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2 / 2)

這些廠子連同生產了維持後續戰爭的百分之百的炸藥、百分之百的彈藥、裝備,百分之百的無線電通訊以及探測設備、百分之百的新式裝備以及百分之六十的汽車、百分之五十七的鋼鐵和百分之四十七的飛機。

到抗日戰爭結束後,加上繳獲的日本在中國東北遺留的飛機、汽車、鋼鐵工業,整個中國的東北,已經成了全國名副其實的冶金、化工、裝備製造業以及汽車、國防工業、能源的生產基地。東北在沒有出現後世曆史上在二戰行將結束時被人趁火打劫後,洗劫一空的情境。

盡管生產的卡車不過是仿造的美國斯蒂貝克牌三噸以及萬國牌五噸卡車,坦克也先是蘇製T二六、BT七等輕型坦克,後又在蘇德戰爭爆發後根據用物資交換來的蘇製T三十四早期型圖紙,仿製的七十六毫米型T三十四坦克。

飛機也是不過是先是仿製美製P三九戰鬥機,後來又仿製A二十攻擊機、B二十五轟炸機和TBD俯衝轟炸機,最後又仿製生產出B二十四轟炸機、C四六式運輸機。這些飛機加上美英兩國提供的援助,使得楊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第二年,便有了一支規模宏大的空軍。

盡管在一九四二年B二十五和B二十四兩種可以對日進行戰略轟炸的轟炸機被生產出來之前,楊震的空軍充其量也隻是一支戰術空軍。但就是這支戰術空軍在兩年後牽製住了日本陸軍航空兵百分之七十的兵力。

重炮也隻是根據繳獲的實物,逆向測繪仿製的日式一零五加農炮、榴彈炮以及日式九六式一五零榴彈炮。以及引進蘇聯圖紙生產的一二零重迫擊炮,五十七、八十五毫米高射炮,美式四十毫米博福斯高射炮。

雖說這些裝備不是那麼太領先,尤其是在戰鬥機方麵,相對於美軍自身裝備新式戰鬥機還差了一些。在貫穿了長達五年的雙方合作期間,美國人始終拒絕轉讓最新的航空技術,甚至在楊震所部有了自行生產能力後,連實體機都不願意提供。

比如美式的P五十一野馬式、P四十七雷電式戰鬥機、P三十八戰鬥機以及B二十九轟炸機,美國就無論如何也不轉讓。隻願意提供P三九戰鬥機、P四零戰鬥機,這兩種美軍不願意裝備以及戰爭中期便已經淘汰的裝備以及B二十五中型轟炸機。

即便是後來通過技術交換和戰略需要,轉交的B二十四大型轟炸機生產技術,其中也做了很多的保留。即隻轉讓機體生產技術,但是絕對不提供這種轟炸機進行精確瞄準的諾頓式轟炸瞄準器。

但是對於提供的發動機技術上也動作很緩慢。楊震所屬的飛機廠一九四二年就可以自行生產B二十四轟炸機的機體,但是卻一直隻能使用美國援助的發動機。而直到四二年底因為對日戰略轟炸需要,美國才開始轉讓其使用的一千二百馬力發動機生產技術。

而盡管在美國也開展對日戰略轟炸後,將楊震控製區的幾個機場作為B二十九轟炸機的備降機場,但是卻一直拒絕為楊震所部提供B二十九轟炸機。就是連援助的飛機上也沒有這種大行程、大載彈量的轟炸機。

反倒是英國人很大方,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僅立即從北非、印度以及國內,提供了上千架的颶風式戰鬥機,還提供了五百多架在蘭開斯特和哈利法克斯兩種大型轟炸機服役後,退居二線的斯特林轟炸機以及威靈頓式轟炸機。

看著英國人提供性能不如日軍新式飛機的這些二手貨,楊震在苦笑不得的情況之下,也隻能接受。不管怎麼說,畢竟都是白來的,尤其那些斯特林轟炸機和威靈頓轟炸機,在B二十四轟炸機沒有量產之前,成為對日戰略轟炸的主力。

盡管颶風式戰鬥機根本就不是後來日軍投入的一式戰鬥機的對手,但用來對地攻擊以及打轟炸機、攻擊機還是稱職的。而斯特林和威靈頓這兩種英軍已經陸續開始淘汰的轟炸機,也總歸比沒有強的多不是?至少他們對日轟炸,航程還是夠了盡管美英在提供飛機種類以及質量上始終保留一手,而且在轉讓技術的時候,總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但也正是這些仿製品使得中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坦克、飛機、汽車製造工業。到戰爭後期,就連戰後看到中國人利用美國轉讓的生產線,生產出來的各種質量不輸於美國自產的飛機時,美國人也不禁驚呼,中國人的仿製能力幾乎是世界上一流的。

雖然這些飛機、坦克、重炮以及汽車都是仿製品,甚至很多在隨後爆發的蘇德戰爭與太平洋戰爭中很快就被淘汰。但畢竟是先解決了有無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部隊裝備上的急需。也為後續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夯實的基礎。而且這些飛機、坦克、重炮、高射炮大多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二戰中美蘇英三國的製式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