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1 / 2)

在此戰之中,楊震給予了他的對手很高的評價。而他最新的對手,也在戰後一樣給予了他同樣極高的評價。此戰過後在最終還是吃了敗仗的岡村寧次心中,楊震的地位已經上升為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頭號勁敵。

此戰過後,華北方麵軍丟掉了蒙疆駐屯軍幾乎所有的轄區,以及晉北戰略重鎮大同。其作戰範圍向北退縮到了軍都山、桑幹河一線,在山西境內退到了朔縣以南地區。丟掉了歸綏、包頭、綏東以及整個察哈爾地區。

但華北方麵軍在苦戰至於,最終也守住了華北大平原的門戶以及冀東平原,外加上晉北朔縣以南,同蒲線以東的絕大部分地區,使得抗聯最終沒有能夠進入平津。並消除了抗聯從西邊,對華北平原地區的威脅。

而通過這次會戰,曾經親自坐鎮張家口指揮的岡村寧次大將,也對抗聯有了一個真正的認識。他曾經私下與安達二十三中將做過評論,這支軍隊是帝國陸軍罕見的強悍對手,關東軍之前輸的不冤枉。

岡村寧次認為無論是日俄戰爭期間的沙俄,眼下正在與支那內地與日軍作戰的重慶軍,還是在太平洋戰場上遭遇的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軍隊。這支軍隊除了在大規模的裝甲集群突擊方麵,還略微顯得有些稚嫩之外。

在戰場上無論是組織之嚴密,還是戰略、戰術之巧妙,以及悍不畏死的決心之心,都遠遠超過了日軍眼下正在作戰的其他對手。其地空火力配合與步炮火力配合,以及步坦配合方麵甚至還超過了帝國陸軍。

即便是在裝甲集群突擊的戰術運用和組織上,多少還顯得有些稚嫩,但是去對坦克運用也在帝國陸軍之上。他們沒有像帝國陸軍那樣,將坦克分別配備給各個師團,而是與德國人一樣采取了編成獨立作戰部隊集中使用的辦法。而這種戰術正是機械化程度相當低,機動能力對於鐵路依賴性比較大的日軍最害怕的戰術。

岡村寧次大將認為如果帝國在其身子骨還沒有真正強大起來之前,不想辦法集中所有能夠集中的兵力,在戰場上徹底的摧垮這支軍隊,並摧毀他們所謂的根據地。一旦讓他們真正的做大,將會對帝國在支那的戰略形成致命的威脅,帝國在支那戰場上將會遭遇到慘重的失敗。

任其發展下去,到時候丟的不僅僅是帝國主要工業基地的滿洲,還有糧棉油供應基地的華北,以及戰略要地平津。甚至是帝國在支那戰場上浴血五年換來的目前戰果,可能都會毀在這支軍隊手中。

最關鍵的是從戰場上出現了英式坦克,再加上之前的美製飛機,岡村寧次已經相當敏銳的察覺到,抗聯與美英已經達成了在遠東及太平洋戰上的戰略同盟關係。一旦美國人對其進行大舉的軍事援助,那麼可能會在短時間之內更加增強他們的實力。

岡村寧次很清楚,與戰術僵化、軍隊虛弱的重慶方麵相比,這支軍隊無論是在戰術還戰略都遠在其之上的軍隊,一旦獲得大量的美英援助。那麼他們會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成長起來,那樣原本壓力較小的支那戰場,將會發生一個巨大的扭轉。

此戰過後,這位岡村寧次大將成了日軍所有將領之中,最鼓吹組建獨立坦克師團,大規模擴編坦克部隊編製的將領。也是最強烈要求日軍研製新式坦克,增加具備反坦克能力的九零式野炮數量,以及研發新式大威力反坦克炮的將領。

隻是可惜的是岡村寧次的報告,雖說在日軍大本營引起了高度的重視。但是嘴張的過大,卻沒有那麼好胃口的日本。根本沒有能力滿足岡村寧次要求研製新式坦克,組建新式坦克師團,以及增加侵華日軍反坦克炮編製的要求。

但在抗聯的坦克威脅之下,日軍大本營還是最終增加了華北方麵軍新式的一式反坦克炮的編製。並重開了已經關閉的九零式野炮的生產線,為華北方麵軍增加了三個九零式野炮聯隊的編製。

至於日軍研製裝備並生產了可以抗聯新式坦克抗衡的,裝備了從德國搞來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的三式坦克,以及新式七十五毫米炮的四式坦克,還是四三年抗聯大舉入關之後,到四四年的事情了。

這兩種坦克在戰場上的確給抗聯帶來不少的麻煩,抗聯接收的第一批美製M四坦克,就在與三式和四式坦克交手的時候遭受不小的損失。至於英製坦克和M三輕型坦克,損失的數量更大。

而日軍優先在中國戰場上使用這兩種新式坦克,也促使了美國人加大了對抗聯的坦克援助。原來援助的主力M三坦克,逐漸被M四謝爾曼式中型坦克取代。其總數與之前半死不活的援助數量相比,也大幅度的增加。

但抗聯真正與這兩種坦克對抗的,尤其是裝備了七十五毫米炮四式坦克對抗的,還是長身管的德製四號坦克和T三四坦克。特別是裝備了長身管的七十五毫米毫米四號坦克,成為日軍新式坦克的殺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