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2 / 2)

與專門反坦克炮改裝來的四號坦克炮相比,日軍四式坦克使用的野炮改裝的坦克炮,性能明顯差上一截。再加上四號坦克良好的觀瞄係統,使得這兩種名字幾乎一樣的坦克,在戰場上較量的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而這一切,是現在還在全力準備下一階段會戰的楊震還不清楚的。當第二天早上,陳翰章將一夜沒睡琢磨出來的西進作戰計劃,拿到他的麵前之後。楊震在仔細的看過一遍,卻是給予了“魄力有餘、出奇不足”八個字評價。

陳翰章在這份計劃上,除了楊震原計劃投入的裝甲一師、裝甲一旅之外,還動用了用英製瑪蒂爾達步兵坦克,組成的兩個獨立裝甲營。以裝甲一旅加強兩個獨立裝甲營,配合兩個步兵師從正麵發起進攻。

圍殲日軍部署在察東的第二十六師團,並掩護向察南以及熱南方向進攻部隊的側翼。同時阻擊張家口一線可能增援的日軍援軍,以及牽製從晉北出擊的日軍援軍。並從正麵突破日軍的防線,吸引日軍注意力,保障側翼迂回部隊的向日軍縱深發展。

而集中裝甲一師加強兩個騎兵旅外加兩個獨立坦克營,配屬一個全摩托化的步兵師組成裝甲騎兵集群,沿著內外蒙邊界實施大範圍向日軍縱深穿插,以及采取向心突擊的戰術。主力從側翼迂回日部署在察東的日軍側後,與正麵突破的部隊相配合,一舉全殲察東日軍。

同時以一部兵力,在突破正麵防禦之後,以一部兵力向歸綏一線全速前進。在抵達集寧之後兵分兩路,一路以一個坦克團配合一個步兵團、一個騎兵旅搶占豐鎮、察哈爾右翼前旗至涼城一線,堵住晉北日軍北上通道。一路以兩個獨立坦克營,外加一個騎兵旅最快的速度搶占歸綏,完成總部的戰略意圖。

陳翰章的這個作戰計劃,底子正是他頭一天與楊震說的那些。隻不過進行了量化和細化,在戰略上的考慮也更加全麵一些。陳翰章的著眼點,還是放在了以最快速度打垮二十六師團以及其身後日軍肯定會部署的二線梯隊上。而在陳翰章的計劃之中,投入的裝甲兵數量,要多於楊震原來的計劃。

至於原來陳翰章提過的橫穿陰山的想法,在這個作戰計劃上卻未提一字。很明顯,陳翰章對於裝甲部隊能不能橫穿陰山,還有很大的顧慮。至少在地圖上,很難找到可以使大規模裝甲集群橫穿陰山的道路。

陰山山脈橫亙在整個戰場的南北之間,整個地形是北坡平緩,南坡地形複雜而又險峻整個陰山山脈,南北走向的隘口雖說為數不少,但是這種地形對於坦克集群來說,能不能通過誰也不能保證。

在這種地形之下,集中大批量的裝甲集群橫穿整個陰山,對於任何一個指揮員,都很難輕易下決心的。尤其是那裏的地形對於抗聯來說,是極其陌生的。而眼下這份地圖,精確度也並不理想。

一旦裝甲集群橫穿陰山的時候被山勢阻擋住,哪怕就是行程被拖延上幾天,那麼對於整個戰役的進行都將會是一個極大的災難。同時那裏的地形,即便是履帶車輛可以勉強行駛,但是對於輪式車輛來說,恐怕會難以行動。

抗聯目前裝備的所有野戰油料補給車輛,全部都是輪式的。同時按照陳翰章的計劃編入突擊集群的步兵,也全部都是需要依賴摩托化開進。一旦離開輪式車輛,那麼等於卸掉了步兵快速機動的大腿。

所以陳翰章整個作戰計劃,全部避開陰山而選擇了陰山南麓較為狹窄的地域,明顯就是不太想冒著這個風險。這也正是楊震評價魄力有餘、出奇不足的原因。相對於楊震原本的想法,陳翰章的整個計劃明顯要保守的多。

而作為裝甲兵司令員,對裝甲兵運用戰術已經有一定了解的陳翰章,除了避開陰山山脈之外,還是有些擔心進行迂回穿插作戰的坦克集群後路被切斷。因為他很清楚一旦失去補給,他的坦克集群將會麵臨著什麼樣的嚴峻情況。

隨同行動的油料車,隻能短時間之內滿足裝甲集群的消耗。但是一旦長時間無法打通補給線,那麼在油料耗光之後,等待突入日軍縱深的坦克集群除了全部損失掉,基本上沒有第二種可能。

尤其是迂回穿插裝甲集群,麵對的不僅僅是察西、綏中與綏東的日軍,還有晉北隨時可以出長城一線作戰的日軍第一軍增援部隊。周邊雖不能說強敵環視,但也絕對不輕鬆。一旦進展被嚴重拖延,攜行的油料又能支撐多少時間?至於空投,陳翰章很明顯不想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這種並不是很牢固的補給方式上。

一旦油料耗盡,而後方補給線又遲遲無法打通,那麼突入日軍縱深的這支抗聯裝甲兵最精華的坦克裝甲集群,會遭遇到的後果不難想象。這些都是他作為戰役指揮員,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也是要盡可能避免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