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1 / 2)

很明顯,蘇聯人能提出這個要求已經接到美國方麵的要求,甚至已經得到了美國提供的這批機器設備的名單。否則他們不會提出這個看起來公平,但是卻實際上損害了抗聯利益的要求。

要知道,如果美國真的出售一批先進的機器設備,那麼在明知道會經過蘇聯過境的情況之下,就一定會有所準備。一旦美國人知道自己提供的機器設備,經過自己的手落入蘇聯人手中,恐怕下次自己在想弄到美國人新型機器設備的時候,美國人不會再如此大方了。

而更讓楊震心裏麵有些反感的是,這些所謂提供給自己的設備。到目前自己現在手頭上連一個詳細的名錄都沒有。蘇聯人就先知道了,究竟是美國方麵為了這批物資最快抵達而與蘇聯方麵進行了交涉,有意識的泄露出去。還是蘇聯神通廣大的情報人員,從美國人手中搞到了類似的情報?

盡管知道這時候美國還沒有組織所謂的,專門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技術封鎖的《巴黎統籌組織》,一般設備隻要有人買,基本上都會允許出口。就像當年蘇聯人全麵工業化的基礎,正是來自美國一樣。但無論如何,總感覺自己被利用的這一點,讓楊震很是反感。

內心中楊震更多的認為這些資料恐怕是美國人事先透露給蘇聯人的。因為去年冬季蘇芬戰爭,美國人一度中止了對蘇貿易。尤其是對先進的機器設備出口方麵,甚至進行了嚴厲的製裁。

對一些先進的,可以用於軍事工業的機器設備製裁程度,甚至還要高於對軍事物資的出口製裁。但眼下時過境遷,在如今歐洲盟友已經大部分淪落到納粹鐵蹄的情況之下,美國人不會不想方設法拉攏擁有龐大軍事實力的蘇聯。

雖然去年的冬季戰爭,讓與一個軍事實力與蘇聯相比,可謂是九牛一毛的國家,打的一塌糊塗的蘇聯軍隊幾乎已經成了一個笑柄。但蘇軍幾百萬軍隊,上萬架飛機,萬餘輛坦克的軍事實力,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尤其是目前英國與蘇聯還在秘密交涉的情況之下,作為英國人的堅定盟友,美國人不會不出手相助。

這次機器設備出口給自己,再通過自己轉口蘇聯。對於美國人來說,可以有效的避開美國漫長而又拖遝,關鍵是七嘴八舌,甚至很多一部分雖在其位,但是卻總是給羅斯福總統搗亂議員的國會。並拉攏蘇聯人,以換取精明的斯大林的支持。

隻是楊震並不希望自己的這個判斷真的被證實。因為如果這是美國人的本意,雖說是事出有因,關係到所謂美國的利益,更關係到二戰的格局。但對於楊震來說,總有一股子被利用和出賣的感覺。

實際上楊震對於美國所謂的對蘇製裁,一向是極為不忿。蘇聯人入侵波蘭、芬蘭兩個小國,就遭受到了美國人異常嚴厲的製裁。但是日本人都已經入侵中國整整兩年了,美國人並未采取一絲一毫的行動。反倒是頒布了法令,禁止美國船隻為中日兩國運輸武器裝備,以及軍用物資。

而這一點,對在短時間之內失去了所有港口的中國人來說,打擊是最大的。而對於日本人的侵略行為,幾乎沒有任何的製約。身為島國的日本人有著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龐大海軍。有著龐大的運輸船隊。所有在美國購買的軍用物資自然可以運輸。

在開戰不久,就丟光了所有的海軍和幾乎所有的商船隊的中國人。隻能高價雇傭外國船隻,並支付了高額過境費,走英屬殖民地或是法屬印度支那。而這條生命線,還不是受到日軍逼迫的英法殖民地政府關閉。

軍工能力相對於日本來說,幾乎弱的不值一提的中國,為了維持將戰爭進行下去的能力。付出了與國力相比,幾乎是難以承受的代價。在侵華戰爭之中,美國人在初期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在楊震看來,美國人的那個所謂的製裁條款,不過是即想當婊子,還要立牌坊。土地遼闊,資源極為豐富的蘇聯人自然不會用他們的石油、稀有金屬。而軍工基本上全部能自理的蘇聯人,更不會大批進口美國人的裝備。美國人實際上在蘇聯人身上賺不到多少錢的。

而日本人就不一樣,對於一個資源貧瘠,不具備發展現代化工業基礎的島國來說,幾乎所有的原材料都要依賴進口。雖占據了擁有豐富鐵礦資源的中國東北,但受製於自己生產能力不足,還要大量進口美國廢鋼鐵。

相對於自給能力極高的蘇聯人來說,想要把戰爭進行下去的資源嚴重依賴美國人的日本人,才是一個能讓他們賺到大錢的家夥。而事實也是如此,在七七事變後日本人的大部分外彙儲備都花在了購買美國的機器設備、石油以及製品、廢舊鋼鐵上。美國人在中日戰爭之中,賺足了腰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