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圖書編輯美學的體係構成
衡量圖書編輯美學理論體係正確與否的標準隻有一個,即看它能否正確而科學地闡釋編輯審美現象的內在聯係和它的規律性。如果說,建立圖書編輯美學科學的理論體係是我們正確認識這門科學的重要手段和途徑,那麼確定圖書編輯美學的邏輯起點則是實現這個手段的前提。圖書編輯美學的邏輯起點是什麼呢?本章認為“編輯美”是圖書編輯美學的邏輯起點。因為“編輯美”的概念符合邏輯起點所應具備的三個要素:一是具有反映事物最普遍特性的規定性;二是必須包含事物發展過程中一切矛盾的胚芽;三是應符合曆史上最初的概念。所以,通過確定編輯美這個邏輯起點,使圖書編輯美學理論從這個起點出發,又回歸到邏輯終點的過程中,存在一係列的中間環節,正是這些環節構成了圖書編輯美學理論的體係結構。其主要內容是:
1.圖書編輯美學的學科本體論
它研究的主要對象應是圖書編輯美學中帶有根本性意義的、反映圖書編輯美學發展過程中具有普遍法則和規律的問題。諸如圖書編輯美學的起源與發展問題,圖書編輯美學的本質、目的與社會作用問題,圖書編輯美學與編輯學和美學以及其他相鄰學科的相互關係問題,圖書編輯美學研究的方法論等。
2.圖書編輯美學的審美主體論
審美主體是長期編輯實踐的產物。編輯主體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經驗和審美原則等都要受到整個社會審美活動的製約,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此外,編輯主體的這種審美活動是極富個性的。這不僅是由於編輯審美主體在社會關係中所處位置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審美心理活動,而且這種心理活動並不是各種心理因素的機械疊加,而是編輯審美主體把自己的內在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對編輯審美對象進行取舍、構建乃至重組。這樣,審美主體的“內在尺度”不僅僅是一種感知,而且還是審美經驗、情感、理想等各種複雜心理因素的綜合交融。也正是如此,編輯審美主體才創造出了不同的審美價值、顯示了審美主體的“本質”和“本質力量”。
3.圖書編輯美學的審美客體論
編輯作為一種精神生產勞動,它的客體對象就是人類所創造的精神文化財富,即被編輯審美主體所欣賞、創造的美的編輯客體。這一部分內容所研究的是作為編輯物的美學原則、美學標準、美學價值以及編輯物的內容美、形式美、語言美、風格美等美學問題。一句話,就是研究作為編輯客體所表現的“編輯美”的全部內涵。
4.圖書編輯美學的審美創造活動論
它是編輯審美主體為滿足其審美需要而進行的主觀能動的編輯實踐活動。編輯審美創造的範圍廣泛,其包括審美主體欣賞、選擇、組織編輯客體的美學標準,研究編輯加工中的美學原則,裝幀印刷中的美學問題等。編輯審美創造活動既為審美享受提供具有編輯美價值的對象,又能培養新的審美主體,提高其審美能力,促進審美活動的發展。
5.圖書編輯美學的審美關係論
它是反映審美主客體聯係的範疇,就是研究如何在編輯審美活動中,使編輯主體和客體達到高度和諧統一的美學問題,其實,有些部分也屬於審美創造活動中所要研究的內容。但由於這種審美關係還涉及大量的圖書編輯美學中的審美接受主體(讀者)對於審美客體的心理活動與聯係,如審美接受主體對於審美客體的美感及其特點,審美的情感、評價、知覺、思維等,乃至審美客體對審美接受主體的美感過程,都存在著許多標準和聯係問題。
6.圖書編輯美學的審美價值論
它是圖書編輯美學的應用體係。圖書編輯美學的審美主客體在編輯審美活動中的實現隻有通過審美價值的範疇來表現。一切審美範疇最終都要回到這個範疇來揭示編輯審美的本質與規律性。也就是編輯審美主體的求“善”的結果。正如蘇聯美學家列斯·托洛維奇所指出的“審美屬性在本質上是價值屬性”。由於“人的審美關係曆來是價值關係,沒有價值論的態度,要認識它原則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審美價值關係也是我們考查圖書編輯美學理論是否符合客觀規律的一個基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