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1 / 2)

楊震已經有了一種預感,今年到明年蘇德戰爭爆發之前。整個東北的戰局將會是小規模的交火不斷,但是關東軍對抗聯的大規模進攻卻是暫時不會發生。大規模進攻的幾率,應該在明年八月份之後,蘇德戰場上出現一定的結果,才會出現。如果曆史的車輪還像自己知道的那樣。

一是日軍在國際局勢變化後,自身的戰略調整有關。另外一個就是此次損失慘重的日軍,也需要一個長時間的整補,才能恢複元氣。畢竟一下子損失了十餘萬的老兵,對於還未轉入戰時體製的日軍來說這個元氣不是那麼容易恢複的。

之所以楊震估算日軍大規模的進攻會在明年八月份之後,恐怕就與他所知的曆史有相當大的關係了。德軍進攻蘇聯後戰局的進展如果真的像是自己所了解的那樣。以為蘇軍慘敗,自己外援被切斷的日軍肯定會趁火打劫。試圖利用自己“最虛弱,也是最孤立無援”的情況,落井下石。這也是日軍最常用的慣有手段。

所以按照楊震的估算,日軍的下次全麵進攻,很有可能會選擇在明年八月以後。自己應該有將近一年的時間來休養生息,並著手準備儲備物資和彈藥。不過日軍雖然會消停一陣子,但是為了削弱自己的戰爭潛力,以及最大限度的削弱自己持續作戰能力,對根據地內大規模的空襲是一定的。

日軍現在不斷的在增調航空兵進入東北,甚至不惜打破陸海軍一向各自為戰的慣例。集中了兩個海軍航空戰隊,調撥給陸軍使用。並從自己儲備的飛機中,調撥給陸軍部分飛機,以使關東軍的航空兵盡快恢複就是一個預示。

楊震知道,就在今年或是明年,日本海軍一種新式戰鬥機將會服役。而這種戰鬥機性能之突出,尤其是高空性能之優秀,在當前各國所裝備的戰鬥機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一旦日本海軍將這種新式飛機投入作戰,自己的航空兵能不能與其作戰,並取得勝利,楊震心裏也沒有底。

而且在目前航空兵戰鬥機數量相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過少,補充困難。打掉一架少一架的情況之下,也讓楊震不敢將組建防空網的所有希望都放在航空兵的身上。畢竟自己所了解的一年後太平洋戰役初期的空戰結局,已經表明自己大量裝備的P三十九戰鬥機,根本就不是這種被取名為零式的新式戰鬥機對手。

自航空兵完成訓練參戰後,楊震就一直在努力回憶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橫掃各國空軍,製造了有名的零式災難。也是日軍陸軍航空兵新式戰鬥機投入之前,自己在空中極有可能會遭遇的最強勁對手的零式戰鬥機,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大規模參戰的。但是他確實是想不起來,這種戰鬥機服役的確切時間。

隻不過按照日軍飛機命名標準來看,應該是今年已經完成測試,並且準備量產。而這種飛機的性能,楊震更加想不起來。相對於名氣更大的德國ME一零九戰鬥機以及FW190戰鬥機來說,零式這種日軍戰鬥機,後世的描述的本來就不多。

其實楊震對二戰中世界各國航空兵裝備的了解實在不多。即便是蘇聯的米格三戰鬥機,他也隻知道這種飛機雖然毛病多多,但高空戰鬥性能優越。也是蘇軍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裝備的數量最大的新式戰鬥機。

至於其他的飛機,他隻知道大概的性能。要說這些飛機的真實性能,他就知道的不多了。畢竟後世老部隊閱讀室內的《航空知識》、《兵器》、《兵工科技》一類的軍事雜誌,並不是專業的航空書籍。

對於二戰世界各國的所謂名機,雖然都有一定的介紹。如蘇聯的雅克式、拉式戰鬥機,大量軍援國民政府的伊十五、十六戰鬥機。伊爾二強擊機、圖二、彼二轟炸機,以及老式的SB二轟炸機。美國的P三九、四零、五一式戰鬥機。

但是性能介紹並不全麵,而且很多都是通過經典戰役的方式來介紹的。而對於取得一場空戰勝利的因素來說,那些服役時間、火力配置和大致的飛行性能以及經典戰例,是遠遠不夠的。

至於B十七、二十四、二十九重型轟炸機,二十五、二十六中型轟炸機,還是通過那些所謂的美國戰爭大片了解的。對於零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的性能楊震實在了解不多。他唯一知道的是,這種戰鬥機高空性能很優秀,機動性以及盤旋格鬥能力極佳。

最大的弱點就是脆弱的機體,扛不住劇烈俯衝帶來的衝擊。而且無法實施大過載飛行。因為一旦這樣,這種機體脆弱,為了實現高機動性以及高速,對機身上重量能省則省,甚至連自封閉油箱都沒有的飛機弄不好會直接解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