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剛剛也說了我們需要的不單單是冬裝,還有棉被等其他大量使用棉花以及製品的物資。中央何嚐不是也有大量的同樣需要?咱們這邊要穿衣,那邊的老百姓就不穿衣了?咱們這邊需要棉布,他們那邊就不需要棉布了?”
“一百萬斤皮棉,看起來很多。但是不可能都用來製作冬裝,各方麵平均分分,你想想還夠嗎?還有華北根據地,也是一樣的需要。咱們這邊進口棉花,隻是需要付出金錢和時間。而他們那邊要搞到棉花,需要的是鮮血和生命。”
“老李,不是我楊震動不動就上綱上線,不顧自己部隊和周邊的實情。有些事情,現在我不能和你們說。但是有一條不管我們理解與否,你們一定要做到。那就是中央需要什麼,隻要開口就盡最大的努力去滿足他們。”
“不要給中央形成東北山頭主義、本位主義的印象。我們這些人搭班子已經形成默契了,我不想被人員調動打亂原有的默契。而且實際上中央開一次口也並不容易,更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中央張這個嘴,也是很難的。隻要但凡自己能夠解決,主席也不會開這個口。”
楊震的話讓李延平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事情既然已經談完,急著趕回去繼續與蘇聯方麵談判的李延平也沒有耽擱。其他的問題,可以延後解決。現在當務之急,是解決被扣押在海參崴的那批物資。
這件事情解決不了,別說超額滿足中央的需要,就是抗聯自己恐怕連一條棉褲都滿足不了。在向楊震和郭邴勳簡單的道別之後,李延平抓起軍帽急匆匆的又走了。真正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實際上李延平的判斷還是準確的,雖然經過彭定傑的再三交涉。但短時間之內更改原有的采購計劃,資金、運輸,甚至交貨和辦理出口手續等一係列的問題,都需要重新解決和擬定計劃。
尤其是在眼下美國全力向北非英軍提供援助,以及對蘇援助搶占運力和蘇聯境內運輸渠道的時候,運輸手段更加難以解決。美國人雖然願意提供免費的運力,但是這個計劃得等到十二月初對蘇援助時候一同起運。
隻是美國人可以不著急,抗聯卻等不了。無奈之下,抗聯隻能花費部分外彙,雇傭了一艘荷蘭貨船將這批棉花從美國起運。但是在蘇聯入境的時候,卻又出現了不少的麻煩。對於這艘荷蘭貨船,蘇聯人拒絕其進入海參崴。
盡管彭定傑做出了最大努力,但是因為運力限製等原因。等第二批抗聯訂購的棉花運抵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初了。如果真的等到那個時候再給全軍準備冬裝,按照東北尤其是北滿十月末便下雪的氣候來說,恐怕人都要凍死了。
不過雖然美國人的棉花沒有及時運到,但是根據地內為了解決部隊肉食而大量飼養的生長周期短,不用特殊精細飼料的羊卻是在此次換裝之中,在棉花數量始終不足的情況之下可謂解決相當大的問題。
部隊在今年換裝的時候,除了二線的地方部隊和航空兵地勤人員,每人領到的是全部日製冬裝以及部分去年回收的舊棉衣,以及蘇軍轉交的部分舊軍大衣之外。全軍上下除了每人都發了一件蘇軍西伯利亞部隊專用的翻毛光麵短羊皮大衣,替代部隊原有的中式紮線棉衣。
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部隊,還領到了恐怕絕大部分戰士這輩子穿過的第一件毛衣。雖說因為毛線的原因,毛衣過於粗糙了一些,但是卻比棉襖輕便的多了。而駐守在黑河境內等根據內最北端,高寒地區的部隊,則每人領到了一件加厚羊皮大衣。
隻是正像李延平說的那樣,不能將一隻羊剃了毛在扒皮一皮兩用。在根據地的羊皮都做了大衣後,而陝甘寧與晉綏邊區運過來的羊毛,遠遠無法滿足需要的情況之下。隻能用減料的薄棉衣代替了毛衣,作為二層保暖使用。
不過使用羊皮作為替代品,雖說部分解決了部隊的冬裝問題。但殺光了近百萬隻羊的另外一個後果就是,整個冬季根據地內羊肉的供應量遠遠超過了其他肉類。而作為第一批受害者的部隊,則在撤回駐地休整和補充之後,吃了整整一個冬天的羊肉。
要滿足幾十萬大軍所需羊皮,這殺的羊絕對不會是少數。製造一件翻毛羊皮大衣,即便是短大衣,但也不是一件羊皮就能夠的。再加上棉鞋所需,滿足幾十萬大軍製作冬裝的需要,至少要屠殺在百餘萬隻左右才能夠滿足需要。
為了滿足對羊皮的需要,從陝甘寧邊區交換或是收購來的十幾萬張綿羊皮不算,整個生產建設兵團飼養的所有羊之中,除了太小的羊羔子以及留下的部分種羊之外,全部都被殺掉。同時在西滿蒙古人聚居區,也收購了十幾萬張的綿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