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理服人:演講的說服力技巧(2 / 3)

這暗中作祟,是討論會上的弊病,但是沒有人承認自己身上有這種弊病。此弊病使人反感,即使你最好的朋友也會感到驚訝。

勸導性的演說往往也不是一次或二、三次就會奏效的,有時一種意見要經過深思熟慮,再三推敲,老聽到有人這樣說,“如果你一定要我現在回答,那我隻好說‘不行’,如果你讓我考慮一宿,我有可能會表示同意。”

如果你能敏銳地辨別屈從、默認、讚同等跡象,你的演說就會得到真正說服人的效果。

盡管這些技巧聽起來複雜非凡,高不可攀,實際上在運用的時候並不複雜。我們在談論著道理上的真誠和對別人的真正關心。隻有你真正相信你自己的觀點,你才有真正的說服力。除非你真正相信某種看法對他有好處,否則你不可能使這種看法對他有吸引力。你不可能有真正的說服力,你意識到一個問題總有兩個方麵,通情達理的人有可能讚同另一種意見。你不可能有說服力,除非你自己也容易接受勸導。

勸導性的演說一定要真誠。假如你要說服別人,一定得記住你是在與他們交流思想,在交流感情。如果你引起了別人的反感,別人對你的意見就會充耳不聞。如果你激起了別人同情之心,你就有可能說服別人。

所以你要提高你自己的說服能力,訓練下麵這些技巧,直到得心應手:

4如何增強演講的可信度

演講的真實可信是演講產生較強感染力和說服力的基礎。隻有在事實以及基於事實的一係列基本判斷真實可信的條件下才能得出富於說服力的結論。因此,演講者必須學會一定的技巧以強化基本事實和判斷的可信度:一、引用精確的數據來說明事實,教人無從懷疑;二、引用多方麵的確鑿事例,強化基本判斷的真實性;三、引用權威人士的話,使判斷更有力量;四、引用自己親身經曆或親眼目睹的事例,增強演講的可信度。

(1)引用精確的數據

恰當的引用數據不僅能夠使演講變得形象生動,而且能夠大大增強演講本身的可信度。在人們的意識中,富含精確的統計數字的事實是不容置疑的,定量的說明比定性的描述更具可信性。演講者應當抓住聽眾的此種心理,恰當地引用精確的數據來增強事實真實可信的程度。

典型示範:《報告》認為,從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是中國數學走向獨立與成熟的形成時期”。“這17年比曆史上任何時候更活躍”。根據統計資料,1949年至1959年這10年,中國共有342位數學家發表了983篇論文。1959年至1966年每年發表的論文總數是遞增的,所以從1949年至1966年這17年至少有450位數學家發表了1800篇論文。而建國前,總共隻有74位數學家發表了342篇論文。這就是說數學家與論文數量均為建國前總和的6倍。再以設備看,建國前中國的最好的大學的數學係所具有的圖書雜誌亦極為貧乏。以浙江大學數學係為例,係圖書館隻有20平方米,藏書與雜誌不到2000冊。其他有些大學恐怕隻有幾本大學教科書了。建國後國家花了一些錢購置圖書,不少大學與研究所的藏書與雜誌都超過萬冊。根據《報告》看來,中國在數論、拓撲、函數論、代數、計算數學與經典幾何方麵都有很好的成績。中國的(數學學報)被美國數學會全文譯成英文出版。——《中國數學的現狀與展望》王元這是一篇闡述中國數學界現狀與未來的演講。在介紹現狀時,演講者把建國前的狀況和當前加以比較,並引用了統計資料中的一些精確的數據,使事實的闡述顯得十分真實可信。聽眾雖不能對這些較為枯燥的數據產生太深刻的印象,卻會對演講者的闡述報以信任的態度。

(2)多方引用確鑿的事例

在演講中,演講者所引用的許多事例並不是直接用來論證論點的,而是為了在事實的基礎上形成一些基本的判斷,以這些基本的判斷來論證演講者的理論觀點。因此,演講者在保證事實確鑿可信的同時,還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增強基本的可信度。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麵引用確鑿的事例,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

典型示範:美國有兩個均已繁衍了8代人的家族,一是愛德華家族,其始祖愛德華是一位治學嚴謹、成就卓著的哲學家,他不僅本人勤奮好學,而且以良好的德行培養後代,他的8代子孫中,出了13位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60多位醫生、80多位文學家、20多位議員、1位大使、1位副總統。另一個家族的始祖叫珠克,是個臭名昭著的酒鬼和賭徒,無法無天,他的後代中有300多個叫花子、流浪者、7個殺人犯、60多個詐騙盜竊犯,還有40多人傷殘或死於酗酒。

“血統論是錯誤的,但家教導致不同結果。”

——《論種族歧視》 王華在這篇反對種族歧視的演講中,演講者為了論證種族歧視的荒謬性,先舉例說明了一個基本的判斷,即“家教的作用大於血統的遺傳”這樣一個事實。為此,演講者從正反兩個方麵對這一事實加以說明。兩個對比鮮明的例子很能夠說明問題,因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引用權威人土、專業人士的話

對於演講者而言,基本事實和判斷本身的確鑿固然是一個前提,但關鍵還是在於演講者能否讓這些原本可信的事物真正贏得聽眾的信任。利用聽眾中普洎存在的從眾,從上心理,演講者可以恰當地引用一些權威、專業人土的話,使聽眾更容易在他們的誘導下相信演講者所闡述的基本事實和判斷。

典型示範:或許有人認為:幹巴巴的數學充斥著枯燥與晦澀。可是古往今來,在數學大師們的眼裏“數學是科學的皇後”,有很多大數學家同時也是傑出的物理學家、哲學家或藝術家。他們公認數學最神奇最美妙,隻由幾個簡單的符號和數字就可以進行無窮無盡的研究和變化,結果常常讓人驚喜,對他們有強大到不能抗拒的誘惑力。“美和愛不可分離”,對數學的酷愛使他們為數學嘔心瀝血,在所不惜。人類最偉大的數學家高斯死後,墓碑上刻的不是他利用數學造福於文明世界的豐功偉績,而是一個他生前最喜愛研究的正17邊形。這個簡單的幾何圖形向所有後來的人們傾訴著數學家的追求,也昭示著數學奇異的魅力。數學大師們說:“美是數的和諧。”這是對數學的讚美,也是對數學的自豪和驕傲!

——《數學的光彩》賀紅這是一篇旨在探討數學的魅力、激發人們對數學的興趣的演講。演講者為了使人們相信“數學並非是枯燥、晦澀的”這樣一個基本的判斷,引用了數學大師們的兩句話:“數學是科學的皇後”,“美是數的和諧”。對於外行人來說,數學大師對數學的理解應當是最可信的,因而也就理所當然地相信了演講者所提出的判斷。

(4)引用自己親身經曆的或看見的事

在演講中,演講者強調自己所闡述的事例是自己親身經曆或親眼目睹的,這有利於聽眾相信演講者所說的事實和所做的判斷。另外由於是親身經曆或目睹的事實,那麼演講者在講述時就更容易把事實講具體、講生動,細節之處描述得更充分,也就更能強化事實和判斷的可信性。

典型示範:那麼,什麼是健美的好方法呢?是體育鍛煉,是健美運動。運動可以使形體不美的變得美,使形體美的變得更美,隻有運動,才能使人體達到健美,青春常在。反之,如果不運動,不鍛煉,不僅形體不美的人美不起來,就是形體美的人也會變醜的。比如有這樣一個例子:我曾認識兩位女同誌,年齡都在50歲左右,一位是從未結過婚的女醫生,過去年輕貌美,體形標準,身高在168米左右,就由於不愛活動,還時常怕寒冷,棉衣穿得早,脫得晚,現在竟駝了背,減少了10年的青春美;另一位則是一般的女職員,身高不到155米,生過3胎,無論是體態和外貌都不如前麵那位女醫生,但由於經常進行健美鍛煉,打拳、舞劍、健身操樣樣都做,因此,現在一直保持著不到40歲的體態和外貌。

——《人體美的標準和健美運動》官小平吳輝這是一篇介紹健美知識的演講。為了說明“運動能使人青春常在”這個基本的道理,演講者從自己親身經曆的事實出發,舉了正反兩個例子。由於是親身經曆,演講者對於事例的描述比較詳細、比較真實,因此對於聽眾來說就顯得較為可信,對於“運動能使人青春常在”這個基本的判斷也就較能夠予以認同。

5增強演講說服力的技巧

演講的可信度主要是指演講中基本事實和判斷的可信程度,而演講的說服力則主要是指演講所要闡發的理論觀點是否具有較強的說服力量。以自己的理論觀點來說服聽眾是演講的最終目的,而要達到這一點,演講者必須要在說服技巧上下一番功夫。這些技巧概括起來主要有:一、利用名人效應,引用權威人士或部門的話采證明自己的觀點;二、引用具體的,最好是親身經曆的事例來增強說服力;三、分析事物發展可能出現的多種結果,讓明天告訴今天;四、從分析對方觀點產生的依據人手,論證其依據的荒謬以說服對方改變觀點。

(1)利用名人效應,引用權威人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