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關真是一關(1 / 2)

在關內日軍還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兩位老帥不想冒這個風險也是很正常的。而在東北,雖然關東軍與抗聯目前形勢比較微妙,但是無論是從那個方麵來說,關東軍還是穩穩的占據上風。

現在集中了兩大敵後根據地精華的挺進軍,還是集中了抗聯大部分現代化裝備的西滿戰區部隊,都是兩軍的精華,更是他們今後打下去的資本。一旦部隊損失過大,在想恢複元氣,沒有長時間休整是不可能的。

但持續作戰能力遠在自己之上的日軍,會給自己休整與喘息的時間嗎?即便是達成了戰略目標,但是一旦部隊損失巨大,後繼乏力,打通的交通線最終還是人家的。日軍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從其他地方調集援軍。

但是無論是挺進軍還是關內各個根據地,在後續動員方麵與日軍差距太大。抗聯雖然已經建成一套現代化的兵役製度和動員體係,但是整個根據地內的兵員潛力基本挖掘餘燼,已經無力在動員更多的兵力。

而無論是挺進軍,還是關內各個根據地,根本就沒有現代化的兵役製度和動員體係。關內補充部隊征兵,更多的是靠百姓的自願和政治動員。而在還要與偽軍爭奪兵員的情況之下,關內部隊補充兵員,遠不如後世宣傳的那樣輕鬆。

要吃飯的不僅僅是軍人,軍人的家屬也是要吃飯的,與連軍裝都發不齊的關內部隊相比,偽軍是發餉的。配合日軍掃蕩的時候,還能撈到不少的外快。雖說大頭都讓當官的撈走了,但是自己多少還剩下一點。

如果被派到關卡一類的地方去守備,更是肥水多多。在這一點上,偽軍對於很大一部分的老百姓的吸引力,要遠比連飯都吃不飽的關內部隊要高的多。

而且偽軍雖說除了一些精銳之外,大部分槍械也比較陳破。但是人家彈藥充足,補給也可以維持。在戰場上,總比槍比彈藥多,動不動就要掄大刀片子去拚命的關內部隊多了一些生命上的保障。在他們身後還有強大的日軍可以依靠,打了狗主人還是要出麵的。

相對於食不飽腹,日本人殺,偽軍殺,甚至有的時候連國軍也殺的關內部隊來說。有軍餉可以拿,有軍裝可以穿。雖說吃的不見得多好,但是總能吃飽的。而且越是日軍各部隊直接控製的偽軍,補給條件也就越好。

盡管頂著一個漢奸的帽子並不好看,更不好聽。但是對於處於戰亂年代的國人來說,能吃飽肚子,養活家人還管不管什麼好看、難看?對於那些偽軍來說,自己和家人能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在與偽軍爭奪兵員方麵,關內部隊遠沒有人家有吸引力。而且中國人自古講究好男不當兵,就算是日本人的刺刀逼到胸口上,讓一般人冒著隨時可能犧牲的危險去當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關內部隊在動員新兵、補充兵員方麵,遠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容易。而且在中國根深地步的鄉土觀念的影響之下,離家不離鄉的地方部隊還遠比主力部隊好補充的多。對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來說,守土抗戰的話,遠不如直接利益好用。

抗戰初期日本人燒殺劫掠,逼迫很大一部分老百姓都主動參軍。但是到了眼下,日本人為了鞏固占領區,以加快對日占區資源的掠奪,更多的是采取以華製華和懷柔一些的政策。使得群眾當兵的積極性,反倒是沒有抗戰初期那麼的高了。

甚至在很多人看來,反正都是納糧,給誰不是一樣?隻要能保住命就是比什麼都強。而有這種觀念的不是一部分人,而是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再加上日偽軍在掃蕩的時候,為了削弱部隊的抵抗意誌,有意識的對抗屬進行屠殺。以及根據地本身生產也需要大量的人力,使得根據地征兵並不容易。

即便是當兵了,也首選的是在自己家鄉活動的部隊。與遊動作戰的主力部隊相比,在他們自己家鄉活動的區小隊、縣大隊、分區獨立團的等地方武裝,在補充部隊方麵要比主力倒是容易一些。

但也正是這種鄉土觀念重,不願意離家遠的毛病,讓這些地方武裝升級到主力部隊之後,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很多的毛病。而其中最多的就是因為脫離家鄉作戰,容易出現逃兵。等到挺進軍下達出關作戰的命令之後,跑的更多。

而且不是一個兩個,很多的時候都是成批的跑。與有著闖關東習俗的山東不一樣,在河北、河南、山西人心中從來就沒有闖關東這一說法。雖說也不是絕對,但是與構成東北外來主要人口的山東省相比,除了冀東地區之外,其餘的幾個省闖關東的人並不多。

曆代闖關東的人口之中,山東籍的占了八成。其餘的幾省人口比例,要少的多。尤其是山西人,除了晉商之外,更是寥寥無幾,雖然在後世的行政規劃上,現在的熱河雖說還不算真正意義的東北。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那裏既然在山海關以北,那就是東北。去那裏,就是闖關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