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1 / 2)

皮爾遜在電報上詳細的分析了這種情況。在他看來這種情況對於在這支軍隊中長期駐有聯絡人員的蘇聯人來說,未必不會不清楚。至少自己特工人員失蹤,蘇聯人不會一點察覺沒有。即便他們做的很隱秘,但對於一向嗅覺靈敏的蘇聯人來說,應該還能從中間尋找出蛛絲馬跡。

他們如此做,也許是並不信任蘇聯人,也許是並不想被蘇聯人控製。更可能是為了安撫滿洲境內百姓在之前內心中存在對過去的俄國人,現在的蘇聯人排斥甚至強烈討厭的心理,而有意識的不進行這種宣傳。

隻是蘇聯人為什麼在隻維持表麵上的和諧情況之下,還在以優惠的價格向其提供其發展軍工所需的原材料,去年甚至通過貸款的方式,協助他們從美國進口了一批新式戰鬥機,並為他們訓練了一批飛行員和裝甲兵技術人員,卻是不得而知了。

不過在這一點上,皮爾遜與楊震的想法倒是很一致的。隻不過差別一個在認為即便要飯也要有實力,一個認為蘇聯人在西部邊境威脅越來越大的情況之下,為了能在遠東地區籌建一個強力的預備隊,而寧願花上一筆費用不算太大的錢買平安而已。

其實在皮爾遜少校看來,蘇聯人向抗聯提供的那些在波蘭搞到的裝備,幾乎是一個無本的買賣。將這批對他們來說毫無用處的裝備提供給了抗聯,不僅僅賺取了一筆貸款,還賺了一個好名聲,又給日軍樹立了一個強大的敵人。而自己卻支付出了一筆運費而已。

在皮爾遜看來。雙方實際上隻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蘇聯人付出至少在他們看來,隻是很小的代價,換了了一個平安的東部邊境。以便至少為他們今後歐洲戰場上,換來一個穩定的後方。而對於這支隊伍來說,這個唯一的鄰居卻是其通往外界的唯一橋梁。

隻是在皮爾遜看來,也許雙方的真實的關係會比自己想象的要複雜的多,具體情況還需要長期的觀察。但是無論如何,在日軍所謂的滿蒙生命線中,有一支對日作戰堅決,而且戰鬥力也相當強悍,最關鍵的是並非如我們想象那樣的靠近蘇聯人。

這支軍隊雖然得到了蘇軍相當大的援助,但是其領導人卻始終保持著自己的作戰風格。這支軍隊相對於蘇軍來說,編製更加靈活,而且更加注重自己的作戰風格。其火力配置也明顯顯得更加合理。最關鍵的是,這支軍隊從未被蘇聯控製過。

皮爾遜在電報上除了詳盡的分析了楊震所部與蘇聯的關係之外,還在電報上講明了自己對這支屢次給予日軍重創的看法。在他看來,這支軍隊從上到下對日軍充滿了極端的敵視情緒。也許這與他們大部分的親身經曆有關。

他們的高級軍官或是在滿洲淪陷後,在深山老林中進行了許多年艱苦戰鬥的人。或是曾經在日軍戰俘營中受到了日軍異常的折磨。而中低級軍官,很多都是在日軍勞工營中遭受過日軍虐待的人。

基於這些原因,在加上目前日軍正在大舉侵略中國內地,使得這支部隊對日作戰異常堅決。而且他們的各種訓練雖然擁有自己濃鬱的風格,但是大部分很明顯,專門都是針對日軍弱點的設計的。甚至就連其武器裝備的編製,都是專門針對日軍武器配置而設定的。

最關鍵的是,這支軍隊看不出對日軍有任何妥協的可能。更不會向他們強大,並在兩年之內占領了大半個中國的對手投降。這支軍隊作戰意誌之頑強,戰鬥力之強悍,作戰技術之精湛,遠遠的超過世界上的大部分軍隊。

不僅遠遠的高於他們的政府軍,甚至也超過了他們的緊鄰,而與他們的對手相差無幾。在戰術運用上,雖還顯得有些稚嫩,但是在靈活上卻超過其對手。

即便是大英帝國的軍隊與之相比,除了裝備上的因素和擁有其沒有的龐大海空軍之外。其餘的與之相差極遠。尤其是戰鬥力主要表現作戰意誌與戰術運用上,大英帝國陸軍更是遠遠的落後於這支軍隊。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皮爾遜少校才建議白宮給這支軍隊以最大的扶持,至少要使其達到在蘇聯切斷其對外通道的情況之下,能夠維持其獨立的軍工補給的能力,以便增強他們打下去的能力,從滿洲對日軍進行掣肘,大大的減少日本軍隊對美國利益帶來的威脅。

應該說皮爾遜少校的嗅覺應該是很靈敏的。他建議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扶持這支軍隊,增強其自身造血的能力,以便使得美國在未來可能的對日作戰中,獲得一個強大的盟友策應。並為美國分擔日本帝國帶來的強大軍事壓力。

皮爾遜除了向美國陸軍部,發出的這封被後來稱之為促使美國做出在二戰之中最正確,但又是最大一個錯誤決定電報的同時。一部未經過任何剪輯的關於此次會戰的戰場原始電影紀錄片,也隨著幾個美國醫藥公司的代表一起返回重慶。並隨之動用專機,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送回了美國國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