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奇遇知音是誰人(2 / 2)

吳曦道:“正是。”

艾四道:“不知兄台有何為難之處。小弟朋友甚多,或可稍盡綿力。”

吳曦道:“大概數日之後,也可辦妥了。兄台美意,十分感謝。”

兩人談了半天,仍不知對方是何等人物。艾四想了想,從懷中掏出一塊美玉來,說道:“他日如有用得著小弟處,可持此玉赴北京找我。現下我等一同下出去如何?”

吳曦也不推辭,說道:“好。”兩人攜手下山。

到了靈隱,艾四道:“吳兄,你我一見如故,後會有期,今日就此別過。”兩人拱手而別。數十名藍衫壯漢在艾四前後衛護。

到得傍晚,吳曦想起剛才之事,心中一琢磨,料想這艾四必是官府中人,而且來頭一定極大,如非京中~出來密察暗訪的欽差大臣,便是親王貝勒之類的皇親宗室,瞧他相貌不似旗人,恐怕多半是欽差。

那藍衣壯漢如此武功,居然甘為他用,那麼此人必非庸官俗吏了。吳曦心道:“莫非此人之來,與我少林有關?說不得今晚須去親自探察一下。”

二更時分,吳曦收拾起行,施展輕功,向撫衙奔去。在屋瓦上悄沒聲息的一掠而過,不一刻將近撫台衙門,忽的發覺前麵房上有人,當即伏低,但見兩個人影在屋頂來回巡邏。

吳曦等他們背轉身,手一揚,一把飛刀向數丈外一株樹上打去。那兩人聽見樹枝響動,飛身過來查看。吳曦乘機矮身,竄進撫衙。

他躲在屋角暗處,過了一會沒見動靜,才慢慢探頭,一看之下,不由得大驚,原來下麵明晃晃地,火把照耀,如同白晝。數百名兵丁弓上弦,刀出鞘,嚴密戒備,幾名武將繞著屋子走來走去。

可是說也奇怪,這許多兵將卻大氣不出,走動時足尖輕輕落地,竟不發出腳步聲音。雖有數百人聚集,卻是靜悄悄地,隻聽得牆角蟋蟀唧唧鳴叫,偶爾夾雜著一兩聲火把上竹片爆裂之聲。

吳曦見無法進去,悄聲退了出來,避過屋頂巡哨,落在牆邊,正要飛身上屋,忽然撫台衙門邊門呀的一聲開了,走出一名武官,後麵跟著四名旗兵,那五人沿街走去,走了數十丈又折回來,原來也是在巡邏。吳曦見這派勢,心中暗暗驚異。

等那五人又回頭向外,吳曦竄出數步,發出三把飛刀,三名旗兵登時倒地。吳曦不等另兩人發覺,縱身掠過,打中那武官和另一名旗兵穴~道。將五人提到暗處,剝下旗兵號衣,自己換上了,將官兵拋在牆角。

吳曦又乘屋頂巡哨轉身,跳入圍牆,在火把照耀下大模大樣走進院子,裏麵成千名官兵來來往往,怎分辨得清已有外敵混入?更進內院,隻見院內來往巡衛的都是高職武官,不是總兵便是副將,隻是人數遠比外麵為少。

吳曦找到空隙,一縮身,竄入屋簷之下,攀住椽子,屏息不動,待得數名武官轉過身來,早已藏好。隔了半晌,吳曦見行藏未被發覺,雙腳勾住屋梁,掛下~身子,舐濕窗子,張眼內望。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當真是藝高人膽大,於如此戒備森嚴之下窺敵,實是險到了極處。

吳曦見裏麵是一座三開間的大廳,廳上站著五六個人,都是身穿公服的大官,一人背向而坐,看不見他相貌,隻見這幾個大官恭恭敬敬的,目不邪視。

這時外麵又走進一個官員,向坐著那人三跪九叩首的行起大禮來。吳曦大吃一驚,心想:“這是參見皇帝的儀節,難道皇帝微服到了杭州不成?”正疑惑間,隻聽那官說道:“臣浙江巡撫納喇·常安叩見皇上。”

吳曦聽得清清楚楚,心道:“果然是當今乾隆皇帝,怪不得這樣大勢派。”他前世可從未見過活著的皇帝,不由得暗暗激動緊張。

隻聽乾隆哼了一聲,沉聲說道:“你好大膽子!”

納喇·常安除下朝冠,連連叩頭,不敢作聲。乾隆隔了半晌,說道:“浙江一地鹽政,聽說你常安大人婪贓納賄,很厲害嘛。”

吳曦又是一驚,心道:“怎麼這皇帝的聲音好熟?”

常安一麵叩頭,一麵說道:“臣該死,臣實則冤枉。”

乾隆哼了一聲,並不說話,站起來一轉身,吳曦這一驚更是厲害。

原來這乾隆皇帝竟是今日在靈隱三竺遇見的艾四。吳曦雖然兩世為人,這幾年在江湖見多識廣,臨事鎮靜,這時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