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1 / 2)

楊震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語氣堅決的道:“況且一個人的出身,是自己無法選擇的。他們的父母去做萬人唾罵的漢奸,他們心中也不見得就是絕對心甘情願的。他們能在這個時候,拋棄家庭來到我們這裏,也足以說明他們敢於與其家庭決裂。”

“與其他人相比,實際上這些人是我們最可以放心的。因為沒有一間諜機構會這麼的愚蠢,派一個背景這麼明顯的人來進行滲透。不過對於這些人,還有大後方來的那些畢業生進行一定的審查還是必要的。”

“對於所有的學生,我隻有一句話,嚴格審查,既要不冤枉一個好人,但是也不要留下一絲的隱患。既不能傷害到人家的感情,也不能放過一個別有用心的人。不過那些專家和教授,就不要進行審查了,由我個人進行擔保。”

“還有這個項目所有的參加人員,都不能移交給東北局。將這些人統統的都留在軍區,還有那五個航空專業的教授,以及所有來根據地的航空專業的畢業生,也要全部留在軍區,或是去理工大學擔任講師,或是留在裝備部。”

“至於這個秘密的項目,項主任和楊副司令主抓都不合適,中央也不會批準的,還是由我親自主抓為好。所有留在軍區的教授與應往屆畢業的學生,不管他們同意與否,都要穿軍裝,佩戴文職幹部標誌。”

“不過對於一些主要的技術負責人,可以考慮授予專業技術軍銜,這樣也方便他們工作。但是最高不要超過上校,否則以後就難辦了,盡量以中校一級為主。軍銜可以授低一些,但是待遇要高一些。”

“這些專家以及他們挑選出來的助手的編製還是掛靠在裝備部,但是歸你我直管。他們的檔案要特殊的存放,沒有你我以及高主任和郭參謀長四個人中兩個以上人的同意,任何人不許調閱他們的檔案。”

“對於他們的行蹤,要進行最嚴格的保密。另外你和總指揮說一下,無論是分到軍區的,還是調撥給東北局的,目前的待遇都盡可能的不要變,在生活上要盡可能的多照顧一下。對於眼下的根據地來說,尊重他們就等於尊重知識。”

“在供應上要保證細糧的供應,要保證南方出身的人吃上大米。薪金一定要按照我們承諾的足額發放,不要出現拖欠的情況。在其他待遇上,包括副食品的配給上,也要優先的考慮。沒有辦法,誰讓咱們人窮誌短呢。”

“至於其他留在軍區的人,也全部安排到裝備部和理工大學。一定要做到人盡其用,不能浪費其中的任何一個人。你交待一下各級政工人員,要尊重這些教授的生活習慣,以及盡可能的滿足他們生活需要。”

“一定要交待清楚,不要對人家的工作和教學指手畫腳,更不要動不動就給人家戴什麼帽子。凡是涉及到知識分子的事情,一律上報到軍區常委會,絕對不許擅自處理。這人心一旦傷了,再想恢複就很難了。”

“這些人都沒有什麼政治經驗,在一些小節上,還有說話的方式恐怕會很不注意,其中更有心直口快的人,所以你要挑選一批德才兼備的政工人員配合他們工作,絕對不要使用那種動不動有點小問題就上綱上線的人。更不能派去一些肅反專家一類的人。”

“不要進行動員,但是要有耐心的做工作,盡可能的將他們都發展入黨。這個過程,要穩妥一些,不能搞的很倉促。有些實在是對政治過於敏感的,或是不想攪合到政治裏麵的,就不要強求。“

說到這裏,楊震突然想起一些東西對李延平道:“老李,卡一個年齡段以及按照來東北之前的實際情況。你出麵組織一下,將那些來到根據地的青年學生,不管是哪年畢業的,不管是分到東北局,還是留在軍區工作的。”

“在分配之前,都給我集中到生產建設兵團去先進行三個月的軍訓,然後再分配工作。我們的新兵怎麼訓練的,他們就怎麼訓練。包括那些女學生,也是一樣的待遇。從文工團選拔一批軍事素質合格的女兵,來給她們訓練。”

“這些學生都很年輕,身上都有滿腔的熱血,但都有一定的盲動性。讓他們軍訓一下,既可以讓他們體驗一下軍隊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也可以調整一下他們的心態,同時對一些人進行一下鑒別,以摸清楚是不是都適合在軍隊生活和工作。”

“那些實在不適合在軍區工作,該調整調整,該調動的調動。但這個軍訓必須要搞,而且還要成為慣例。不僅僅是這批來根據地的學生,以後每一批從關內到東北工作的畢業學生,都要進行軍訓。”

“等東北局創辦的東北大學開學的時候,也照此辦理。每一屆的新生,在正式上課之前,都要進行三個月的軍事訓練。而且在他們課程內,還要增加一門軍事課,把他們的體育課和軍事課結合起來。要通過軍訓去去他們身上的迂腐氣和嬌氣,讓他們懂得什麼是服從和統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