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飽帶幹糧、晴備傘(1 / 2)

兩位老帥在車上談問題,車子則隨著他們的談話慢慢的啟動。楊震留下的司機很有經驗,在首長談話的時候,知道該怎麼做。在政委上車之後,就啟動了車子。隻要兩位首長下命令,車子就可以隨時開動。

而在他們身後,常年在敵後活動早就已經搬家成習慣的挺進軍總部,則早在吃完晚飯,就已經做好了轉移的準備,就在等兩位老帥下命令出發了。當真是收拾的幹淨利落,在短短的時間之內,除了給予房子在戰鬥之中受損的居民一定的補償金之外,整個村莊連一片紙張都沒有留下。

當兩位老帥的汽車在兩輛裝甲車的引導之下,向東開動後,在他們的身後被楊震晚飯前一道電報,從前線調回來楊繼財帶來的十二部此時已經裝滿物資和人員的卡車,以及團以上幹部騎著馬,帶著各自的警衛員也隨即跟了上去。

雖說十二部卡車裝不這麼多人,但是作為總部機關,馬匹的數量還是不少的。車上坐不下,大車和多餘的馬匹完全可以裝下剩餘的人。隻不過因為警衛部隊的數量不多,無法分開行動。為了照顧騎馬和乘坐大車的人,車隊的速度並不是很快。

而在車隊的最後邊,負責押後的四輛裝甲車的炮口則成交叉,指向道路兩邊的群山隨時做好了戰鬥準備。如果道路兩側群山中,一有風吹草動,炮塔上的四十五毫米火炮,會在第一時間開火。

這種戰鬥狀態下,掩護車隊行進他們曾經專門演練過。現在倒是不用臨時抱佛腳,自然知道該怎麼做。在抗聯之中,裝甲車的使用和蘇軍是不同的。除了在作戰的時候執行偵察任務與直接擔任突擊任務之外,就是用於在戰時護送運輸物資的車隊。所以不用刻意交待,他們知道該怎麼做。

隻是讓挺進軍總部所有人員,包括兩位老帥都很意外的是。楊震後調來的那些從空中抵達這個不大山村的什麼部隊,卻是拒絕了坐上原來都是一直是十一路行軍的挺進軍人員夢寐以求的卡車。而是以戰鬥之前的熱身訓練為名,跟在隊伍後邊徒步行軍。

看著這些人身上的負重,還有手上的裝備。大部分自從軍以來還是第一次享受到坐汽車待遇,甚至很多人都是第一回坐汽車的挺進軍所有人都搖頭:“這幫人就是一幫瘋子。放著好好的汽車不坐,非要背著這麼沉重的背囊跟在車後邊跑,他們難道就不嫌累嗎?”

相對於其他人的不理解,坐在吉普車上知道一些內情的司令員和政委,在見到這些人讓人意外的舉動之後,非但沒有阻止,反倒是興趣極濃的為了仔細觀察他們,還特地從隊伍的前麵改為走到車隊的最後麵。甚至為了看得仔細一些,兩位老帥還有意的讓車隊放慢了行進的速度。

雖說在夜間行車,而且因為道路過於糟糕,加上又是以車隊的情況行軍,又要照顧大車與騎馬的人,所以整個車隊的行進速度並不是很快。但道路再不好但總比山路要強的多,而人的兩條腿畢竟是兩條腿。如果爬山抄近路,汽車自然不是人腿的對手。但這是平道,無論路況再不好但大致還是平的。

人的兩條腿在這種平道上很難跑過汽車輪子,更何況他們的身上至少還背著二十五公斤以上的裝備。可這車隊已經駛出十公裏還多的距離,這些人非但沒有掉隊,還能有空閑不斷的演練行進中與敵遭遇的各種狀況。

看著這些人負重一邊行軍,一邊還有閑暇餘力不斷的在演練處置可能與敵人遭遇的各種情況。兩位老帥在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看到對方眼中的震驚之後,卻隻能心中搖頭:“這些人究竟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這些人不僅一路上演練中的各種遇敵時候的出槍速度,演練的各種戰術。而且這一路上行軍的選擇,他們基本沒有走平道。而是選擇了簡易道路兩側的溝溝坎坎,作為自己的行軍路線。卻依舊能在這種情況之下,跟得上大隊的行軍。看著眼前的這些,兩位老帥方知道楊震當初的所言不虛。

不說別的,單就這份體力,就遠非自己部隊可以相比的。負重二十五公斤,進行長途奔襲,自己那個部隊也沒有這個本事。要知道,從這裏到達新指揮部所在地,雖然不算太遠,但是也足足有五六十公裏的距離。

而這些人明知道要行軍這麼長的距離,還拒絕了乘車,就說明他們心中自信有能做到的底氣。而這種底氣,是長期嚴格訓練養成的。見到這樣一幅場景,此時兩位老帥的心中,除了震撼之外還有那麼一絲絲的羨慕。

兩位老帥帶著挺進軍總部在嚴密的保護之下,向新的指揮部轉移。而此時正在坐在卡車的駕駛室內向林西疾馳,還不知道自己手下那群無法無天的驕兵悍將,已經給了整個挺進軍一個下馬威的楊震,卻壓根沒有想過自己走後挺進軍總部會發生什麼。

他最後在兩位老首長麵前那番可謂是恭謹之極的表態,原本就是為了鎮一鎮自己手下的那些驕兵悍將,讓他們對挺進軍的同誌尊重。不要牛哄哄的,整天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和兄弟部隊鬧出什麼矛盾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