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鄭芝龍手下依然還擁有千餘艘各種戰船,軍隊十餘萬人,大體都駐紮在泉州府的沿海地區以及一些島嶼上。
盡管己經放棄了福建的絕大多數土地,但對鄭芝龍來說,並不算什麼,因為鄭芝龍的事業一向都是在海上,而不是陸地。一但清軍真的進攻泉州,鄭芝龍也不打算和清軍硬拚,而且泛舟海上,暫避清軍的鋒芒,等清軍撤軍之後,再複歸陸地。或者是轉到廣東一帶去發展,反正在東南沿海一帶的島嶼眾多,想找一個安身之地並不難,而清軍沒有水軍,對他也奈何不得。
正是由於這些情況,清軍對鄭芝龍依然不敢小視,因為水軍仍然是清軍最薄弱的一環,因此洪承疇和勒克徳渾商議之後,立刻下令各路清軍都退後三十裏,以表示清廷並不打算與鄭芝龍為敵,而洪承疇又給鄭芝龍寫了一封親筆信,道:“吾所以重將軍者,以將軍能立唐王藩也。人臣事主,苟有可為,必竭其力。力盡不勝天,則投明而事,乘時建功,此豪傑事也。若將軍不輔主,吾何用將軍哉?且兩粵未平,今鑄閩粵總督印以相待。”
收到了洪承疇的這封信,鄭芝龍異常高興,割據廣東、福建自立,正是鄭芝龍希望得到的結果,同時他也相信自己的海上實力作為後盾,就算是改朝換代,自己依然能夠屹立不倒。不過因為之前收到商毅的來信,使鄭芝龍並不能完全相信清廷,因此一麵寫信給洪承疇,表示自己情願歸順清廷,但又列舉種種理由,不肯離開泉州,同時又在信中提到,洪承疇的母親正在泉州駐住,自己對其十分厚待等等。
洪承疇等人也知道鄭芝龍還心存疑慮,不敢輕易到福州來,因此也在商議,如何才能把鄭芝龍誘到福州來。就在這時,清軍第三次進攻湖北慘遭失利的消息,也從南京傳到福州。..
洪承疇、勒克德渾、覺羅巴哈納等人聞迅之後,也都無不震驚。甴其是洪承疇,幾乎都難以相信,自己在離開南京時製定好的三路進擊,分進合圍,出動了近七萬大軍,自覺得是萬無一失了,居然還被商家軍給打敗了。因此洪承疇也感到,必須要盡快結束福建的事情,自己才好趕回南京,主持對湖北用兵的大局。
但想要盡快結束福建的事情,就必須打消鄭芝龍對清軍的疑慮,因此洪承疇決定冒險一試,親身到泉州去麵見鄭芝龍。隻有這樣才能徹底打消鄭芝龍的疑心,達到誘其到福州來的目地。
當然洪承疇的這一舉動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並非一時衝動,因為現在的情況,幾乎可以肯定鄭芝龍是有意降清,隻不過是心存疑惑,這樣的想法,換了任何人也都會有,因此洪承疇雖然隻身去泉州,實際的危險性並不大。而另一個證明就是,洪承疇的老母,親屬依然被鄭芝龍奉養在泉州,這也說明,鄭芝龍並不打算和清廷撕破瞼,依然留有餘他。
果然洪承疇到達泉州之後,鄭芝龍也是興奮異常,這幾天以來,鄭芝龍心裏也十分緊張,因為他也擔心自己的行為惹得清廷不滿,從而徹底斷絕了和自己的談判,而且在鄭氏一族內部,對於鄭芝龍的降清打算,雖然有些人讚同,但也有許多人反對,鄭成功就曾對鄭芝龍多次苦勸,還有鄭鴻逵、鄭彩等人,也都認為以鄭氏現在的實力,完全可以揚威海上,無人可敵,何必非要向清廷訖剿忱Фタ蓁肇?
而現在洪承疇隻身來到泉州,也讓鄭芝龍完全確信,清廷確實是真心和自己談判的,自然也就大為安心,並且在泉州盛情招待洪承疇一行,同時也讓洪承疇一家團聚。而且知道洪承疇回家拜見母親時,遭到洪母的申訴打罵,責其降清之舉,有辱門庭,鄭芝龍還親自登門為洪承疇分辯說情。洪承疇也感動得當場落淚,對鄭芝龍連連拜謝。
就這樣洪承疇在泉州住了三天,並且和鄭芝龍達成了降清的種種條件,鄭芝龍向清廷投降稱臣,清廷封鄭芝龍為廣福總督,駐守廣東、福建之地。而鄭芝龍也必須聽從淸廷調遣,幫助清廷平定南方各地,由其是在淸軍對浙江用兵的時候,鄭芝龍要從海上出兵,配合清軍的進攻,當然還必須剃發。
洪承疇開出的這些條件也都非常合理,鄭芝龍並不覺得意外,相反如果洪承疇什麼條件都不提,隻是全部答應鄭芝龍的要求,鄭芝龍反而會覺得不對勁,而剃不剃發對鄭芝龍來說,並無所謂,致於以後幫清軍征戰的事情,也可以在見機行事。因此也滿口答應下來。
隨後洪承疇才向鄭芝龍提出,讓鄭芝龍和自己一起去福州,辦理正式的降清手續。同時清軍也將退出福建,將地方都移交給鄭芝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