安全,在降落傘全部被調撥給空運部隊的情況之下,所有的教練課程隻能暫時全部停下來。改為按照楊震所說的地麵苦練、空中精飛的辦法,以地麵訓練為主。

即便是這樣,降落傘的數量還是不足不說,質量也很難滿足需要。空投人員的降落傘,與空投物資的降落傘,雖說在結構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是這承重能力卻是兩碼回事。人的體重,能和貨物相比嗎?

但是在自身缺乏製造原料的人造絲綢,產量無法滿足需要的情況之下。也隻能采取三個代替一個的辦法,將這批人員降落傘他也投入空投之中。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管他是治療什麼的。

被搞的頭疼之極的楊震,甚至違反自己的一貫原則與皮爾遜協商,他保證不中斷對日空襲。但是要求美國人四二年三月之前,無路如何也要給抗聯提供一萬頂降落傘。其中三千具人員降落傘,七千具空投物資所使用的降落傘。

盡管楊震事後的行動,依舊隻是維持在象征性的。但是這種無利不起早,先辦事後收錢的做法。在他與美英蘇三國打交道一貫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曆來都是人貨兩清的情況之下,還是第一次這麼做。

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損失和壓力,楊震再三要求中央給各個根據地下命令,所有空投物資的降落傘一定要保存好。甚至為了保證這些降落傘不被損壞,有朝一日能夠回收利用,楊震還為幾個敵後根據地都空投了折傘員。專門保存和回收那些空投物資的降落傘,以便隨時運回部隊。

但在日軍頻繁的大掃蕩之中,這些降落傘雖說回收了一部分,大部分還是最終損失掉。通過延安以及晉綏最終轉運回根據地的降落傘,最終隻有空投消耗的三分之一。除了燃油之外,降落傘是所有空投行動之中消耗最大的物資。

至於參加空投的上百架各種飛機,因為組織保障和護航得力,反倒是損失不大。所有參加行動的飛機,隻有五架飛機因為機械故障、撞山損失,或是因為日軍戰鬥機偷襲以及地麵火力損失。

但是所有損失飛機的空勤員之中,除了一架C四七運輸機撞山,機上人員全部犧牲之外。其餘飛行員,到是全部被安全的營救。所有敵後根據地都在山區,五台山、太行山、太嶽山的高度都不低。

再加上為了避開掃蕩的日軍,空投又是主要在夜間進行。這麼多架參加空投的飛機,在幾乎沒有夜視設備,又是在地形高度複雜地區,導航和目標指示設備,隻有幾個火堆的情況之下。如此大規模的行動,隻有一架因為撞山而損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此次大規模的空投,直到四二年一月底華北幾個敵後根據地,想辦法尋找小塊山間平原修建了幾個簡易機場。在輕載的情況之下,抗聯的D四七運輸機可以直接降落卸貨,空投成了一種替補方式才逐漸的減弱。

以及到了二月末在前線對峙地區形勢出現變化,華北方麵軍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了北麵,大規模的掃蕩逐步的停止,華北的形勢有所好轉,抗聯才略微得以喘息。而所有空投和空運行動,整整持續到三月份,整個戰役即將打響的前夕才最終完全停止。

這次的空投和空運,盡管消耗了大量的油料,也承受了一定的損失。但是在楊震看來,其收獲更加的巨大。不僅有利的支持了華北部隊在殘酷的環境之中支撐下來,使得抗聯下一階段作戰在內外長城一線,保證了幾個可靠的戰略和戰術支撐點。

尤其是靠近內外長城一線的晉察冀軍區北嶽區和平西區,這兩塊根據地雖然被日偽軍大掃蕩壓縮的厲害,但是能夠堅持下來,對抗聯下一步的作戰會起到很大的戰術配合作用。而且通過此次空投,抗聯與敵後幾大根據地,都建立了直接的無線電聯係。

最關鍵的是通過此次長時間,大規模的空投和空運,鍛煉了航空兵的大規模戰場組織保障能力以及複雜地形的空投物資補給能力,奠定航空兵從戰術空軍向戰略空軍發展的基礎。同時通過對空運部隊的護航,也鍛煉和提高了戰鬥機部隊的護航能力。相對於付出的代價,楊震認為獲得的更多。

到二月中旬,隨著華北根據地的形勢好轉。以及察東方向敵情的變化,以及為第二階段會戰準備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彈藥和物資的調配已經全部展開,楊震將主要的精力又轉回即將開始的這場會戰之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