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騎軍交戰(上)(2 / 2)

這幾年來,中華軍陸陸續續的引進了近五千餘匹世界各地的良馬,其中包括了阿拉伯馬、安達盧西亞馬、阿克哈塔克馬、腓特烈斯堡馬等等,幾乎把這個時代的優良馬種全部都囊括殆盡了。同時商毅還聘了一批歐州優秀的育馬師,讓他們付責用國外優質馬與中國馬進行配種,培育中國新一批的優質戰馬。

現在這項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培育出來的第一批新型馬己經開始在中華軍中服役。雖然這一批戰馬還達不到外國優質戰馬的水平,但和過去的蒙古馬比起來,確實己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了。

目前在中華軍中,擁有外國戰馬和新型戰馬約有六千匹左右,主要是分配給湖廣、淮南、山東三個軍區,南京軍區也分到了一部份。優質戰馬的大量引進,自然也大大提高了騎兵的戰鬥力。因此在中原大戰開始之後,騎兵的幾次參戰,也都有不錯的表現。但和清軍的騎兵進行大規模的戰鬥,確實還是第一次。

不過這時中華軍正是軍心、士氣旺盛的時候,同時師長蔣連軍也確實渴望與清軍的騎軍大戰一場,過去蔣連軍還是明軍的時候,和清軍的騎兵交手過好幾次,但幾乎毎一次都是以慘敗收場,但加入中華軍之後,商毅對騎軍的訓練更為嚴格,而且又給騎軍裝配了犀利的火槍和優質的戰馬,因此蔣連軍也信心大增,認為目前中華軍騎兵的實力,完全能夠與清軍的八旗精騎一較高低。於是在得知清軍出動騎軍進攻之後,也立刻下令,排出進攻陣形,迎戰清軍的騎軍。

第十八軍的騎兵師裏約有一千七百多匹外國戰馬和新型戰馬,裝配了兩個騎兵營,騎兵師就是以這兩騎兵營為箭頭,毫不示弱的向清軍發動了進攻。

清軍的騎軍是一萬人,中華軍的騎兵師是八千多人,相差並不大,這時雙方都排出一個箭頭形態,相對奔馳,接近十萬個馬蹄快速的起落擊踏著大地,發出沉悶而又密集的聲音,雖然不如炮擊那麼驚天動地,但也有另一種震懾人心的力量。

雙方的距離逐漸拉近,騎士們都將自己戰馬的速度提升到了最高點,更是帶出一股無堅不摧的驚人氣勢。不過這時衝在最前排的清軍騎兵卻發現,對手所乘騎的戰馬個頭,十分明顯的比自己要大出一號,有的甚致大出一號都不止。因此在不少清軍的心裏也都打了一個突,中華軍那來這麼多的大馬。

不過雖然心裏是這樣想,但現在進攻己經展開,停是停不下來了,而且清軍的騎兵們也不想停上來,畢竟戰馬並不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他們對戰勝中華軍的騎兵,還是很有信心的,因此還是作好了戰鬥的準備。

衝在前排的騎士都在馬背上摘下了彎弓,抽出羽箭,搭在弓弦上,然後雙臂甲力,拉開了弓弦,將箭尖指向對麵不斷逼近過來的的敵人。這一連串的過程,騎士們都是隻依靠雙腿控製著座下的戰馬,並保持著自己的身體平衡,也顯示出精湛的騎術。而在他們的身後,其他的騎兵用不上弓箭,側抽出了自己的馬刀,在空中揮舞,劃出一道道匹練似的寒光來。

而與此同時,中華軍的騎兵也同樣完成了準備的動作,雖然動作沒有清軍的騎兵那麼複雜,但前排的騎士同樣也是用雙腿控製戰馬,平衡身體,這同樣也是多年艱苦訓練的成果,而雙手一前一後,平端著火槍,槍口也同樣指向著對手。而後排的騎手,則是一手揮動馬刀,另一手卻持著一支短銃。雙方都在等待著進入自己射程,出手的那一刻。

這時雙方的距離己不足一百步,幾乎就是在幾下呼吸之間,距離在迅速之間拉短。從空中俯看下去,兩個巨頭的箭頭幾乎就要相蹱在一起了。

中華軍的騎兵扣動了扳機。頓時“砰砰砰砰” 槍聲如爆豆一樣響了起來。

清軍的騎兵鬆了弓弦。一時“嗖嗖嗖嗖”,箭矢破空之聲也不絕於耳。

雙方的騎兵幾乎是在同一時刻選擇出手。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