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書編輯美學的研究對象
由於圖書編輯美學研究編輯活動過程是審美主體(編者、讀者、作者等)對於編輯活動的審美關係和編輯美表現方法的一般規律,所以圖書編輯美學研究對象主要由編輯活動中所特有的矛盾構成。
1.研究讀者的審美需要及其規律
編輯實踐活動是一種人類勞動。勞動的對象是精神產品,是現實生活體察的升華。經過編者的尋覓、發現和中介,經過整理和印製最終形成如圖書、期刊、報紙這樣的出版物,成為物化的精神產品。馬克思曾說過精神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產品不但給人以知識,幫助人們認識世界,還給人以鼓舞和教育,去追求真理、革新生活。這種鼓舞和教育作用浸透在作品之中。作品是否符合讀者需求以及滿足需求的程度,將直接影響這種作用能否得到發揮,產品價值能否實現,編輯勞動能否得到社會的承認。信息時代的編輯人員麵對的是思維活躍、視野開闊的讀者,他們看重個人感受和主觀意識,趨向於朦朧、不確定的藝術品格,以便親口咀嚼、品嚐與眾不同的東西。此外,抽象主義是今天這個多極世界、多元時代中最趨於當代審美意識的一個方麵。隨著社會的日趨進步,人的思維也愈成熟,其表現形式也愈抽象。抽象主義以其更加濃縮凝練、嚴謹的秩序感和無限的空間感,滿足了讀者的審美需求,使他們在一種奇妙的視覺感受中領略到一種無限的美感。麵對當代讀者的心理和審美變化,編輯人員應及時在新時代文化的撞擊中重新組合自己的情感方式和審美意識。因為,讀者是出版物的上帝,讀者意識是一切編輯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隨著出版業的繁榮和各種出版物的豐富,作為讀者精神需要之一的審美需要越來越不可忽視,在形成出版物、實現其價值方麵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這就決定了圖書編輯美學必須研究讀者的審美需要及其規律。
2.研究編輯主體與編輯工作環境的審美關係
編輯任務的實現,出版物的完成,主要靠編輯主體編者與管理者的共同努力。編輯既是其服務對象(讀者、作者及其他相關售貨員)的審美客體,同時又是審美主體。每個編輯人員不僅與自己的編輯對象發生審美關係,也與編輯組織各方麵發生著一定的審美關係。如人際關係的和諧,編輯環境的優美,組織結構的合理,管理製度的完善等,這些因素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編輯人員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智慧的發揮。因此,圖書編輯美學不僅要研究消費者與出版物的審美關係,也要研究編輯主體與編輯工作環境的審美關係。
3.研究編輯審美信息的收集與梳理
做好編輯工作,把美的出版物奉獻給消費者,首要的前提是出版物必須適應消費者的審美能力,即出版物的美要與消費者的審美趣味相吻合,而消費者的審美趣味千差萬別,且不斷變化。如果編輯工作者想捕捉這種千變萬化的審美信息以改進自己的編輯工作,他需要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了解消費者的心理,學習他們的審美藝術,以便交流美感,尋找共鳴,提高圖書編輯美學質量,以滿足消費者審美需要。因此,圖書編輯美學也必須研究編輯審美信息的收集與梳理。
4.研究審美教育與編輯工作的美學策略
編輯美不僅由審美主體本身需要所決定,而且還受到審美主體的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審美能力以及種種社會因素所製約。人的審美意識和其他意識一樣,具有可塑性。作為集傳播、積累、宣傳、教育、娛樂等功能於一身的出版物不是被動地迎合人們的審美趣味,而是要在吸引眾多讀者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出版物這種特殊商品的品位,通過消費過程來影響人們的審美觀念,逐漸提高大眾文化水準和讀者的精神生活的層次,積極地引導編輯審美活動向健康方向發展,要促成一種真正的美好的審美理念,從而為整個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作出有益的貢獻。因此,圖書編輯美學還要研究對審美主體的審美教育的問題,從不同方麵和角度研究編輯活動過程中呈現或集結的美學現象在這一特殊領域的矛盾關係及其規律,從而掌握編輯工作的美學策略。
(二)圖書編輯美學的基本界域及主要內容
稿件是編輯的對象,其中積澱著人類精神文明;物質材料是編輯對象的載體,集中體現了人類物質文明發展對出版物的影響。由此觀之,編輯美應該是從編輯活動整體上把握的美,是組成編輯活動的人和物、人和人的整體和諧關係。它包括編輯主體與編輯客體之間的審美關係以及編輯主體與作者、讀者及其他相關者之間的審美關係的整體和諧一致,是物質美與精神美的高度融合。編輯美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編輯對象美
優秀的稿件是優美出版物的基礎。古今中外,凡能長久流傳的作品,無不由於它們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一本圖書問世以後,需要經受多方麵的考驗。諸如時間的考驗、地域的考驗、讀者的考驗、反複鑒賞的考驗等。好書必須在時間上具有長期性、在地域上具有廣延性、在讀者對象上具有廣泛性、在反複鑒賞上具有耐久性。而唯一能保證出版物經得起上述考驗的是圖書所必須具有的審美價值。像中國的《詩經》《紅樓夢》,希臘的荷馬史詩和悲喜劇等,之所以能夠經受漫長歲月的陶冶、磨煉而具有長久的思想藝術魅力,就在於它們以成功的藝術形象,捕捉住了人類在情感、思想、性格等方麵美好的東西,從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那種達不到一定的審美高度,或者根本不具有審美價值的作品,必然大浪淘沙般地被淹沒在曆史的歲月裏。
2.編輯操作美
優秀的稿件隻是編輯活動順利成功的第一步,如果沒有優秀的編輯對稿件進行精雕細琢的創造性勞動,再優秀的稿件也不可能成為優秀的作品。編輯工作質量的好壞、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出版物的聲譽與命運。作者工於采掘,編者善於洗練;作者熟知礦藏的部位,編者深諳審美的心理。作者與編者共同努力,促成了編輯美的產生。編輯的操作包括編審加工、美術設計、技術設計和裝幀設計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不是各自孤立和互不相關的,而應是一個完美的整體。
3.編排設計美
一部出版物,從總體上看,就是一件藝術品。編排設計是其中的關鍵環節。拙劣的編排設計將直接影響出版物質量,再好的內容也會因此而黯然失色。編排設計所運用的藝術語言,是通過視覺找到點、線、麵的形態引起的心理意識,進行思想上觀念上的版麵表達。並且十分重視比例、均衡、對比、力場、方向、節奏、韻律等抽象法則的應用。一部稿件進入編輯流程後,編輯人員按照書稿的內容要求,提出設計方案。對封麵和包封的繪畫和圖案,對書眉、書腳、花眉、花腳、環襯的繪畫和圖案,對照片、圖片、題花、擂畫、插圖等的設計等,應格調健康優美、形式新奇別致、莊重典雅、精巧秀麗、古樸清新、粗細協調、疏密相宜、配比得當、錯落有致。此外對開本、版芯的確定;字體、字形的使用和編排;排版、製版、裝版,油墨、色彩的調配,折頁、裝訂、切口、紙張的選用等都要適宜。總之,圖書編排設計切忌雷同,一定要有獨創,在格調、氣質和特色方麵要符合書籍內容的要求,反過來說,它也就是書籍的氣質、格調和特色。由於編排設計的本質特征是人類為社會的文明生活而進行的創造精神產品的活動。這種活動的基礎就是要考慮給人們以功用和愛好的適應,故編排設計的本質特征就是實用與審美的統一。編排設計首先要提倡整體設計,要始終同現代人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緊密聯係,始終同物質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聯係。這是編排設計的現代化要求。同時,要繼承民族文化傳統,把繼承與創新結合起來,真正發揚民族的風格,並和世界廣泛交流。
(1)版式設計的美的特性
圖書的版式設計是指在一種既定的開本上,對書籍原稿的體例、結構、層次、圖表等設計要素進行藝術的、科學的處理,使書籍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結構形式,既能與書籍的開本、裝訂、封麵等外部形式取得和諧,又能充分體現出書籍原稿內容的性質色彩,以其特有的和諧一致的整體形式給人以美感。因此,書籍的版式設計是書籍裝幀中重要的一項工作,同書籍的封麵、扉頁設計一樣,需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手段,對每一冊書籍的版式都應進行創造性的、藝術性的設計。書籍版式設計中的要素很多,主要包括:版心的麵積、文字排列的順序、字體及其他材料的選用、行間和段間的空距、版麵的布局和裝飾等等。
版心和排式:就其本身而言,給人的美感是極其匱乏的,但如果把它與書的內容、封麵、插圖等其他要素聯係起來,就可以烘托書籍的內容氣氛,表現書籍內容的情緒,體現書籍內容的性格。內容嚴肅、邏輯推理性強的理論書籍宜用相對應的版心,排列緊湊,以示莊重;字典、手冊等工具書宜用較大版心,但排式稍緊湊以示博厚;古籍宜用傳統直排,以示悠遠古雅。
字體:字體的運用是版式設計的關鍵,它也應與書籍內容、封麵、扉頁、插圖等的設計統籌安排,和諧一致。形態和大小不同的字體會引起讀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宋體:筆畫橫輕豎重,對比鮮明,字形方整,結構嚴謹,具有端莊靜穆的美感,適宜於排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理論讀物。大宋體排理論書籍中有分量的題目較恰當,小宋體適宜做注文字體。仿宋體:筆畫精細勻稱,結構優美,清新秀麗,纖弱優雅,具有不穩定的雙重性:一方麵,富有朝氣,浪漫中帶著瀟灑;另一方麵,因其筆畫細而顯孱弱、病態、衰敗。仿宋體宜排優美的詩,浪漫的文,大仿宋體宜排一些詩、散文、短文的題目,小仿宋體隻在一些圖注和極少文字說明中用。楷體:字形端正而外露清秀,浪漫而內斂,活潑而帶著稚氣,熱烈而富有朝氣。楷體無論從氣質上、性格上、感情上和結構上都與兒童的天性相通,適宜於排印兒童讀物和一些趣味讀物。黑體:筆畫粗壯,結構緊湊,沉重而醒目,如色彩中的黑色,給人的感覺是嚴肅和靜謐,沉重和壓抑。因此內文不宜大麵積地采用,可用作比較嚴肅的文章題目,內文中的重點文句。
行距:行距是指兩行文字之間的空白。行距的寬狹、疏密,直接影響書籍內容和字體氣氛的呈現。一般來說,狹行距加深宋體的沉重感,黑體的沉悶感,卻減輕了仿宋纖巧的軟弱氣質;疏行距,使仿宋體更顯病態,楷體更顯鬆散,但宋體多了清秀,黑體有了靈氣。
版麵裝飾:版麵裝飾是為了讀者對書籍的內容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而作的一種裝飾,並且這種裝飾會給讀者以美的感受。換個角度說,版麵裝飾一般都在篇首和篇末,位於文章的前後,而且需結合文章內容,具有一定的思想內容;並且要與封麵、扉頁、插圖及整個版式,在風格上、情調上、氣質上、色彩上取得和諧一致。這樣就不但給讀者以視覺上的美感,而且會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增加閱讀的興趣。版麵裝飾通常采用一種符合於書籍性質的圖案,作為題花、尾花,用於全書的各篇。也有如書眉一樣,在每一頁上連續地反複使用,連貫全書。這些裝飾對於書籍內容來說必須是不可或缺的,切忌喧賓奪主。至於版麵裝飾的色彩一般正文用黑色,但有時也用另一色套印,這就更需要色彩的搭配與書籍內容所表現出來的氣質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