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1 / 2)

郭邴勳的這番話一出口,楊震與李延平都被他的想法給弄愣了。德軍戰俘,交換這些人做什麼?難道郭邴勳是想用德國人緩解目前根據地內兵員不足的問題?將這些日耳曼人補充進自己的部隊?

看著麵前的兩位抗聯最高軍政首長,聽完自己想法之後一副不解的樣子,郭邴勳笑了笑道:“司令員、政委,蘇德戰場上現在什麼形勢咱們先姑且不論。我想問問兩位首長,對現在這支德國軍隊是怎麼看的?”

對於郭邴勳的反問,楊震沒有絲毫猶豫的道:“眼下的這支德國軍隊,在戰略上雖說有一些弱點,但是他們在戰術,特別合成化作戰能力絕對是突出的。至少在現在,還是世界上最強的。尤其是在戰術空軍的運用,以及裝甲機械化部隊的運用上,可以說是頂尖的。”

“其在戰場上的戰術保障,也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如果沒有強大的戰術保障能力,以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為主要突擊力量的德軍,根本就打不起來閃電戰。恐怕這一路上修理坦克,就把他們的推進速度給降下來了。”

回答完畢郭邴勳的反問,楊震突然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想了想楊震道:“老郭,你的意思是用這批除了我們急需的物資之外,用其他的物資交換德軍戰俘之中的工程技術以及維修保障人員?”

看著楊震有些了然的神色,郭邴勳點了點頭道:“作為一支擅長地空協同作戰,以大規模裝甲部隊作為主要突擊力量,並擅長運用戰術空軍的軍隊,德軍的戰場技術保障能力至少從眼下看,水平還是相當的高。”

“一號,您說的對。沒有一個強大的戰場技術保障能力,德國人根本就玩不起所謂的閃電戰。越是現代化的裝備,所需要的技術保障能力也就越高。作為德軍主要突擊力量的裝甲集群,沒有一個完整的戰術保障體係,再好的戰術也起不到作用。“

“而且德國人的教育水平,不僅僅是在歐洲,就是放眼全世界也是相當高的。尤其是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強國,他們的理工類教育水平還是相當的高。有著大量現代化工業支撐的德軍,技術保障人員的水平顯而易見。”

“所以我想用這批物資,與蘇聯人達成一個協議。交換德軍戰俘之中的所有裝甲、航空方麵的工程技術人員。當然也不僅僅是這兩個兵種,包括炮兵、工兵、汽車兵,甚至包括後勤方麵的工程技術人員,我們都需要。”

“用德軍戰俘之中的工程技術人員,來緩解我們目前在技術裝備維修保養方麵的困境。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還可以和蘇聯方麵達成一個長期的協議。通過一些交換手段,將德軍戰俘之中的理工科畢業生,以及技術裝備的工程技術人員搞過來。”

“一是用他們充當教員,培養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德國人嚴謹的性格,高水平的技術能力,我想會為我們培養出一批合格的人員。二也可以緩解我們在技術裝備保障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加快我們戰損裝備的維修。”

“就算蘇軍現在基本上打的是敗仗,但是我想一些戰術勝利總歸還是有的。他們手中的戰俘,如果有一萬人,我想按照德軍的文化水平以及技術裝備配比的情況來看,其中一千名工程技術保障人員還是能夠挑出來的。”

“最關鍵的是,蘇軍目前在戰場上損失慘重。再加上德軍的那個臭名昭著的政治委員命令,我想落到他們手中的德軍戰俘,恐怕沒有什麼好果子吃。如果我們能在這方麵伸手,將這些德軍戰俘拉出火坑,在給予一些適當的待遇。”

“我想以我在歐洲留學的時候所了解的德國人性格來說,隻要能逃離蘇聯人的手中,他們會相當賣命的。有了這批德國人為我們效力,我想對於我們來說會是一個極大的幫助,也可以相當緩解我們的困境。”

說到這裏,郭邴勳開了一個小玩笑道:“如果可能的話,用這批物資再將蘇聯人繳獲的德軍鋼盔換回來,緩解一些新編成部隊缺乏鋼盔的局麵,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隻是現在蘇軍的敗仗一個接一個,就是不知道能有多少達到我們標準的戰俘和鋼盔,拿出來與我們交換。”

郭邴勳說罷,無論是楊震還是李延平,都被他的這個奇思妙想給吸引住了。仔細琢磨了好大一會,楊震轉過頭看了看邊上的李延平,猶豫了一下還是道:“老李,你看老郭的這個想法怎麼樣?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對於楊震看過來的目光,作為軍區政委,清楚知道目前部隊困境和缺乏什麼的李延平微微點了點頭道:“我看可以考慮。如果能緩解部隊目前技術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我想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你和老郭都說了德國人生性嚴謹,做事風格一絲不苟。最關鍵的是技術精湛,訓練有素。如果這個協議能夠達成,對我軍的戰場戰術維修、保養能力,將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至少能夠擺脫目前蘇聯人的那種粗獷的修理,以及戰場保障模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