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龍困淺灘(上)(2 / 2)

既然雙方己經談到了這一步,勵麼於情於理鄭芝龍也都應該到福州去一趟,而且這時的鄭芝龍己經完全相信洪承疇,完全相信了清廷,因此也欣然同意前進。

而這時駐守在金門島的鄭成功已經收到商毅的信,聽說父親要親自去福州和清軍商談投降的事宜,也親自趕回到泉州,跪地大哭,力勸父親道:“虎不可離山,魚不可脫淵;離山則失其威,脫淵則登時困殺。吾父當三思而行。”

但鄭芝龍這時己經什麼都聽不進去了,執意要親赴福州商談降清的事宜,同時還準備帶鄭成功和自己一起去福州,也表示自己降清的誠意。

鄭成功見勸不動父親,又想起商毅信中所說的話,於是連夜返回金門,靜觀事態的變化。並給鄭芝龍留下一封書信道:“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教子以貳。今父不聽兒言,後倘有不測,兒隻有縞素而已。”

第二天鄭芝龍不見了鄭成功,看到了書信,也不由大罵鄭成功是個逆子,滿紙狂悖之言,但這時鄭成功己經返回金門,鄭芝龍隻得帶著幼子鄭渡,五百士兵,和洪承疇一起出發,前往福州。

到了福州之後,一開始勒克德渾還對鄭芝龍盛情招待,與鄭芝龍折箭立誓。鄭芝龍還以為得計,也完全放下心來。連帶來的五百士兵也都遣散。

那知就在第三天夜裏,勒克德渾突然宣布拔營返回北京,同時命令鄭芝龍隨軍北上。鄭芝龍大吃一驚,這才知道自已中計,但這時己被困福州身邊隻有十幾名從人,根本就無力反抗,盡管鄭芝龍不甘心束手就擒,最後還努力一把,對勒克德渾道:“北上麵君,本芝龍本願,但子弟多不肖,今擁兵海上,倘有不測,奈何?”還想借自己的兵力威脅一下勒克德渾,作最一搏。

但清軍對此早有定計,勒克德渾的回答是:“此與爾無關,亦非吾所慮也。” 同拿來紙筆,讓鄭芝龍當麵寫了幾封信,用以勸降鄭氏軍隊的主要將領。而這時的鄭芝龍己為砧上的任人宰割的肉,隻能按照勒克德渾的要求,給自已的親屬、將領寫信。讓他們都到福州來投降清軍。

鄭成功在金門收接到鄭芝龍的書信後,當即回信拒絕向清軍投降,道:“今既不能匡君於難,致宗社墮地,何忍背恩求生,反顏他事乎?大人不顧大義,不念宗祠,投身虎口,事未可知。趙武、伍員之事,古人每圖其大者,唯大人努力自愛,勿以成功為念。”

與鄭成功同樣拒絕投降清軍的,還是踞守廈門中左所的鄭彩,金門的鄭鴻逵以及南澳的陳豹等人。但絕大多數的鄭氏將領、包括鄭芝豹、施天福、洪習山、黃廷、施郎等人都放下武器,帶著軍隊,向清軍投降,龐大的鄭家私人軍隊,在旦夕之間便瓦解了。而最後總計投降清軍的軍隊人數,競達到了十一萬三千餘人,戰船近六百餘艘。加上清軍前期在進攻江西、福建收降的南明軍隊,竟然一下子收降了各部明軍十五萬餘人。

而在此期間,清軍也攻占了福建的最後一地泉州府,並且還殺入了鄭芝龍的老家安平,然後四處搶掠,鄭芝龍縱橫海上近二十年,積攢下來可以敵國的巨額財富,也被清軍哄搶一空。

鄭芝龍己經被清軍嚴密看管,軟禁起來,福建也幾乎全都被清軍占領,還掠奪到巨額財富,雖然鄭家私人軍隊中還有少數殘餘勢力盤據在沿海一帶地區,拒不降清,但洪承疇和勒克德渾都認為現在大局己定,這少許餘勢也戌不了大氣,因此這次自己南方之行的任務己經圓滿完成了,也準備返回南京。

在動身之前,洪承疇也招集清軍的主要將領,分派下一步任務。整個江西、福建、廣東的軍務都交由覺羅巴哈納來付責,並且駐守福建,清剿鄭氏的殘餘勢力;由金聲桓領軍,駐守江西,並且配合另一路人馬,進攻湖南;由尚可喜領軍,進攻廣東。同時把鄭芝龍部下的諸將也都分派到各人部下去效力。

隨後洪承疇和勒克德渾帶著鄭芝龍己及親屬人員,押運著掠奪來的巨額財富,並且還帶了五萬大軍,返回南京去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