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1 / 2)

楊震敲了敲沙發扶手,眼睛看著葉企孫先生,語氣極為誠懇的道:“我也知道,將這些教授都留在東北很困難。關內還有那麼多求知若渴的莘莘學子,在等待您和他們回去。所有關內外的學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更是我們下一代的希望。”

“但在很多的東西絕對不能外傳,不可能讓諸位先生帶回關內去研究的情況之下,我希望諸位先生還能以抗戰大局為重。也希望諸位先生能夠發揮自身學術上的優勢,讓我們的那些夢想和計劃,都變成現實。”

楊震的話盡管說的很誠懇,但是葉企孫教授還是微微的搖了搖頭:“這不是留下與不留下的事情,也不是我們這些人不願意盡力的事情。你不要忘記了你們當初從東北流亡進關的時候,想要讀書、求學的心情。”

“這些學子或是跟隨學校千裏遷移,或是不顧路途遙遠和日軍的封鎖,冒著生命的危險千裏迢迢的趕往大後方,報考各個學校。他們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心中那份科學救國的夢想嗎?不就是為了能繼續求學?我們這些做老師的有責任,也有義務讓他們受到他們應該受到的教育。”

“這樣吧,我可以和諸位先生商議一下,盡可能的多停留一段時間,將你們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解決了。至於剩下的能留下來多少人,就隻能看個人的意願了。畢竟長期的隔閡,他們中的很多人對你們都不是很了解,甚至是全然的陌生。”

“盡管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畢生不會過問政治。但不能不否認,一些方麵不好的宣傳不可避免的會給你們帶來一些影響。如果不是去年和前年,你們取得了那麼輝煌的戰績,恐怕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在東北的冰天雪地之中,還有一支中國人的部隊還在頑強的抵抗。”

“如果可能的話,我會與梅貽琦先生商議一下,讓西南聯大的教授,半年在東北、半年返回昆明。盡管也許可能辛苦了一些,但總比耽誤了學生的課業強一些。你們提供的豐厚薪水,也可以補貼這些教授的家用。至少有了你們的薪水,這些教授不用在大冬天連鞋子都穿不上了。”

“不過我的影響力,也隻能在西南聯大的教授之中。至於其他學校,尤其是你們急需的理工科類比較優秀的浙江大學、同濟大學、複旦大學,以及廈門大學的教授之中,隻能你們自己去做工作了。”

對於葉企孫教授的這個建議,楊震卻還是搖了搖頭拒絕道:“葉先生,隻要這些專家和教授如果接觸到這些東西,無論他們的意願是什麼,我們就絕對不能再放他們回去。不是我這個人太過固執,是有些東西太過於絕密了。”

“您葉先生的人品我信得過,大部分先生的人品我也信的過。但是葉先生,這些東西我們真的無法承擔任何被泄露出去的後果。因為這個後果是要我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那些戰士,以及我們無辜的百姓用鮮血去償還的。”

“一會等諸位先生到來,我會跟您和他們談一些我們在某些方麵的未來發展規劃。等聽完這些,不知道您是不是還會堅持這個想法?還是會和我們一樣,希望這些東西徹底的進行保密。葉先生,您還記得您看到的那種晶體管沒有?”

“我可以跟您說,這絕對是一種劃時代的電子元件。雖然我們因為工藝和原材料的限製,這些晶體管性能很不穩定。但從目前已經生產出來的產品來看,與電子管和真空管相比,有著巨大的性能上的優勢。而且這種東西,可以說除了我們之外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擁有。”

“用它生產出來的電子產品,不僅性能更好,而且體積隻相當於電子管製造出來的同類產品的一半。與電子管和真空管相比,他有著無可替代的性能上的優勢。體積小、耗能少、壽命長、效率高、散熱少,還有最關鍵的一樣,就是他後續發展的潛能遠遠的高於電子管。”

“這種新式的產品,不僅在通訊設備上使用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性能。而且在雷達上,以及其他的一些電子設備上都能完全的徹底取代電子管,不僅能夠大幅度的減輕重量,還可以一樣的大幅度提高性能。”

“盡管這種產品,因為原料的技術的原因,還相當的不完善。不僅可靠性還很差,成品率極低,而且造價高的我們很難承受。但您不能否認,這是一種劃時代的產品。這種東西一旦真正的完善了,投入大批量的使用,那將會是一場電子工業的革命。

“我們秘密設計的幾種電子產品,葉先生已經看到了。絕對是這個時代,最領先的產品。我們之所以費勁苦心,將諸位先生說是蒙騙也好,請來的也好,請到東北來。就是希望諸位先生能夠依靠自身的學識,協助我們將這些計劃和產品,盡快的拿出真正成熟的產品來。”

“還有高炮射擊機械模擬指揮儀、光學指揮儀、向量瞄準具,以及炮瞄雷達和對目前美製雷達的逆向仿製,並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進,都是我們急需的東西和裝備。另外還有大型航空玻璃鋼的研製與生產,在美製雷達的基礎上,研製與生產大型航空機載雷達,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