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種戰鬥機的格鬥性能,卻是目前世界上所有國家裝備的戰鬥機之中,最強的一種。現在世界各國裝備的戰鬥機,無論是英國的颶風、噴火,美國的P四零戰鬥機,蘇聯的雅克一、拉格三戰鬥機。甚至德國的ME一零九戰鬥機,還沒有一種戰鬥機能夠在水平格鬥的情況之下,超越這種日軍最新式的戰鬥機。
而中央在三天前的來電,也告訴楊震。在九月十三日日軍對重慶的轟炸中,日軍首次出動了一種新式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這種從未見過,與之前日本海軍的主力九六式戰鬥機相差極大的新式戰鬥機,其超大的航程、極強的機動性給迎戰的中國空軍以毀滅性的打擊。
在空戰之中,中國空軍出動了二十五架蘇軍提供的伊十五、以及國民政府手中性能最優秀的九架伊十六戰鬥機。麵對僅僅十三架零式戰鬥機,幾乎落後一個時代的兩種戰鬥機,付出了血的代價。
就像楊震所部航空兵第一場空戰時候,P三十九戰鬥機雖然是性能抽條的產品,但是對付日軍路軍航空兵裝備的九七式戰鬥機,卻有著整整一個代差。空戰之中,P三九戰鬥機血洗了關東軍的九七式戰鬥機。
而這種情況,在九月十三日重慶璧山空戰之中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調轉。在這場幾乎一邊倒的空戰之中,性能遠遜於零式戰鬥機的兩種蘇製戰鬥機,幾乎毫無還手之力。二十五比零,成了國民政府空軍的一大恥辱。
伊十五、伊十六戰鬥機落後零式整整一代。不是零式戰鬥機的對手這正常。但原本性能不錯的P三十九戰鬥機在被美國陸軍自己抽條,拆卸下所有的渦輪增壓器後,其性能也同樣不是日軍零式戰鬥機的對手,這一點楊震已經是心知肚明。
勉強可以與零式一博的P四零式戰鬥機,美國人又拒絕提供。在專門為高空高速設計的米格三戰鬥機投入戰場之前,至少在高空領域,楊震知道自己對這種性能優異的戰鬥機沒有任何的辦法。
而且蘇聯方麵雖然已經答應明年六月份之前,向抗聯交付全部的米格三戰鬥機。但是交付與形成戰鬥力,卻是兩碼回事。一種飛機從交付,到完成訓練投入戰場,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時間訓練。
雖說蘇聯方麵已經同意在一個月之內,先使用蘇軍已經完成試飛,剛剛開始量產的米格一戰鬥機,為抗聯培訓部分飛行員。所有抗聯飛行員的轉換訓練,將會與蘇聯飛行員同時進行。
而如今正在試飛的米格三戰鬥機,本身就是由米格一戰鬥機改進而來的。用米格一戰鬥機培養飛行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讓這些米格三戰鬥機形成戰鬥力。而且蘇聯方麵也答應,隻要米格三戰鬥機完成試飛,就會首先交付給抗聯。
但就算蘇聯方麵為了完成合同,不惜推遲自己部隊裝備的時間,這些戰鬥機在明年年底之前,也無法形成戰鬥力。畢竟這種戰鬥機直到明年才會完成試飛,開始量產的時間在那裏擺著那。
在米格三戰鬥機完全投入戰場之前,自己的高空基本上沒有任何的防禦手段。這也是楊震為什麼急於發展性能優異,最大射程高達一萬兩千米,而且使用五發彈夾供彈,射速極快的五十七毫米高炮投入生產的主要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出於對零式戰鬥機的擔憂。
如果日本海軍的零式戰鬥機不出現在戰場之上,單憑P三九戰鬥機遠遠領先於現在日軍裝備的九七式戰鬥機的性能,楊震還不至於這麼心急。畢竟在不用擔心日軍戰鬥機威脅的情況之下,戰鬥機可以分出相當一部分的精力對付日軍的轟炸機。
盡管米格三也不見得是零式戰鬥機的對手,但是這種專門為高空空戰研製的戰鬥機,在麵對零式戰鬥機時,卻不見得完全沒有還手之力。畢竟米格三戰鬥機的高空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
當初楊震之所以同意選擇米格三戰鬥機,除了蘇聯拒絕提供性能更佳的雅克一,而自己又沒有別的采購渠道之外。在高空對付這種高空性能優異的零式戰機也是他一個重要的考慮之一。
但在明知道至少一年的時間之內,這種戰鬥機還無法投入戰場,還將希望寄托在這種戰鬥機上,那楊震就是太愚蠢了。在其他外購既無渠道,也無資金的情況之下,楊震也隻能想法設法增加地麵防空火力密度,以及高炮性能上的改進,以應對這個零式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