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臨朐縣失守(1 / 2)

兩次打退清軍,穆陵軍也戰死了五百五十多名士兵。雖然和清軍相比,穆陵軍的傷亡以經算是很小了,但對穆陵軍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在清軍進攻之前,穆陵軍總計才四千多人,其中有作戰經驗的老兵隻有二千多人,這一下子就損失了一成以上的兵力。不過經過了這兩次打敗清軍之後,新兵也都在戰鬥中成長了起來,成為可以打大仗,打硬仗的精兵。但考慮到清軍並沒有撤軍,未來穆陵關還可能有硬仗打,因此穆陵軍的兵力還要進一步擴大。

現在商毅收容的難民以經達了七千多人,在城北以經形戌了一個巨大的營地,以前因為穆陵關的糧食儲備有限,對難民隻能毎天供應一頓粥飯。現在糧食充足了,商毅對城外難民的口糧標備提升為與城內居民一樣。可以保證他們能夠吃飽了。

當然這些也不是白給的,商毅下令,凡事從穆陵關領取口糧食的居民,所有除去工匠之外的少青壯年男子一率編入軍隊,接受訓練。其他的小孩、老人、婦女也都各自安排工作。否則將不予提供口糧,並且收回帳蓬,趕出營地,任其自生自滅。總之商毅可不養吃白飯的人。

難民之中,有相當一部份人都和清軍有仇,而且穆陵軍兩次打敗清軍,也讓他們覺得有加入穆陵軍後,有報仇的希望,因此對從軍十分歡迎。但也有不少人不願從軍,不過他們從先前遷到穆陵關的居民那裏知道,如果不從軍被趕出關城的下場,也都隻能接受了。

難民中大部份都是青壯年男子,其餘也多是青壯年婦女和少年,少有幼兒,幾乎沒有老人。因為逃難是個苦差事,隻有青壯年人才有足夠身體支撐下來。幼兒和老人隻能成為累贅。

經過了統計之後,難民中到有二百多名工匠,被商毅按工種分配到各個作坊去工作,並且享受工匠們應有的待遇,有手藝就是好, 那裏都能混上飯吃,古今都一樣。而適齡的少青壯年男子一共有四千五百多人,被商毅按照年齡,進行分編,由老兵開始訓練他們。而王虎也正式成為了穆陵軍的一名士兵。

這時以經是二月中旬,按另一時空的曆史,清軍應該是在三月下旬開始撤退,一直到五月下旬,才基本全都退出了關外。因此商毅也不敢放鬆,一麵加緊練兵,一麵搶製各種戰鬥武器。

而經過了兩次打敗清軍的戰鬥, 別的武器到是都不差,其中刀槍盔甲還有了大幅増加,箭枝射出去了也還可以回收再用,隻有火藥的消耗量極大,穆陵關裏儲備的各種火藥以經用去了大半。其實火器的最大缺點,到不是什麼填裝速度的問題, 而是對後勤供應依賴相當大,一但沒有了炮彈子彈,火炮火銃也就成了一堆廢鐵,而炮彈子彈都要靠平時一點一點的積累。

現在穆陵關裏的炮彈還十分充足,紙売子彈還剩兩萬多發,以現在的火銃數量,到還夠打幾仗,但火炮手、火槍兵平時訓練對炮彈子彈的消耗量也不小,因此必須要定期定量生產。另外手榴彈隻剩下不到七百顆,事實證明,手榴彈在守城和近戰中還相當有用,隻是需要集中使用,但手榴彈對火藥的消耗量也十分巨大。

趁著現在清軍退兵了, 穆陵關裏也在加緊搶工, 製造各種彈藥武器, 以備下一次戰鬥使用。在各個工匠作坊裏,火藥坊占用的地方最大,將軍營都占用了一半,而且還招募了三百多名婦女,進行生產製作。因為火藥是不能見明火,在晚上婦女們隻製做紙彈殼,等到白天再填裝火藥。如此日夜不停的趕製。

好在幾天過去,淸軍到是還沒有再來進攻穆陵關的跡像,但在這一天,卻傳來了另一個消息,臨朐縣被清軍攻占了。

商毅得知以後,也不禁大吃一驚,穆陵關是位於沂水縣和臨胊縣交界的地方,臨朐縣在穆陵關以北不到五十裏,是穆陵關北麵的出口,同時也是穆陵關通向青州府的必經之路。因為現在清軍的主力人馬都山東南部以及江淮北部一帶活動,主將阿巴泰也坐鎮兗州,而且在此之前,穆陵關的危脅也一直來自南方,因此商毅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南方,對北方基本忽視,沒想到這次淸軍從北方打過來了。

現在穆陵關南邊的沂水縣以經被清軍攻占,而臨朐縣再一失,就意味著穆陵關的南北出口都被清軍堵住了,如果清軍同時從南北夾擊過來,別的不說,就是北城外的七千多難民恐怕就難以保全了。商毅也暗暗責怪自己太大意了, 忽視了北方的情況。