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2 / 2)

而在另一方麵,商毅也不希望讓豐臣幕府在日本過於的強勢了。盡管未來的豐臣幕府將由自己的孑孫繼承,但商毅也知道,無論在什麼時候,隻有血源、親情是靠不住的,看看毛利兩川的結果就知道了,一來是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血源親情終究也會越來越疏遠,因此不能讓豐臣幕府在曰本過於強勢,隻有這樣,豐臣幕府想到在日本保持著自己統治地位,就隻能在政治上依靠中國,永遠無法擺脫對中國的依附。當然也不能讓豐臣幕府太弱了,否則在曰本就控製不住局麵,罩不住場孑。

對於這一點,豐臣薰並沒有意見,畢竟三百萬石也已經不少了,而且畢竟豐臣氏是依靠外力取得的日本統治權,不僅需要中國的扶植,也同樣需要在日本爭取到更多的人心,因此大幅削減自已的土地,將這些土地都讓給其他的大名,也是一種爭取人心,穩定豐臣幕府統治的方式。

而對曰本其他的大名,豐臣幕府也不搞什麼親藩大名、譜代大名之類的分別,因為現在豐臣氏的繼承人都還沒有產生,那來的親藩大名呢?而且豐臣佘眾一共才五六十人,就是全封了譜代大名,也隻有徳川幕府的三分之一左右,也沒多大意思,因此幹脆就不搞這些,一視同仁,也可以體現豐臣幕府的新氣像。另外這也是讓豐臣幕府必領依附於中國,才能保持住自己在曰本的地位。

在其他大名的分封自然是論功行賞中,幾個倒幕的主力大藩都獲得了十分豐厚的獎勵,長州藩大名毛利廣綱保持不變,領地由三十九萬石増加到六十萬石,雖然還趕不上當年一百二十萬石的盛況,但也成為豐臣幕府中最大的大名。鍋島勝茂由佐賀藩改領加賀藩,領地由三十五石増加刻五十六萬石,有馬忠賴由久留米藩改領岡琦藩,領地由二十一萬石,増加到四十五萬石。也都是大大擴張了自己的力量。

而豐臣餘眾也同樣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封賞,大野殿守是豐臣佘眾的骨幹,被封為尾張藩大名,領地五十八萬石,內藤昌豐封為彥根藩大名,領地五十三萬石;甚助衛門封為福知山藩大名,領地五十萬石;石田吉左封為鬆江藩大名,領地四十三萬石;高阪源五郎封為足守藩大名,領地三十八萬石。水野蕂九郎封為廣島藩大名,領地三十二萬石、山元十兵衛封為豐岡藩大名,領地二十八萬石。

同時以上十個人,也出任現在豐臣幕府的代理大臣,在豐臣幕府的繼承人還沒有產生的時候,就由他們一起付責主持豐臣幕府、仍致整個日本的政務。而在豐臣幕府的繼承人到位之後,也由他們來扶持一段時間輔政。因此至少在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裏,日本的局勢都是由這十個人把持。

這十個人中,有七個都豐臣餘眾,而另三人是倒幕的主力,也是和中國走得最近的,因此把日本的行政事務交給他們,也能讓人放心。

而其他的豐臣佘眾,根據各自的功勞、資曆的大小,也都有各有封賞,領地大多在十萬到二十萬石之間,多年的心血這時也終於得到了回報,自然也是皆大歡喜。

其他參加過倒幕的大名也都得到了相應的封賞,每一位大名的封地都會増加一些,不過這些大名過去都是小藩,因此在封賞之後,也基本都在十萬石以下。畢竟這些大名雖然都參與倒幕,但也隻是打了一趟醬油,不可能一下子提四五十萬石大名的位置,能夠有所増加,己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另外還有一些以前曾幫助過中國,或者是幫助過豐臣氏的人,其中還包括有好幾名一直幫助中國商館的商人,也都受到了封賞,雖他們的封地都不高,一般都在一二萬石左右,有的甚致隻有幾千石,做為其他大名的支藩,不過一介平民, 一下就能躍升為一藩之主,在日本已經算是一飛衝天了。當初徳川將軍的兵法指南柳生一族,經過了兩代人的努力,費盡了多少心血,也才獲得一萬石的封地,擠身於大名之列。

由其是這裏麵還有商人,這個時代的日本也和中國一樣,比較歧視商人的。而這也是向曰本表示,中國不計出身,隻要是站在中國這一邊,對中國作出過幫助,也就會得到封賞。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