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對於此次會戰將會采取的長途奔襲大範圍坦克穿插作戰,這種行動緩慢的坦克也是實無法勝任。楊震可不希望因為這種坦克,拖累到整個用於穿插、迂回裝甲部隊的穿插進攻速度。
英國人的戰術和編製,並不適合抗聯使用。所以楊震認為這批英國步兵坦克,實際上配屬給步兵更加適合一些。事實上這種英軍步兵坦克,在英軍中和另外一個使用大戶蘇軍中,都是加強給步兵使用。
經過深思熟慮,楊震還是沒有同意陳翰章將這批英國坦克編入裝甲部隊。而是獨立組建了幾個坦克營,作為機動力量配屬給步使用到正麵突擊作戰之中。利用這種坦克正好可以配合步兵進攻速度的時速,以及相對來說厚實的裝甲,掩護步兵來衝擊日軍的正麵陣地。
準備用於向西突擊作戰之中擔任主力的裝甲一師,所屬的兩個坦克團則全部裝備的都是蘇製坦克。蘇聯人轉交過來的一百輛T三四型中型坦克,除了十輛被轉交給訓練基地之外,其餘的九十輛全部被編入裝甲一師。
該師下屬的兩個坦克團,每個團都裝備了四十五輛T三四中型坦克,以及三十五輛T二六輕型坦克。師直裝甲偵察營,則裝備了蘇製BA裝甲車和BT快速坦克。也就是說第一裝甲師,除了汽車為美製之外,所有的主戰裝備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蘇聯貨。
至於原本計劃在新京正麵對中長鐵路沿線的日本關東軍主力發起攻擊,牽製關東軍主力的裝甲二師下屬的兩個坦克團,一個團裝備了五十輛十字軍巡洋坦克,四十輛換裝了英國兩磅炮的意大利十四型坦克。另外一個團所屬的九十輛坦克,則全部清一色的裝備了蘇製T二六輕型坦克。
而兩個裝甲獨立旅之中,裝甲一旅則全部還都是蘇製T二六輕型坦克。而裝甲二旅,目前甚至還隻配備了兩個BT坦克營。剩下的兩個營,則還在使用老式的法製坦克和波蘭製造的坦克作為暫時裝備。
而剛剛組建的裝甲三旅,則幹脆隻有一個營T二六坦克暫時作為訓練使用。三個獨立坦克團,則每個團隻有一個連的裝備,其餘的部隊暫時還兩手空空。反倒是楊震為挺進軍組建的兩個獨立坦克團在優先照顧之下,已經實現了齊裝滿員。
裝甲第二師之所以還裝備蘇製輕型坦克和意大利坦克,以及混裝了英式巡洋坦克,是因為楊震還在等。他在等現在蘇軍已經開始全麵進行反擊的莫斯科保衛戰結束,蘇聯人按照與抗聯簽訂的協議,向抗聯轉交繳獲的德軍坦克。
按照他的計劃,如果蘇聯人繳獲的德式坦克抵達,裝甲二師將全部改為德式裝備。蘇製輕型坦克,除了每個團各保留一個連作為偵察之外,將全部退出裝甲師的編製。而意大利和英國坦克,則全部撤換下來。
盡管已經做了詳細的換裝計劃,楊震依舊還是沒有敢冒險讓第二裝甲師就地等待蘇聯人轉交他們繳獲的德軍裝備。而是還是采取了以現有的蘇、英、意輕型坦克,暫時作為主戰裝備使用。
因為他不知道,即將結束的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聯人會繳獲多少輛坦克。而蘇聯的戰利品之中,又會有多少輛被轉讓給抗聯。即便蘇聯人完全履行了這份協議,但是他們繳獲的德軍戰利品,能不能在此次會戰發起之前,全部運抵抗聯根據地保證裝甲二師換裝。
這些問題,至少在目前來說還都是一個未知數。在戰役準備階段已經剩下三個月的時間,楊震不敢輕易去冒這個風險。萬一蘇聯人違約,這個師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形成戰鬥力。形勢不等人,時間不等人。
為了穩妥一些起見,經過深思熟慮,楊震寧願冒著到時候在調整的麻煩,也沒有讓裝甲二師出現人員等裝備的情況,更沒有將英國人轉交過來的瑪蒂爾達二型坦克裝備該師,還是給這個師配備了蘇製坦克和英、意兩國的坦克。
寧願讓原本計劃接收這批蘇製輕型坦克的第二裝甲旅等裝備,楊震也沒有敢讓在東線準備作為主要突破手段的裝甲二師等。至少在蘇聯人提供的戰利品到位之前,這個師可以先形成戰鬥力。不會因為不靠譜的蘇聯人那點小心思,而影響部隊的組建,乃至影響到戰役中的投入。
而英國提供的那幾十輛德製坦克,楊震並未將其直接編入部隊,而是利用這些坦克編成了兩個教導營。除了配備給準備換裝德式坦克的第二裝甲師一個之外,另外一個則配備給了已經升級為裝甲兵訓練基地的裝甲教導團。
這些德製坦克這麼使用,是用來培訓德式坦克的操作和維修人員,準備接收蘇軍和美英方麵未來轉讓過來的德軍坦克和自行突擊炮。為未來組建新的裝甲部隊,做好先期技術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