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抗聯采取的裝甲集群戰術猛烈衝擊之下,僅僅一天的時間之內,原本按照計劃可以堅守一周前沿陣地即被全線突破。當天抗聯的裝甲部隊,便突入日軍陣地最深達到十餘公裏。戰局惡化的如此之快,是關東軍之前所料不及的。
而關東軍更沒有料到,抗聯會避開南興安正麵的七十一師團利用大興安嶺山地設置的層層阻擊陣地,強行接路外蒙境內直插林西,在關東軍的軟肋上狠狠的插上了一刀。這一刀對於關東軍整個以正麵為主的部署來說,無疑是最狠的一刀,也是最致命的一刀。
也正是這一刀,讓梅津美治郎大將在下達反擊命令的時候,更加的猶豫。他即不能對新京以北的抗聯部隊視而不見,將主要的有生力量都放在西滿。作為關東軍現任司令官,他絕對不容忍新京在自己的手中丟掉。
而任由西滿局勢急劇惡化不管,對於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的統治來說,甚至於比新京丟掉還致命。如果新京丟掉,最多也就是對關東軍以及大本營在政治上和士氣上帶來一定的影響,但還不至於說是致命的打擊。
但是一旦抗聯在西滿站住腳,不僅僅是集中了整個所謂滿洲精華,以及滿洲主要人口聚居區的南滿將直接處於抗聯的兵鋒之下。而且也將給連接關東軍與華北方麵軍,這兩大日軍戰略集團的咽喉北寧鐵路帶來致命的威脅。
而無論是關東軍、華北方麵軍,還是大本營絕對不會容忍這種事情發生。早在挺進軍進入熱河之初,大本營就曾經嚴厲警告過關東軍。就算整個西滿和熱河大部分地區都丟了,甚至哪怕是新京丟了,北寧鐵路也不能出現一絲的危險。
當然大本營也不是一味的指責關東軍,雖說日本人是一貫不講信譽的。但是他們卻無法接受別人對自己,也同樣不守信譽。在派出參謀本部兩員幹將趕往滿洲督戰的同時,日本人也通過駐蘇大使,以及駐蘇使館武官,對蘇聯方麵允許抗聯借路外蒙一事,提出嚴重的抗議。
甚至在蘇聯人目前自身已經處於大規模戰爭,而且戰局極為不樂觀的情況之下,日本人少見的采取了直接戰爭威脅的手段。前往抗議的日本大使告訴蘇聯方麵,如果蘇聯方麵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話,日本保留采取武力解決的辦法。
在日本方麵相當一部分人看來,在德軍淩厲的裝甲攻勢之下,屢戰屢敗的蘇聯人眼下已經自身難保。而需要全力應對西線的蘇聯人,現在根本就無力應對日軍從東線發起攻擊。隻要威脅到位,蘇聯人就算再強橫也隻能低頭。
日本人雖然沒有大規模的發展自己的裝甲部隊,但是對於一支規模龐大的裝甲兵團每天消耗的物資數量,還是比較清楚的。日本人可以輕鬆的按照自己戰車部隊的消耗,推算出抗聯在林西境內的抗聯裝甲部隊的消耗。
他們很清楚,抗聯在西滿作戰的部隊,不算彈藥每天的數量,僅僅油料一向的消耗就將會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在地麵直接交通線尚未打通的情況之下,抗聯如果想給在西滿作戰的部隊補充給養,就隻能通過外蒙。
他們認為隻要蘇聯人切斷了抗聯途徑外蒙的補給線,缺乏油料與補給的抗聯,在西滿的攻勢就隻能停下來。而抗聯的那幾架運輸機,是根本無法滿足這麼一支大軍日常所需的天文數字一樣補給的。
隻是讓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日本駐蘇聯大使向蘇聯方麵抗議的時候,蘇聯人也是一臉無可奈何的回答他們,此舉抗聯方麵並未得到蘇聯方麵的允許。蘇聯方麵也正在向抗聯方麵交涉,以及提出抗議,並已經對抗聯采取了相應的製裁手段。
這其中包括立即終止對抗聯出售一切軍民所需物資,除了一切武器裝備之外,包括各種油料、糧食、醫藥等一切可以用於軍事用途的物資。同時也禁止抗聯通過蘇聯境內向其他國家進口物資,並切斷抗聯通過蘇聯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對其所轄部隊進行補給的路線。
至於向抗聯出售坦克一事,蘇聯人認為目前抗聯使用的主力坦克,T二六坦克與BT係列快速坦克,在蘇軍之中已經屬於二線裝備。向抗聯出售的這些坦克,並不違反日蘇兩國之前達成的協議。
日本既然與德國已經成為盟友,那麼對於蘇德戰場上蘇軍使用的坦克想必也不會陌生。應該知道,這兩種坦克在蘇聯方麵,已經屬於二線裝備。當初簽訂協議規定的是禁止出售現役武器,而並未規定蘇聯方麵不允許出售退役裝備。
蘇聯方麵有權利按照自己在某一些方麵的需要,向任何一方出售他們認為可以出售的退役裝備。這一點隻要是蘇聯方麵沒有違反與日本人達成的協議,日本人就管不到,也無權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