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奇遇知音是誰人(1 / 2)

吳曦想到李侍堯的做派,搖頭道:“與其殘民以逞,不如曳尾於泥塗耳。”

艾四一聽此言,不覺麵容變色。

兩名藍衣壯漢見他臉色有異,都走上一步。艾四稍稍一頓,嗬嗬笑道:“兄台高人雅致,胸襟自非我輩俗人所及。”

兩人互相打量,都覺對方甚為奇特,然而在疑慮之中又不禁有親厚之情。艾四道:“兄台自山東來江南,途中見聞必多。”

吳曦道:“神州萬裏,山川形勝自是目不暇給。隻是適逢家門不幸,小弟也無心賞玩風景。”

艾四道:“聽說少林寺賊僧作亂,劫了正藍旗漢軍副都統李侍堯,兄台途中可有所聞?”

吳曦一怔,心道:“此人消息怎麼如此靈通?我們劫李侍堯後便到了少林寺,晝夜奔馳,途中絲毫沒有耽擱,怎麼他倒知道了?”說道:“事情是有的,聽說李侍堯無端捕殺少林寺僧人,為民父母者不加憐恤,他們為求活命,鋌而走險,也是情有可原。”

艾四又是一頓,輕描淡寫地道:“聽說事情不單如此,這件事是屠龍幫鼓動江湖人物,犯上作亂。”

吳曦故作不知,問道:“屠龍幫是甚麼呀?”

艾四道:“那是江湖上一個造反謀叛的幫會,兄台沒聽到過嗎?”

吳曦道:“小弟放浪琴棋之間,世事是一竅不通。說來慚愧,這樣大名鼎鼎的一個幫會,小弟今日還是初聞。”

他微微一頓,又說道:“朝廷得訊之後,對屠龍幫定要嚴加懲辦的了。”

艾四道:“那還用說?諒這種人也不足成為大患。”

吳曦不動聲色,問道:“兄台何所據而雲然?”

艾四道:“方今聖天子在位,朝政修明。當道隻要派遣一二異才,屠龍幫舉手間就可剿滅。”

吳曦道:“小弟不明朝政,如有荒唐之言,請勿見笑。據弟愚見,朝廷之中大都是酒囊飯袋之輩,未必能辦甚麼大事呢!”此言一出,艾四與他身旁的壯漢又各變色。

艾四道:“兄台這未免是書生之見了。且不說朝中名將能吏,濟濟多士,即是兄弟身邊這幾位朋友,也均非庸手。可惜兄台是文人,否則可令他們施展一二,兄台如懂武功,便知兄弟之言不謬了。”

吳曦道:“小弟雖無縛雞之力,但自讀太史公‘遊俠列傳’後,生平最佩服英雄俠士,不知兄台是哪一派宗主?這幾位都是貴派的子弟嗎?可否請他們各顯絕技,令小弟開開眼界?”

艾四向那兩個壯漢道:“那麼你們拿點玩藝兒出來,請這位吳爺指教。”

吳曦手一拱道:“請!”心想:“隻要他們一出手,就知是甚麼宗派。”

一個壯漢走上一步,說道:“樹上這鵲兒聒噪討厭,我打了下來,叫人耳根清靜。”手一揮,一枝袖箭向樹上喜鵲射去,哪知袖箭將到喜鵲身旁,忽然一偏,竟沒打中。

艾四見那人竟沒射中,頗為詫異,那壯漢更是羞得麵紅過耳,手一揚,又是一箭向樹上射去。這次各人看得清清楚楚,袖箭將射~到喜鵲,不知從哪裏飛來一粒泥塊,在箭杆上一撞,又把箭碰歪了。

艾四身旁那另一名壯漢見吳曦右手微擺,知道是他作怪,說道:“這位小兄弟原來功夫如此了得,咱們親近親近。”五指有如鋼爪鐵鉤,向他手上抓去。

吳曦暗吃一驚,見這壯漢使的竟是崆峒派的鷹爪功,手掌伸出,勢道不快,卻竟微挾風聲,心想:“此人武功在江湖上已是數一數二人物,如非一派之長,亦必是武林中前輩高人,怎地甘為艾四的傭仆?”

心念微動,伸手去卸對方這一爪,掌風颯然,正是大摔碑手的功夫。那壯漢久曆江湖,自然識得此招,神色一變,手爪疾縮。主人對此人既以友道相待,自然是點到即止,若是真拚鬥起來,傷了他自然是大大的不敬。一麵打量吳曦。但見他漫不在意,右手已經放回到原處。

艾四道:“尊駕小小年紀,居然武藝高強,不知兄台師從何門派?”

吳曦不願當場承認自己是少林弟子,於是說道:“小弟並不會武,隻是自幼投蟲射雀,準頭不錯而已。”

艾四見他言不由衷,也不再問,笑道:“兄台從山東來到江南,就隻為賞美景不成?”

吳曦道:“小弟在這邊有點急事,要來料理一下。”

艾四道:“觀兄臉色似有不足之意,是兄台之事尚未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