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2 / 2)

“比如說您今天協助維修的雷達,不僅僅是防禦型的武器,還是一種進攻性的裝備。別看眼下抗聯裝備的這幾部雷達相對笨重,隻能擔任固定地點防禦。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一旦縮小體積,放在一輛汽車上,便可以跟隨部隊,為前線製空權的爭奪發揮作用。”

“如果放在飛機上,可以監視整個戰區的空中。引導自己方麵的航空兵對各個要點的製權進行爭奪,乃至監視敵軍地麵的一舉一動。它不僅僅可以起到防空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引導炮兵、高炮進行作戰。如果單獨的放在一架戰鬥機上,可以在爭奪製空權上起到更加巨大的作用。”

“目前的戰爭爭奪的還是製空權、製海權,但是在未來不久的戰爭之中,還要加上製電磁權。誰真正的控製了電磁權,誰才能在戰爭之中爭取到主動。就能將敵軍徹底的變成瞎子、聾子,可以搶占戰場上的主動權。”

“你隻有手頭有花費巨額代價購買來的先進武器裝備,但沒有製電磁權,就還是無法取得優勢的。隻有你嚴密控製了電磁波這種摸不到、看不到,卻能發揮極大作用的東西,才能真正的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權、取得優勢。”

“葉先生,過去和現在都是槍杆子裏麵出軍事優勢,比的是誰國力雄厚、鋼鐵多,誰的飛機、大炮、坦克、汽車等現代化裝備生產的數量多。但是在不久的未來,戰爭中比拚的不僅僅是鋼鐵和國力,更多的還是科學技術。未來我敢斷言,是科學技術裏麵出軍事優勢。”

“我們在研或是已經拿出規劃來的這些裝備,大部分都是屬於這類的範圍。我們的軍事科技還相當的薄弱,所以我們才想盡辦法將諸位先生請過來,將他們變成現實。但是這些東西,關係到戰場上的主動權爭奪,我們絕對不能容忍任何的泄露。”

“這其中不僅包括美國人和蘇聯人,至少還是我們的盟友,也包括重慶的國民政府。因為這些東西一旦泄露出去,將需要我們無數戰士的鮮血和生命去彌補。葉先生,請相信這不是黨政之爭的問題。這是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未來發展和國防建設的命根子問題。”

“葉先生雖然是物理學大家,但是國文基礎也是想當不錯的。君失密,則失國。臣失密,則失身的道理,我想還是很清楚的。當一隻貓將上樹的本領也教會老虎的時候,等待他的將會是終身也無法彌補的損失。”

其中涉及到的軍事和政治上的問題,不想和這位甚至一輩子沒有摸過槍的教授深談的楊震,隻是簡單的回答了他的疑問後嗎,便將話題又轉回到科學技術上來:“雷達在防空作戰之中,起到的是千裏眼、順風耳的作用。”

“日本本土有大量飛機與地麵高炮組成的密集地空火力網。一旦在配上雷達,以及依靠他們自身較為發達的科學技術改進後,性能更好的這種防空利器,我們在未來對日空襲之中,需要付出多少本不應該付出代價來?”

“而我們有了雷達的配合,整個後方根據地,將可以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被徹底的保護起來。有了雷達的配合,我們的防空資源也將會有一個最大的利用。我們整個後方根據地,再也不會受到敵機的轟炸。”

“葉先生,我們不能讓重慶的遭遇,在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這樣的北滿城市在重新上演。而且與日軍對大後方空襲出發地的武漢機場,距離相對遙遠的重慶相比。受縱深的影響,我們的工業基地與大城市距離前線更近。”

“敵機如果想的話,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我後方進行空襲。狹窄的縱深,使得我們即便部署大量的地麵觀察哨,也很難在敵機抵達之前作出有效而準確的預警。日軍飛機從新京起飛,轉瞬間就可以抵達哈爾濱。”

“一旦幾個大城市,外加我們的工業基地被日軍從空中炸毀,那麼對於我們的損失來說,將會是無法彌補的。縱深防禦距離太淺,隻有發現敵機越早,才能留給我們盡可能多的預警時間,讓我們在防空作戰的時候進退有餘。”

“葉先生,這幾部雷達都是美國人提供的。所有的核心機密,都嚴格掌握的美國人的手中。他們隻教會了我們怎麼使用和進行簡單的維修,但是其餘的東西,尤其是核心的東西卻閉口不言,甚至我們連核心部件都接觸不到。”

“雖然我們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到了他們的使用圖紙。但是受製於我們的技術能力,到目前還是對這種設備的原理一知半解。所以我希望你們都能留下來,幫助我們將這種防空作戰以及空中作戰的利器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