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1 / 2)

談到蘇德戰場目前的戰況,楊震搖了搖頭道:“其實現在的蘇聯紅軍,如果不能從心態上調整,從根本上提升指揮員的能力,迅速改變現在重進攻、輕防禦,甚至壓根就不會打防禦戰的戰術。”

“就是給他們什麼武器,也無法改變頹局。蘇軍各級將領,包括基層軍官的指揮能力,除了個別人之外,與德軍相差太多。戰場上的戰術運用能力,與德軍相比也過於落後。大部分的軍官,隻會一味的死打硬拚。”

“本身的地麵火力優勢,就這麼白白的浪費。大量裝備的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性能這麼優良。再加上可以作為反坦克使用的團屬二二式野炮,卻沒有能發揮多少作用。空有利器,卻無法發揮作用。”

“一樣的火箭式提拔,在大清洗的威脅之下,蘇軍的各級幹部養成了隻維上的毛病,以及過於教條的思想。上級布置的任務,無論在不現實,也不敢提出來。再加上各級軍官的能力,大多與所處的位置並不相符合。”

“這也是我為何逼著我們的各級軍事幹部,不斷的進修自己的戰術素養。不顧各級指揮員的抱怨,不斷的對他們進行考核。逼著他們學習文化,學習各方麵的軍事課程。甚至以日軍俘虜,作為教官來培養我們的各級幹部。”

“在物資緊張的情況之下,抽調出大批的裝備和物資,不斷的進行各種大規模的演習。就是為了盡可能的讓他們提高自己的戰術素養,寧願在訓練場上和課堂上,讓他們多付出代價,也不要在戰場上因為自身能力的問題,付出今天蘇軍付出的這種代價。”

對於二戰中蘇軍大部分時間之內的表現,楊震內心之中其實還是很看不起的。在戰場上太過於教條,戰術上也過於死板。盡管在地麵作戰之中,大部分時間在裝備上都占據絕對的優勢,但是卻往往付出比他們對手更多的代價。

也正是考慮到自己部隊的各級幹部,同樣屬於火箭式提拔,嚴重的缺乏與自己擔任職務相應的能力。楊震才逼著各級指揮員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修。甚至還不惜以敵為師,從日軍戰俘之中選拔一些中高級軍官擔任教師。

楊震說完這番話之後,思想卻是有些跑題。隻不過他此刻的想法,究竟跑到什麼地方去了,李延平與郭邴勳並不得而知。對於楊震之前的想法,李延平出於對楊震的過度信任倒還是沒有什麼,但是郭邴勳卻還是有些相當的不理解。

聽到楊震最終還是將部分美製卡車交給蘇聯人,甚至還要提供部分美製戰鬥機,郭邴勳多少有些著急。美國人的援助談判才剛剛開始,鬼才知道真正的大批援助,究竟會什麼時候到位,而下一步的作戰行動卻隨時可能展開。

相對於抗聯目前使用的蘇製與日製卡車,美製卡車不僅性能優良,載重的噸位大,最關鍵的是皮實、耐用,馬力也大。是目前抗聯在戰術運輸之中的主力,而在下一步的作戰之中更要承擔戰略運輸任務。

一輛美製道奇三噸卡車的載重量,幾乎相當於兩輛蘇製嘎斯卡車或是日製豐田卡車。使用美製卡車,可以以最少的運力運輸最大數量的物資。不僅節省運力,還節約汽油和駕駛員。

郭邴勳現在已經在規劃使用庫存的美製卡車,將部隊現有的蘇製卡車全部替換下來。以便盡可能的做到野戰部隊所使用各種載重卡車的型號相同,以方便維護以及零部件的補充。同時盡可能的節省目前對抗聯來說,還相當珍貴的汽油。

蘇製卡車雖說載重量並不大,但是發動機卻是堪稱油老虎,一輛卡車的耗油量幾乎與坦克相當。關鍵是運力與美製卡車相比,差的太遠了。抗聯之中的蘇製卡車,除了少量的雅克十二型卡車之外,大部分的載重量都在一噸半,甚至隻有一點二噸,與美國卡車相比差遠了。

一輛美製三噸卡車的運力幾乎相當於兩輛,甚至更多的蘇製卡車。但油料消耗卻是與其載重量相當的多輛蘇製卡車相同不說,最關鍵的是對維修和保養的工作量也大大的減輕。美製卡車的平均行駛公裏數,故障率要遠低於蘇製卡車。這些優勢無疑對抗聯目前緊缺的維修、保養人員的現狀是一個極大的緩解。

這種情況之下讓郭邴勳將這些性能優良的美製卡車交出去,他不肉疼才怪呢。而且他擔心,一旦蘇聯人本身就貪得無厭的胃口,一旦被這些性能極其優良的美製卡車調動起來,今後如果新的美援抵達,那麼這些抗聯也急需的卡車,也會成為其重點掠奪目標。

在郭邴勳看來,反正目前庫存的卡車之中,還有上千輛隨著性能更加優良的美製卡車大批量的抵達,已經轉為儲備的蘇製卡車。既然想要拿出部分卡車作為交換手段,那麼為什麼不用蘇製卡車?

這些蘇製卡車本身就是蘇聯人生產的,論起熟悉的程度,恐怕遠比美製卡車要熟悉的多。將這些他們製造的卡車交還給蘇聯人,不僅他們自身就很熟悉,同時零部件的補充與維修上,會更加的便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