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1 / 2)

就在楊震抓住這個難得的休息時間,調整自己已經疲憊到了極點的身體時。在此刻已經遷移到了四平街的關東軍司令部內,因為戰局的不暢,身上承受了大本營極大壓力的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將,麵對著從東京趕來督戰的參謀本部中將部附岡部直三郎中將與大本營作戰部長田中新一少將,也是一臉的苦澀。

此次誘敵深入,利用即設陣地和堅固防禦一點點消耗抗聯有生力量,然後集中在二線的精銳部隊全線反擊的作戰計劃,梅津美治郎也是經過了細致的準備。雖然防守反擊的性格,有些不太符合日本人的一貫性格,但是卻是在梅津美治郎看來,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在他看來對於羽翼已經豐滿,眼下背後還有美蘇兩國或是明裏,或是暗裏支援的抗聯,在加上本身凶悍的戰鬥力,死打硬拚不是一個好的解決問題辦法。去年的秋季會戰雖然找了一個波田重一作為替死鬼,沒有讓自己步上前任的後塵,但無疑對於他來說是一個極為深刻的教訓。

作為一名日軍之中少見的學者式指揮官,梅津美治郎的腦袋還是一向都很清醒,至少不會像他的同僚那樣,動不動就體溫六十度。作為日軍眼下最大的戰略集團最高指揮官,梅津美治郎對目前兩軍的實力,還是有一個客觀評價的。

尤其是在眼下整個日本都處於相當微妙一個境地的情況之下,梅津美治郎並不準備按照日軍一貫的進攻就是最好防禦的戰略思想,主動去打一場進攻戰。在他看來,如果關東軍這一次的血流的太多,將會影響到日本帝國的命運。

所以在經過慎重思考之後,他選擇了利用去年秋季以來,關東軍在鬆花江南岸修建的堅固防線,盡可能的削弱對手的有生力量之後,在調動後續的部隊進行全麵的反擊,從而達到一舉解決滿洲目前困境的目的。因為在他看來,抗聯沒有持續作戰能力,是其最大的弱點。

如果使其裝備和兵員都遭遇到重大的殺傷,在調集新的援軍對其進行全麵圍殲,全殲其一路或是幾路攻擊兵力,將會在最短時間之內改變目前的戰局。如果判斷的再樂觀一些的話,扭轉整個東北戰局也不會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而對於眼下的關東軍來說,這種後發製人無疑是一個最好的辦法。以逸待勞,采取一切手段削弱他們的持續作戰能力,這是梅津美治郎與吉本貞一,這兩大關東軍巨頭早在上半年二十三師團遭受慘重損失後,便已經達成的默契。

對於梅津美治郎來說後發製人,不一定就肯定會受製於人。他認為無論抗聯如何的壯大,武器裝備眼下如何的精良,但是底子與日軍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部隊的機動能力,日軍更是遠遠超過抗聯。

關東軍雖然丟掉了整個鬆花江以北,但是大部分的鐵路線,依舊掌握在關東軍手中。即便是被抗聯炸毀,但是依靠背後雄厚的國力支撐,以及各個鐵道聯隊的能力,也可以在短時間之內修好。

梅津美治郎一向認為在現代戰爭之中,兵力數量和裝備的多少,並不是絕對的因素。關鍵時刻的機動能力以及可持續戰爭的潛力,才是製勝的關鍵。而在這一點,日本遠遠領先於抗聯。現代戰爭打的是什麼,打的就是國力。這一點上,別說眼下的抗聯,就是他們的重慶國民政府都無法與日本相提並論。

雖然這個拿兩個到三個師團做誘餌,消耗抗聯有生力量有點冒險,這個賭注下的有些大。眼下的誘餌,也快被吞光了。最關鍵的是,關東軍情報部居然一點沒有得知抗聯的裝甲部隊,一下子擴大了數倍。這一點對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關東軍來說,無疑會付出更多的代價。

眼下二十三師團在抗聯的坦克衝擊之下,已經是朝不保夕。其作為關東軍全麵反擊之前的試探性的,幾乎集中了二十三師團最後殘餘兵力的反擊,到目前為止僅僅收複了孫家營子一線後,便因為後繼乏力、兵員不足而停頓了下來。

而七十一師團最後的殘部雖說還在抵抗,但是目前兵員與彈藥,無不消耗餘燼。用師團長遠山登中將的話來說,師團已經陷入絕境。全師團目前僅剩兵力不足千人,重武器已經全部損失,輕武器彈藥已經下降的每人每天十發子彈的境地。三個聯隊長已經戰死兩名,整個師團已經處於全軍覆滅的邊緣。

至於在新京以北作戰的二十八、二十九兩個師團,目前已經被分割。二十八師團損失達到了七成,情況最好的二十九師團,目前也已經戰損過半。如今的新京城內,已經能清楚的聽到北麵傳來的炮聲。而就在新京城外,目前已經出現滲透進來的抗聯小股部隊。

在形勢日益嚴峻之下,為了保證關東軍司令部的安全。就在前天,這二位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來幹什麼的兩個大本營代表抵達的前一天,關東軍司令部不得不從新京遷移到南邊的四平街。

盡管眼下戰局打成這個樣子,是整個關東軍所謂誘敵深入計劃的一部分。但是形勢一下子變化的這麼惡劣,卻是讓包括梅津美治郎在內的關東軍各級指揮官所沒有想到的。這也造成了梅津美治郎在全麵反擊之前的猶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