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2 / 2)

而最讓楊震擔憂的是,是關東軍從吉林撤退時候的表現。關東軍在撤退的時候,幾乎完整的放棄了吉林。甚至連豐滿水庫已經完工百分之六十的大壩都沒有全部炸掉,隻炸開了溢洪壩。甚至就連已經運到吉林車站的八台大型水利發電機組,都被完整的遺棄。

他們利用將豐滿水庫放水,製造人為洪水區的辦法爭取到的時間。將在當初楊震占領豐滿水電站工地,帶走大部分的勞工撤離之後重新補充的數萬勞工中的青壯年,利用尚未中斷的奉海鐵路、吉海鐵路裝車全部運到南滿。

而在時間緊迫,已經來不及全部轉運的情況之下。將剩餘的,匆忙之間無法撤走。或是年老體弱,已經沒有利用價值的上萬勞工,全部槍殺在了豐滿水電站邊上的兩條山溝內。這上萬勞工,除了幾十個人裝死伏在別人身下逃過一劫之外,全部被日軍屠殺。

為了避免抗聯依靠勞工獲得補充兵員,關東軍在撤退之前將無法帶走的上萬勞工全部屠殺一事。的確讓楊震恨的咬牙切齒,但是關東軍從吉林撤退時候的表現,卻是無疑讓楊震很是擔心。

吉林是新圖鐵路的一個重要樞紐站,南連海龍、奉天,西可以連接圖們,向東直達新京。這麼一個重要的樞紐,就這麼輕易的放棄了。而且甚至就連主體已經完工的豐滿水庫,以及運到整整八台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發電機組都放棄了,這絕對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以吉林日軍在撤退之前的實力來看,在人為製造的洪水區幫助之下,就算守不住吉林。但是堅守一周,甚至更長的時間還是有可能。而從王效明所部上報的情況來看,其撤退的相當的井然有序。

至於那些發電機組沒有攜帶走,是因為日軍在抗聯空襲的情況之下,要集中車皮轉運裝備和人員、物資。至於那幾台平均每台重達到幾噸的水力發電機組,是因為他過於沉重而放棄的。

這幾台發電機組日軍轉移費事,抗聯轉移也不輕鬆。在雙方一切交通手段都在全力保證作戰所需的情況之下,即便這幾台水力發電機組暫時放棄,但是隻要形勢扭轉,就還是關東軍的。

而在王效明所部正在因為日軍製造的人為洪水區域繞路,遠還沒有形成合圍。雖然九台已經落入抗聯手中,但是吉林西南部的雙陽還牢牢的控製在關東軍手中的情況之下,就突然放棄吉林這個軍事重鎮。

楊震認關東軍舍棄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不斷的收縮兵力,隻能說他們的目的並不簡單。是有計劃,並經過深思熟慮的收縮兵力。但絕對不是為了在新京東南方向,雙陽、伊通構築一條新防線。

因為從吉林撤退的日軍,直接都撤進了新京城內。而不是為了行程新的防線,撤向雙陽。關東軍下一步的戰略意圖是什麼,楊震短時間之內還無法判斷出來。所以,他才需要對新京方向增加壓力,以摸清楚關東軍真實的意圖。

如果在新京方向的攻勢不加強,隻保持目前這種半高壓的態勢。不僅僅無法將關東軍預備隊吸引過來,甚至還使得新京的關東軍守軍,遊刃有餘的不斷配合反擊的日軍,對長嶺方向進行騷擾。

改變目前新京方向這種局麵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對新京的攻擊力度。讓新京日軍隻能將所有的兵力,真正的收縮到新京城內,無法抽調出兵力配合其他方向的作戰。至少保證馬春生所部迂回、穿插的側翼安全。

而且也隻有將新京方向的關東軍打的疼了,才能更好的摸清楚關東軍放棄吉林背後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因為如果說關東軍放棄吉林,是為了集中兵力加強對新京的防禦的話,楊震根本就不相信。

不僅自身戰略位置重要,而且距離新京不過一百二十餘公裏,之前還有鐵路相連的吉林。與新京在對北防禦作戰的時候,相互為犄角之勢。放棄吉林,也就等於放棄了新京東麵的一個戰略屏障。

關東軍的參謀不會那麼愚蠢,放著新京以南的幾個師團不用,而放棄一個戰略要地。抽調那裏的守軍,去增援對於防守一座城市來說,兵力已經並不算少的新京守軍。這個時候關東軍放棄吉林絕對是另有所謀。

隻有在新京這個關東軍不會輕言放棄的方向將日軍打疼了,才能讓關東軍主動暴露他們的意圖。所以加強對新京的攻勢,對於楊震來說無論是戰術意圖還是戰略意圖,都極為的重要。

不過對於這種戰鬥,究竟該怎麼去打,前線指揮員的領會能力也相當的重要。壓力不夠,無法吸引更多的日軍援軍。如果太過於深入,那麼很容易在下一步的作戰之中,將自己陷於被動的境地。甚至搞不好的話,有可能會被日軍包了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