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1 / 2)

這也是為何楊震在眼下這個時候,用老成持重的王效明代替眼下就處於新京以北的馬春生最重要的原因。對於這種需要深刻領會上級意圖的戰鬥中,節奏感的把握,更多是擅長出奇製勝的馬春生不如王效明。

其實對於指揮這種戰鬥,最適合的人是陶淨非。隻是他現在遠在東滿中朝邊境作戰,想要調回來也不現實。而且此次會戰自打響以來,就一直在東滿作戰的陶淨非,對新京戰場還極其陌生。

即便能調回來,熟悉戰場也需要大量的時間。遠不如因為日軍打開豐滿水庫,已經無法繼續東進,已經調轉加入新京戰場的王效明有效率。同時過於頻繁的更換新京方向的指揮員,使得指揮的連續性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在加上王效明本身的性格原因,楊震猶豫再三還是選擇了王效明。至少打這種戰鬥,他比愛冒險的馬春生讓人放心的多。至少不會被眼前的情況所衝昏頭腦,不管不顧的做出一些違背上級意圖的事情來。

想了想,楊震對郭邴勳道:“老郭,我的態度還是那句話,新京不能拿下來。我們不能被單純的政治上的勝利,衝昏了自己的頭腦。新京那裏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無底洞。既要打,但是又不能真的拿下來。”

想到郭邴勳剛剛提起目前王效明所部在火力上的弱點,楊震敲了敲桌子沉思了一會道:“不過你說的對,王效明所部的目前重火力的確是一個問題。打這種攻堅戰,不管是佯攻還是實戰,沒有大口徑火炮的掩護和配合是很難做好的。”

“這樣,將軍區炮兵預備隊中,現有的四門日軍八九式一百五十毫米加農炮,兩門加式一百二十毫米加農炮。還有去年在哈爾濱繳獲的那列裝備了二百四十毫米加農炮的列車炮,以及目前安裝在雙城的那兩門二百四十毫米重榴彈炮。連同所有的炮彈,也全部調到新京外圍。”

“這些超大口徑重炮,調撥給王效明使用。新京外圍的工事群,讓他用重炮一點點去啃。這樣我們既不用付出太大的傷亡,也通過這些小鬼子製造的重炮,可以將聲勢造的再大一些。”

“小鬼子的工事群修建的再堅固,我就不信他們能頂的住一發一百五十毫米加農炮的火力打擊。更何況我們還有二百四十毫米加農炮和三百毫米要塞炮?一炮下去,什麼工事都白扯。”

“這些大口徑的火炮,在加上他所部三個師的三個師屬炮兵團的上百門七十五毫米山野炮、一百毫米榴彈炮,以及部分直屬炮兵。我想他手頭的掩護火力,已經可以說是足夠了。再說加強了這麼多的超大口徑重炮,也在另外一方麵向關東軍表明我們收複新京的決心。”

“至於王效明那邊我想話隻要講清楚,他還是能把握好這個節奏和力度的。王效明不是杜開山,也不是馬春生。為人穩重又不失靈活,戰略眼光雖然不如王光宇,但是在戰術能力還是有相當水準的。必要的時候,你或是我親自跑一趟也不是不可以。”

聽完楊震所有的想法,郭邴勳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再說什麼。按照楊震的思路,快速的連續起草了命令,轉身交給通訊參謀立即下發到各部。在電報上,郭邴勳要求各部,在接到總部這道命令之後,務必在兩個小時之內開始行動。

不過郭邴勳在給王光宇的電報上特地加上了兩句,要求楊繼財在穿插行動開始之後,必須每隔兩個小時上報一次進展。而給馬春生的電報上,郭邴勳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對於郭邴勳的這個要求,楊震笑了笑沒有否定。

無論是楊繼財還是馬春生,他們下一步的穿插行動,都關係到西滿戰局的進展。對於他們的詳細情況掌握,直接關係到總部對整個戰場局麵的判斷和掌握。郭邴勳這個做法,無疑是一個相當穩妥的決定。老成謀國,也就是這個意思。

郭邴勳在這邊起草給各個縱隊的電報,那邊的楊震卻是將心思放到了之前結束的與航空兵司令員方子翼的電話上。自從昨晚傍晚天氣逐漸放晴,日軍航空兵的活動就開始頻繁起來。夜色剛一降臨,日軍便出動了大批九六式轟炸機,對鬆花江大堤進行夜間轟炸。

自昨晚八時三十五分,第一批日軍轟炸機出現在戰場上空以來。整個昨天夜裏,隸屬於日軍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機,從西起雙城,東至齊齊哈爾境內的幾百公裏的江段上,對嫩江、鬆花江大堤的轟炸持續整整一夜。

其轟炸的次數之頻繁,出動的轟炸機數量之多,可謂是遠非幾天之前那次出動可以相比的。盡管參戰的日軍轟炸機,突破航空兵構築的空中封鎖線,以及地麵高炮部隊部署的火力網,衝進目標區的機會並不多。

但是即便是少數突破封鎖的日軍轟炸機,帶來的危害也是相當大的。作為其重點轟炸目標的鬆花江南岸扶餘段,僅僅昨晚一夜的時間就落彈達到三十餘枚,而且全部都是一百公斤的高爆炸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