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1 / 2)

看著聽完自己這番話後,欲言又止的李延平,楊震笑了笑道:“放心吧,我心裏有數。中央做調整,是遲早的事情。現在的東北局以及東北軍區,除了少數外調人員之外,幾乎清一色的都是抗聯出身的人。這樣時間長了,極易形成山頭主義。”

“當初為了保證東北形勢的穩定與發展,中央選擇了暫時維持現狀。但是這種情況,不會維持太長時間的。隻要東北大局穩定住了,肯定是要在人事上進行一定調整的。我隻希望中央派來的人,是一個辦實事的人,可千萬別給我派來一個肅反專家來,那可就是要我老命了。”

“而且你作為東北軍區代政委兼東北野戰軍政委,李主任與你又是嫡親的兄弟。都在東北工作,這有些不適合。調走你們中間的一個人,是早晚的事情。隻是我沒有想到,會來的這麼快。”

“不過如果在李主任和你之前選擇一個人調走,我寧願調走的是李主任,而不是你這個政委。老夥計,不是我這個人自私,是我實在離不開你,部隊也一樣是實在離不開你這個政委。除了你,我不覺的會有別的合適的人來接替你。”

“這樣,你替我給李主任帶一個話。就說軍區會全力支持他們的這個決定,而且我希望在他走之前,能將新的東北大學組建完成。不過我感覺這個新東北大學,在規模上還應該更大一些。”

“組建師範進修學院,提高目前根據地內各級教師的水平,這一點我沒有意見。但是在其他的方麵,除了師範進修學院之外,隻組建文、理兩個學院,我認為有些將專業的設置過窄了,格局也顯得有些小了。”

“我希望在這座新的,由我們自己組建的第一所綜合型大學裏麵不僅要有文理兩個學院,還要有外國語學院、醫學院、法學院、工學院、農學院等盡可能多的專業。能為我們在更多的方麵,培養一些急需的人才。我們現在可不僅僅需要的數理化人才,其他方麵的人才都是多多益善。”

“我們早晚要走出去的,要接觸到外麵的世界。我們眼下在地理上的確是有些封閉,但是我們的思想不能固步自封。外語人才對於我們來說還是急需的,而目前根據地內除了俄語與日語、朝鮮語三個語種之外,其他的語言類人才奇缺。”

“翻譯一項英文的說明書,還得到處找翻譯。甚至連你我的秘書,都被拉過去應急這不行。我們不僅僅需要俄語和日語的翻譯人員,還需要大量的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乃至阿拉伯文的人才。”

“其實根據地內,並不缺乏外語教學人才。在哈爾濱有那麼多的白俄和猶太人,都精通多門外語,我們為什麼不能使用?要知道在蘇聯十月革命之後跑出來的這些白俄,可都是貴族出身,都受過多種高等教育。很多人甚至都會運用多種外語,這些人不用就是浪費了。”

“眼下在哈爾濱的這些人,侯爵當跑堂的,伯爵當小偷,小姐當舞女。如果我們給他們一份正常的職業,並正常支付薪金,我想很多人很會願意為我們效力的。因為沒有人想長年累月的過那種生活。”

“而一方麵我們急需類似的人才,另外一方麵軍區的各級教育部門,又因為一些保密上的原因不能使用這些人。固然有讓這些人接觸到一些資料,不利於保密。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他們擔任教師的工作,為我們培養出一些外語人才。”

“所謂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人放在軍區固然不行,但是放在地方的普通大學上還是可以的。不過這些人中的相當一部分,因為蘇聯十月革命讓他們失去了原本優厚的生活,所有腦袋裏麵反共的思想可是根深地步。”

“讓他們來給我們當教師,這個關口一定要把握好。別讓他們反倒是在咱們的地盤上,培養出一批整天什麼事情都不幹,專門反對我們的人來。那樣可就是八十歲老娘倒繃小屁孩,真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了。”

“還有財經人員、懂得現代外貿規則的人員,精通法律的人員,都是我們目前急需的。根據地越來越大,各類人員的缺口也是越來越大。尤其是合格的財會人員,更是寥寥無幾。我們不能總是依靠那些隻會打算盤的商鋪前賬房吧。”

“同時我們不能總搞人治。隨著後方越來越穩定,正規的法律製度,我們也該著手準備;了。我們要建立現代的社會管理以及各種製度,就必須要有大批合格的人員。法官、財務,以及企業管理人員。”

“同時我們目前缺乏大量合格醫生的情況,還沒有完全的緩解。根據地內的廣大百姓,尤其是農村百姓缺醫少藥的情況,還相當的嚴重。而且隨著部隊的規模擴大,對合格的醫護人才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這都是急需我們這些人去解決的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