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2 / 2)

至於楊震答應可以增加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的供應數量,郭邴勳倒是沒有太在意。因為他知道,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和目前使用的這款反坦克火箭筒,隻是一種過渡性的裝備。本身就是為了吸引蘇聯人注意力。

現在抗聯的倉庫之中,就有足夠數量準備更換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的八二無後坐力炮。而更新型的,也是威力更大的,可以用來作為團屬火炮的一零五毫米無後坐力炮,也已經完成了測試。

隻不過因為之前要集中有限的原材料,生產部隊更加急需的五七無後坐力炮以及六零和八二迫擊炮,並同時組織對八二無後坐力炮的部分生產,而一直沒有生產而已。如果有需要這種新式的直瞄火炮,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投入生產。

至於替代目前使用的三九式火箭筒的新式火箭筒,已經完成了試生產。這款威力和性能更好的火箭筒,隻不過同樣因為楊震一直沒有表態而沒有生產而已。如果投產,這款生產的複雜性並未多多少,但是性能優良的武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生產。

郭邴勳是什麼人?當初楊震下令在生產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的同時,也在生產雖說威力大的多,但是在裝備上明顯有些重複的八十二毫米無後坐力炮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這位對蘇聯人一向利用大於盟友的一號,心中的打算是什麼了。

他總是好像有預見性一樣,在默默的策劃著一切。早在一年在當時的自己,還堅持認為德軍不會重蹈一戰時期兩麵作戰,最終導致失敗的覆轍。在西線沒有解決英國之前,會出動主力對蘇作戰的時候。就堅持認為德軍會在相當短的時間之內,發起對蘇作戰。

同時堅持認為德軍會將在西歐進行的閃電戰,原封不動的在蘇聯複製。而堅持在原材料供應還不充足的時候,冒著因為拖欠蘇聯方麵更多的軍工原料的貨款,而超額生產抗聯目前所能生產的這兩種反坦克武器。

在他的堅持之下現在倉庫內的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以及三九式火箭筒的庫存,不僅僅完全可以滿足蘇軍現在開出的數字。如果再加上部隊換裝下來的裝備,供應的數量完全可以在增加兩倍。

甚至當初除了新式的八二無後坐力炮一直隱藏起來,沒有像蘇聯方麵暴露之外,其餘的兩種還拉上蘇聯人進行了戰地觀摩。好像用這兩種武器做了一個戰地廣告,專門要向蘇聯方麵推銷一樣。

這位老兄以他超常的預見性,一直在算計著蘇聯人。而現在局勢也在按照他的預想,在一步步的實現。所以對於楊震在這方麵的獅子大開口,郭邴勳倒是並沒有感覺到什麼意外。他反對的隻是用自己一樣需求量很大的美製卡車,去作為交換品而已。

對於郭邴勳的反對態度,楊震卻是搖了搖頭。蘇製卡車性能上的缺點,他不是不清楚。現在部隊中的蘇製卡車,隨著美製卡車的大批量抵達,現在除了少數雅六大噸位卡車之外,已經全部都從各個運輸部隊退出。

除了部分與繳獲的日製卡車,作為師一級汽車營的運力。以及部分有四驅功能的嘎斯卡車被改為重炮牽引車之外,相當的一部分已經轉入儲備。或是轉交給了東北局和東北工委,用於在地方工業建設,以及地方物資的運輸。

而相比蘇製卡車,日製卡車雖說載重量不大,但是因為日本人一向對中國的侵略野心,很多裝備都是專門為了適應中國戰場而研製的原因,這些日本卡車適合東北環境使用,還是很受歡迎的。

尤其是日產八零卡車,雖說載重量並不大,但是因為性能相當的優異,在部隊之中還是很搶手的。尤其是這種卡車,目前也是關東軍的主力卡車,零部件獲得的比較容易。很多部隊寧願要這種日製卡車,也不願意要蘇製卡車。

甚至就連與吉斯五卡車性能相差無幾的日製九四式卡車和豐田KB卡車,也要比蘇製嘎斯卡車受歡迎。因為蘇製卡車轉向、換擋性能都太過於落後,以中國人的體型和身體素質,開蘇製卡車實在是一個體力活。

與膀大腰圓的蘇聯人相比,這些蘇製卡車駕駛起來實在是很吃力。用駕駛這些汽車的汽車兵的話來說,開這些蘇製嘎斯、吉斯卡車,比開坦克還費事。換一個擋,幾乎連吃奶的勁頭都要使出來。一旦行駛的時候車輛熄火,重新啟動更加是一個體力活。

除了蘇製卡車除了載重量以及性能不如美製卡車,以及蘇聯還相當落後的工業基礎,使得蘇製卡車的質量也是三種卡車之內最差的一種之外,蘇製卡車過高的油耗也是一個大問題。一輛蘇製的一點五噸嘎斯卡車,其油耗幾乎與美製的三噸卡車相同,而載重量卻差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